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4不做,家兴人旺事事顺”,十月初一,哪4件事不能做?

农村小水文化 2024-10-30 12:32:36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马上将进入十月,十月初一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寒衣节。寒衣节最早起源于我国周朝时期,在《诗经》中有“九月授衣”的记载,说的就是到了农历九月天气开始慢慢转凉了,人们开始为自己和亲人添置御寒的衣物,由于九月还未入冬,因此人们把授衣的时间改到了十月“朔日”,寒衣节也就有了“授衣节”的说法。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孝道,人们在为亲人准备御寒衣物的时候,心里也惦记着我们的祖先,因此每到十月初一人们要到坟墓边进行祭祀,给祖先烧纸钱、纸衣,以祈求它们在另外的世界过得安逸,由此逐渐形成了“寒衣节”。

《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说的就是宋朝的东京都城,才到农历九月的下旬,像冥衣店就开始售卖纸钱、纸衣、纸鞋等祭祀用品,供人们在十月朔日(初一)烧给祖先,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寒衣节的重视。

今年寒衣节是“危日”。所谓的的“危日”是我国择吉文化中的一种说法,古人办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遇到嫁娶、搬家、安葬等大事时,都会精心挑选日子以图吉利,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目的。

我国民间择吉有一个重要的参考,那就是“建除十二神”,建除十二神指的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今年寒衣节的干支时间为甲辰年、甲戌月、己巳日,这天对应建除十二神中的“危日”,危日有办事皆小心的意思,因此危日属于“凶日”。

寒衣节要到了,这天的习俗和讲究非常多,老话说“十月初一4不做,家兴人旺事事顺”,那么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有哪4件事不宜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以免犯了忌讳。

一、不穿颜色过于艳丽的衣服

寒衣节是一个庄重且严肃的祭祀节日,人们通过上坟、烧纸钱、送寒衣等方式来缅怀祖先、寄托哀思。在这样的场合下,穿着颜色过于艳丽的衣服会显得与节日氛围不符,容易给人一种轻浮、不尊重祖先的感觉。因此,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尊重,人们通常会选择穿着黑色、灰色等颜色较为沉重的衣服前往墓地。

特别注意,上坟我们尤其是要注意不要穿红色的衣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被视为喜庆的象征,而上坟绝对不是一件喜庆的事,穿大红色衣服上坟是对祖先的大不敬,这可能会引发他人的不满和争议,甚至可能因此产生家庭矛盾。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纷争和误解,人们更应该倾向于选择颜色较为暗淡的衣服。

此外,我们上坟也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以及过于单薄的衣服,到了寒衣节天气已经明显变冷,穿过于单薄的衣服去上坟不仅容易受寒,而且还容易被荆棘划伤。

二、祭祀不要太早

有句老话叫“早清明,晚十一.,不早不晚七月半”,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都是我国的祭祖大节,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清明节宜提前并尽早进行,可以提前四、五天去上坟;而寒衣节,即农历十月初一,则可适当延迟,不必急于清晨祭祀,也可以延迟四、五天去上坟;而中元节祭祖一般在当天进行。

寒衣节正值初冬,清晨未日出时,道路往往因霜露而湿滑难行,加之寒衣节注重的是为逝者送上保暖衣物,故而太阳升起后再去祭祀更为适宜。

三、不偷吃祭品

我们在祭祀的过程中不要偷吃祭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存在,可以庇佑后人。因此,祭祀时摆放的供品被视为祖先的食物,是晚辈孝敬给先人,希望先人吃饱并且庇佑晚辈子孙的。如果活人食用这些供品,就相当于和去世的先人抢吃的,会被认为是对祖先的不敬。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坟前祭品长期暴露在户外,可能会受到污染或变质,食用这些供品可能会危及健康。因此,“上坟不偷吃祭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保护个人健康的警示。

四、寒衣未烧干净别走

在古人的观念中,寒衣唯有全然化为灰烬,方能转化为阴间世界中可供逝去的亲人穿戴的衣物,用以抵御严冬的寒冷。若有一丝未能燃尽,就如同在人世间衣物未能完整送达,使得逝者在彼岸无法接收到这份来自亲人的温暖与关怀。这一传统思想,不仅彰显了古人对逝者的深切尊重与细腻关怀,还映射出他们对生死轮回这一自然规律的朴素理解与敬畏。

从现实层面考虑,寒衣节恰值冬季的序幕,此时雨水稀少,气候干燥。若寒衣与纸钱未能充分燃烧便匆匆离去,那么就极易引燃周围的枯枝败叶,从而引发火灾,威胁公共安全。因此,在寒衣节进行祭祀活动时,我们理应多一份耐心,守候至寒衣与纸钱完全燃烧殆尽再行离开。这既是对祖先的尊崇与缅怀,也是对社会安全的负责。

总结,寒衣节马上就要到了,老人说这天有4事不要做,分别指不穿颜色过于艳丽的衣服、不祭祀太早、不偷吃祭品、寒衣未燃尽别提前离开。这4个忌讳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祖先的尊重,而且还反映了人们对平安的追求。

你认为老话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0 阅读:5

农村小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