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黄宾虹作画技法之奥秘——论黄宾虹作画技法中的飞白与篆籀。
中国画在艺术表现和理解上有诸多不同,像齐黄二人同是近现代国画大师。可在艺术作品的深度上来讲,齐白石是不如黄宾虹的,因为黄宾虹山水画的灵魂是触及中国民族艺术,与中国哲学直接对话的。当今,要说是谁将中国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以及将笔墨推上高峰的,唯有宾翁。黄宾虹的艺术,不懂笔墨就不能理解。
黄宾虹的作画技法如璀璨星辰闪耀。书法用笔在他的画作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尤其是画石头时运用的飞白法和画树木时的篆籀笔法,是其艺术精髓的重要体现。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石如飞白木如籀,是书画同源的说法,飞白书也是笔体。画石头采用飞白法,这一技法看似干枯、涩滞且断断续续,却蕴含着力能扛鼎的力量,摒弃浮华,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石头的纹理和坚硬质感。黄宾虹山石用侧锋且有飞白法时,旁需界限分明,如此才能呈现石头的棱角分明,使其不被晕染而模糊了自身的存在。石头纹理犹如鸟兽羽毛,长短纵横,而皴法首先需考虑追求不乱。飞白法作为山水画的基本语言,已然深深渗入大山的基因法则之中,成为塑造山水灵魂的关键要素。
黄山汤口
他的《黄山汤口》便是其经典之作,在这幅作品中,对于石头的刻画便精妙地运用了飞白法。在干枯、涩滞中带有断断续续的线条,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图中山石先用遒劲圆润有顿挫的线条勾轮廓和脉络,后用浓淡、干湿墨繁皴密点,赭色相参。这种飞白法犹如神奇的画笔,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和个性,成为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语言,深深渗入大山的基因法则之中。
局部《黄山汤口》
《黄山汤口》中苍松老树,以古篆法写之,笔法古朴苍劲,刚柔相济。篆籀之法,源自书法,篆为大篆,籀亦是大篆,这种笔法主要由直线和弧线构成。其字取其势,横平竖直,鲜少出现过多撇、捺、钩等笔画,更多的是绞转和平动,虽也有摆动出现。后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推行了小篆,这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的全国统一文字。但后期的汉简表现更为显著。后来清人对篆籀之法进行发展,起笔略顿,落笔较重,点画中融入提按,带来粗细变化。只有将秦人和清人二者结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完整篆籀之法。
富春山居图
篆籀之法,黄宾虹在《富春山居图》中的树木的描绘便运用了篆籀笔法。树木,涨势各有不同,有圆滑和苍劲之分,或秦篆或清篆,是辟境灵奇。在虚空粉碎中,中侧锋并用自如演绎;其峭爽笔力在劲逸中彰显熟中求拙的逸气。这幅“富春山居图”中的篆籀之法,风格古朴而纯粹。是宾翁浑厚华滋民族性美学的最具代表性作品。他有别于黄大痴“富春山居图”而另辟蹊径,在篆籀之法中将秦人与清人之长融合,汲取其精华。
局部《富春山居图》
时代造璨星,黄宾虹生于那个动荡却又充满艺术变革的时代,他一生致力于对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新。他游历山川,感悟自然,将自然的神韵与自己对艺术的深刻理解,通过飞白法和篆籀笔法融入到作品中。呈现出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表达。
图文供稿/虹•艺术空间
文/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