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正在盐山县城安享晚年的舅父,完成了一篇洋洋万言的回忆录。
作为一位经历过血与火的职业军人,他老人家在其回忆录中,用去大量的篇幅,回顾了建立新中国的艰难历程。
而回忆录的后半段,舅父则主要回顾了保卫以及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点点滴滴。
有句话叫做无情未必真豪杰。其中,心地善良的舅父对当年自己婚姻的描述,可谓是形象地诠释了这句名言。
他说:“我们的婚姻也是经过一些风波的。……基本上是父母包办,但也不完全是。”
“……1953年彦珍(指我的舅母)去了部队结婚,……当时我的思想也相当乱,经过翻来覆去的考虑,还是同意结婚。”
舅父结婚地宁波
“一是对得起双方老人,二要对得起彦珍,因为她是在三年解放战争期间,我音信全无的情况下,还在等我,我不能没有良心。”
“再说,彦珍去部队前也是经过风言风语才下了决心。……有人说,人家在部队……早就结婚了,孩子都老大了;也有人说,你去了人家不要你怎么办,等等,谣言很多。所以是经过风浪才走过来的。”
“……后来我们班被调到工兵连,……进驻毛洋州,山沟里打弹药库。”
“……就在这时,彦珍去探亲。可没有地方住,就在山坡上竹林里搭了一个帐篷住下。”
“后来连里叫我去军事教导队学习,彦珍也随同去了。我被任命为排长,彦珍就在教导队怀孕了。”
“有一次去定海玩,一下不知道买了多少杏。她就吃个没有完,越吃越想吃,我就索性叫她吃个够,这才吃出一个终身不愿吃酸的习惯,直到现在不吃酸也是在那引起的。”
定海码头
对舅父一往情深的舅母,也曾打趣地对前去探亲的我说:
“这些年我跟着你舅舅可遭了罪了!全国各地到处跑,哪里艰苦到哪里去,光搬家就搬了至少23次!”
舅母的话我深信不疑。这从舅父回忆录中的记载就能看得出来:
“……54年回到桃花岛部队打坑道。……到了58年,部队调到嵊泗施工,……59年被部队选调到南京工校学习。”
“……再说‘长江’兄妹(指舅父家我的表哥表姐)四人名字的来历。‘长江’生人后,……彦珍到部队,经我们两个人商量叫‘长江’。”
“因为怀‘长江’是在浙江宁波,生‘长江’是在老家,这样来回过大江,所以才起名叫长江。”
万里长江第一桥
“‘大桥’生人那年正好是建国以来,长江上第一座武汉大桥通车;‘海兰’是在飘洋过海时生人,有蓝蓝的海水,所以叫海兰;再说‘海英’,海英是在嵊泗岛生人,这座岛的形状好像在海里的一只鹰。”
“……就在蚂蝗山施工那年,‘大桥’生病住进113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败血病,当时也下了病危通知书,后经院方全力抢救,……把血基本上都换了才保住一条命。”
“……部队刚到十字路时,部队开展扫盲运动。那时部队每天用半天学文化。”
“到了70年,我们与苏联有了矛盾。这时国家提出‘北方不设防不安全’的口号,工兵团开进内蒙古多伦一带进行施工。”
“……还有一部分驻在河北丰宁森齐图地区。……属于高寒地带,风沙多,人烟少。”
“……后来部队又往青海调,……调青海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是有条件的。”
“首先政治要清白,身体要好。因青海属于高原地区,‘二炮’属于保密单位。从此我们就成了第二炮兵的工程兵部队。”
奋战在青藏高原的子弟兵
“……76年确定我转业,……到盐山县民政局任职。”
“……79年,‘大桥’又去当兵,……走后新兵就直接开到了广西,准备打越南。”
“……即将上前线的时候,‘大桥’将身上唯一的10元钱寄回了家,还在信上说:我们要上前线了,这钱给你们花吧,……”
“那时家中收到来信和钱,‘长江’也在家。我和‘长江’商量:虽说当兵吃粮,为国打仗是天经地义,但这事不能让你妈知道,怕她害怕。”
“所以就把这封信瞒了起来,没有和她说,直到战争结束,‘大桥’安全回来……”
“自从到盐山后,我基本上成了‘下乡工作队’。单位有车也不愿坐,就靠自行车跑。”
“在驻村期间与群众同吃同住,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开会摸情况。”
盐山千童祠
“……我们除了出去工作,回来还要自己做饭吃。一个人的饭不好做,一做就多,吃剩饭是常有的事。因此我至今也不愿意吃剩饭。”
回忆录末尾,生性淳朴的舅父从一位出生入死的功勋老人的角度,对自己艰苦奋斗的一生作出了总结:
“我想我这一辈子算命大的人。我打过将近20次大仗恶仗,……经历了枪林弹雨的考验。”
“但我没有负伤,没有牺牲,活到现在,能说不命大吗?”
“和我同年龄的,不知道有多少好革命同志负伤牺牲。我能看到敌人被歼灭,看到祖国的解放,祖国的强大,看到群众生活在一步步提高。”
“中国的威望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达到世界上的事没有中国参加就不行的地步。”
团结一致向前看
“我来盐山离休20多年了,国家给离休人员的待遇还在不断提高,能说我没有福吗?”
“我想我应该知足常乐,不忘党的恩情。”
“我们过去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有这么一天,使祖国强大,人们更富裕,百姓过上好日子……”
说到这里,不能不联想起最近网络上甚嚣尘上的,“前三十年是穷折腾,并非是打基础”的妄言悖论。
假如看了这样一位经历过尸山血海,见证了新中国砥砺前行历史的,毛泽东时代革命军人的肺腑之言。
一直在那里带头闹事,搬弄是非的老胡盘道沈阳翁之流,将会作何感想呢?
天知道!
假惺惺的丑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