他并非影视剧演的那样断案如神,但在历史上绝对是位奇迹般的人物,虽然一生得罪过的公卿大臣不计其数,却能以非常的智慧在复杂的官场之中游刃有余,升官速度更是秒杀历史上的众多官员。那么真实的包拯到底如何?他究竟有何本领能被传颂千年之久?
人们对于包青田包拯的了解多数来自于小说和影视作品,断案如神是人们对于他的第一印象。然而历史中真实的包拯在判案方面并不出众,包括所谓的铡刀在当时也并不存在,其真正的诞生时间是在元朝。那么包拯既然没了神探的称号,他的人生是否还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精彩?其实他的厉害之处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学形象。
影视剧中的包拯两袖清风,生活得十分简朴。真实的历史也确实这样,但是简朴并不代表很穷,他在开封任职的一年收入就能拿到两万贯,这在当时的江浙地区可以购买1万亩良田,而且他在之后还是枢密院副使,一个集合了军政大权的职位,所以他在这时的俸禄应该更多。而让人们佩服的是,包拯在简朴生活的同时,经常拿着自己的俸禄接济别人,而且一生之中从未增添过任何妾室。
包拯在年轻的时候与另外一位学子因为才华出众而声名满城,得到了一位富绅的欣赏,并且多次受邀赴宴交谈。另一位学子感到盛情难却,认为不该驳了人家的好意,但是包拯却非常严肃的说道,我们将来很可能在当地做官,如果接受别人的宴请,做官之后难免会出现袒护行为。这段故事让人感觉包拯的处事非常死板,在关系复杂的官场之中很难生存,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成为了历史之中奇迹一般的存在。
明朝的海瑞可谓是清官的代表人物,为官期间遭遇了各种官场的险恶,不是被贬就是遭受牢狱之灾,最后能够善终已经实属不易。而包拯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很复杂,并且弹劾过很多重量级人物,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宰相大臣,哪怕是皇亲国戚他也照样弹劾,为此还曾有过这样的流传,“不能通融原则问题的只有阎王和包拯”。可是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得罪过很多大人物的包拯,不仅在职业生涯期间从未经历过海瑞般的遭遇,相反其升官的速度更是犹如火箭之快,居然能在27年的为官时间里连升26级,这样的速度绝对可以秒杀大批的历朝官员。
在北宋的宋仁宗年间,朝廷之中分为改革和保守两派,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如日中天,包拯虽然是范仲淹的学生,但在官途方面也得到过保守派的支持。所以任何一方都认为包拯属于自己的队列,当时的改革派正在大力推进庆历新政,结果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包拯居然上了一道奏疏,直接指出新政虽然对整肃官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推进新政的按察使的权力太大,在没有直接监管的情况之下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包拯所指也是改革之中的重要缺陷,保守派于是牢牢的把握住了这封奏疏,不断地向改革派发起了进攻,因此引起了宋仁宗的十分重视,对新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优势也逐渐开始向保守派倾斜,原本与包拯关系不错的改革派欧阳修最后也因此事与包拯产生了矛盾。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包拯属于保守派的时候,他居然再次奏疏大赞新政,明确说明了新政的优秀方面,坚决不能因为一个问题就彻底推翻。他这一番操作直接看蒙了两派,完全弄不清楚他到底属于哪个派系。欧阳修曾在自己的文章当中说过,包拯始终与别人保持着一种距离,从来不会亲近一方或是远离一方,他也从不参加两派之间的讨论,一向都是对则赞扬,错则抨击。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作风,让宋仁宗认为他有着一颗向着皇帝的忠心,完全不存在战队的情况,在政治问题上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以至于包拯哪怕是冷点上谏,甚至在激动的时候近距离面对皇帝唾沫横飞,宋仁宗依然是擦去脸上的口水,允许他继续讲述自己的观点。
就在保守派占据优势的时候,其内部的重要人物名叫张尧佐,此人在各地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政绩。而且还是一个身份非常特殊的官员,他正是当时的皇帝宠妃张贵妃的伯父,所以张贵妃经常在枕边恃宠而语,希望皇帝能够重用自己的伯父,结果此事被包拯拿到的实据,他弹劾张尧佐利用贵妃给自己说话,本身已经犯了朝中禁忌,更何况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一旦让他得势,就会出现严重的朝政失衡,所以包拯坚决反对重用。但是包拯在反对的同时也很欣赏张尧佐的能力,并未将其置于死地,仅仅让他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他的考虑非常全面,他把所有错误全部归结于那些阿谀奉承之人,完全没有损害到皇帝的半点颜面,这些足以见得包拯对官场上的分寸掌握的非常之好。
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宋朝的君臣制度容下了包拯,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恐怕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但是我们来看王安石和苏轼等人,同样是处于君臣共治的宋朝时期,却遭遇了各种波折和贬官,尤其是一路从京城被贬至海南的苏轼,直到病死他乡,也未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哪怕是仁宗时期的宋朝,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是依然存在。
比如宋仁宗原本准备让一个非常喜爱的儿子成为太子,可是这个皇子四岁夭折,在此之后所生的孩子都是女儿,所以仁宗对于立储一事非常郁闷,从来都是避而不谈,谁若提及就会龙颜大怒,于是各位大臣再也不敢说出半字,但是包拯却是耿直提醒,以至于仁宗冷冷的问道,你想让我立谁为太子?这样的态度如果发生在其他大臣身上,恐怕当场就被吓得半死,可是包拯却立刻回怼,立储是国家的需要,至于立谁是你自己的问题,跟我们做大臣的毫无关系。此言听上去好像很不讲理,但是包拯硬把一道难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让仁宗皇帝立刻意识到他是在为国家着想,是大宋朝的忠臣。所以包拯在最后毫发无损,不仅尽到了臣子的本分,而且仅凭一句话就化解了皇帝的所有敌意,无解题也瞬间转变成了加分题,这就是包拯的为官水平。
当时的战马非常重要,必须要有大量的养马场地,因此北方地区的很多良田遭到占用。就在包拯主抓税收和经济的时候,他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将良田用于饲养战马很不划算,如果能够继续种地,那么创造的产值完全可以进口更多的马匹。而且包拯调查的非常清楚,中原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贸易往来向他国购买战马,所以北方地区在包拯的建议之下恢复了大量良田,很多百姓都拿到了不错的收入。
还有当时的大宋盐税很高,包拯于是准备建议朝廷降低盐税,但是单纯的建议恐怕很难说服皇帝,于是就把这一问题抬升到了政治层面,对皇帝讲述了其中的严重性。他认为高额的盐税一定会让百姓铤而走险去往辽国买盐,而辽国的财政就会因此增长,其军力必然也会充实。可是如果朝廷通过强硬手段进行控制,那么吃不起盐的百姓肯定心生不满,要么迁往他国造成人口流失,或者发动起义威胁政权。即使朝廷派出军队镇压,恐怕也要花出不少的军费,而且还造成了国民上下的不团结,所以过高的盐税并不利于国家。这番言论显然力道十足,直接说服了皇帝以及众位大臣,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提出反对,盐税就这样被包拯打了下来。
司马光一直有过这样的观点,他始终认为国家和百姓不可能共同富裕。但是纵观包拯的一生,他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从来都以原则性和灵活性兼有的特点,通过不同角度的强力说辞进行解决,让皇帝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利弊关系,因此他那极具智慧的为官法则才是传颂千年的重要原因。
[打脸][打脸][打脸]他是被神话的吧!!!我只知道历史书仁宗时的寇准,这个包相爷可没在教科书中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