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初时期的窦建德,是如何一步一步逆袭成功的?

何露讲历史 2023-05-12 15:26:12

窦建德于公元617年在永寿自号长乐,从此开启了长乐的统治时代。在打造长乐政权的时候,隋炀帝对李密发动了进攻,大军经过永寿,窦建德得到消息,立刻率军逃走,因为杨隋的势力还在,虽然局势无法逆转,但也有足够的实力。长乐王的统治还处于萌芽阶段,正面对抗并非上策。事实也证实了窦建德的判断是对的,既然知道大隋军队要走大路,那么逃跑就等于投降,这种做法让大隋将领薛世雄对窦建德有些看不起,结果就是因为看不起别人,最终他战死沙场。不过这个时候,长乐的统治还不足以让其它起义军和朝堂注意到他,窦建德之所以能够最终站在三足鼎立的位置上,是因为窦建德继承了隋朝的“遗产”。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于江都,隋朝大臣王琮主持葬礼,当时窦建德派遣使者前往悼念。不得不说,窦建德的手段实在是太高明了,即便是隋朝的皇帝去世了,隋朝三十多年的江山也不会毁于一旦。杨广之亡,对其余诸家势力而言,乃是天大的喜事,就在大家都在盘算着如何布置,如何分而食之之际,窦建德却派出了一位使者前来悼念。

想要接手一个国家,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窦建德的所作所为,就像是一个人落魄了,在所有人都想要践踏你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你,让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在得到了隋朝的遗产之后,窦建德的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同时也为大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而朝廷之中,也不乏有才能的文臣,如王淙,裴矩,这些都是大夏建国,甚至后来的治国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618年,窦建德承袭杨侗之位,大夏生,建德王。就在大夏帝国蒸蒸日上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在派去进攻李密的隋军中,竟然出现了一名统帅,这名统帅在窦建德的“滑铁卢”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王世充。在大夏建国后的一年,隋将王世充于洛阳自立为皇帝,并创立郑国。在这一时期,窦建德,王世充,李渊三方的力量是最强的,构成了三方对峙的格局。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个三角结构是很稳定的,但从历史角度来看,我认为稳定这个词前边应该在加一个暂时。

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来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统天下。就算是隋炀帝,也是想要征服高丽,然后一统天下,毕竟高丽也是从隋朝分裂出来的。窦建德曾经对李渊发动进攻,并且大获全胜,但这一次可以说是捡漏了。那时候,李渊正忙于并州之战,无暇顾及窦建德,他为了更好的对付刘武周,便向其求和了。当李渊从并州之争中抽出手来时,他把目标对准了洛阳的王世充,而非窦建德。那时候,窦建德统治的大夏,势力庞大,又和西域有联系,可以借助外力。而王世充是亲手把皇上给杀了,才登上这个位置,那就是谋朝篡权的奸臣,既没有力量,又没有人心,又没有权势。相比之下,还是王世充好对付多了,所以李渊才会派军进攻洛阳。三方势力虽然维持着一时的和平,可是一旦李渊胜了,那么他的力量就会远远超过窦建德,这种力量的均衡将会被破坏,这是窦建德所不愿意见到的。窦建德听了中书侍郎刘彬的劝告,又看了王世充的来信,便率兵赴洛阳驰援。

李世民听说窦建德与王世充结盟,还给窦建德写了一封书信,质询窦建德,说这场战争与他无关,为何要派兵相助。窦建德接过之后,回复道:今不自来,恐烦远取。言下之意,就是你已经攻击过王世充,如果我现在不来,恐怕将来又要劳烦你千里迢迢来攻击我了。对付王世充很容易,但在加上窦建德就有些吃力了,所以李世民才会第一时间反击,在武牢挡住窦建德的大军,双方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被称为“武牢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李世民屡次击败了大夏王朝的大军,而且这场战争的详细情况,也是因为军方的人告诉了李世民。事实上,大夏凌敬曾向窦建德提议使用围魏救赵的计策,从后面进攻,以减少损失,获得更多的好处。可是一旦窦建德这么做,那么他和王世充之间的联盟就会土崩瓦解。由于李世民的实力不算太差,所以窦建德的大军很难深入敌后;其次,他也不敢肯定李世民会不会不打王世充,掉头去救王世充,这不是明摆着让窦建德和王世充反目成仇么?

于是不听凌敬的劝告,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惨败,窦建德被俘虏于牛口渚。在窦建德战败之后,王世充很快就选择了臣服,只是让窦建德没有料到的是,同样是战败,结果却截然相反。621年,洛阳城被攻陷,王世充逃过一劫,被发配到了蜀,而窦建德却被处决在了长安市,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窦建德能够以一介草莽之躯,创建一个可以与李唐和王郑相争的帝国,可见窦建德的实力有多强。窦建德虽已去世,但其治下之地,却是国泰民安,民风淳朴,所以才会有人给他建庙祭拜。

1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3-06-28 10:03

    体育西?就家

何露讲历史

简介:分享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