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生诬陷自杀的“秦上校”,他是公认的才子,官至中宣部副部长

独家故事 2024-10-22 20:12:31

1980年,康生的罪行被公之于众,康生参与诬陷了众多人,有不少人甚至含冤而死,其中大名鼎鼎的“秦上校”就是一个典型,他是大家公认的大才子,官至中宣部副部长,却遭受诬陷自杀而死。

这个“秦上校”是何许人呢?这是姚溱的一个笔名,也是姚溱早年的一段荣耀事迹。姚溱是江苏南通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其父是当地有名的士绅,姚溱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笔功底很强。

姚溱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在1938年秋就入党了,当时他被安排参加了文字编辑工作,在上海大同大学读书期间还从事过底下活动,1942年,姚溱奔赴了淮南抗日根据地。

当时姚溱由于文笔好,被安排在新华社分部工作,他担任过编辑部副主任等职,直到在解放战争时期才逐渐有了名气,在1947年和1948年的两年时间里,姚溱先后使用“秦上校”、“马可宁”等笔名发文。

姚溱巧妙地介绍人民解放战争和各战场的真实情况,分析战局的变化,为宣传解放军的战绩做出了贡献,他的军事评论文章每天要加印几千份,都被抢购一空,其影响力甚至是到了香港。

一时间大家都在猜测“秦上校”是何许人?殊不知当时姚溱才二十多岁,他在军事评论中用了大量事实,反驳了国民党的虚假宣传,在上海舆论界狠狠打了国民党虚假宣传一个响亮的耳光。

1948年10月,姚溱被特务抓捕了,他在狱中遭受酷刑,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并不是“秦上校”,所幸他的身份没有被发现,1949年2月,姚溱才被营救了出来。

上海解放之后,姚溱被任命为新闻出版处处长,不久后又被任命为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时任上海市长陈毅的赞许。1954年,姚溱被调往中宣部工作,不久后就被任命为中宣部副部长。

姚溱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深得上级领导的器重,也是公认的才子,他在中宣部任职时对国际事务写了多篇高水平的评论文章,一时间成为了这方面的权威作家,还陪同过少奇同志出访外国。

1960年,姚溱被安排加入了康生领导的写作班子里,在康生的邀请下,姚溱参与了《二月提纲》的撰写工作,不过后来这个“提纲”被毛主席否定了,康生为了推卸责任,当即把姚溱抛了出去。

康生站出来表态要与姚溱划清界限,并声称:“姚臻是专门派来监视我的特务。”以康生当时的身份和职务,这样的表态让姚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中宣部的会议上,姚溱是百口莫辩。

1966年7月23日,姚溱不堪遭受诬陷而选择了自杀,时年45岁,在姚溱去世多年之后,康生的罪行才得以被揭露。1978年4月,姚溱得以恢复名誉,被确认为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

0 阅读:100

独家故事

简介:分析讲解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