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青岛老舍故居

声夫评旅游 2024-05-05 07:20:55
参观青岛老舍故居

作者 昇夫 字数 3050

来青岛,一定要访一访名人故居。青岛的海岸、洋楼固然很美,若无人文景观的丰富,她的美定会大大减损。

4月的山东行,庆幸与青岛有一面之交。20号这天,参观了青岛老舍故居,到安徽路上的老舍公园坐了坐。21号到济南,参观了大明湖公园内的老舍纪念馆。实际上,更应该参观一下济南老舍故居,出发前也列入了计划内。可在济南的当天,逛了大明湖、趵突泉后,匆匆去了下一站泰山,好端端的竟把这茬给忘了,对此我不知和自己说什么的好。

青岛老舍故居

这次到的地方,细究起来,“遗憾”太多,所以说,济南老舍故居没去也就算不得遗憾了。待有机会再去吧。但我想,对我了解、崇仰老舍,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老舍,并不是我喜欢的作家。这话的意思,不是说不喜欢老舍,而是相对于我特别喜欢的三位作家而言的。这三位作家,按“认识并喜欢”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林清玄、郁达夫、汪曾祺。但老舍的名字,却比这三位要早知晓。在我上学的时候,课文就学过老舍的文章,好像就是《骆驼祥子》。近年,也零读过老舍的几篇散文,譬如《济南的冬天》。说不上怎样的喜欢,意思是说,其语言的诗意、行文的纯真气,令我仰止不能学,故不能够喜欢。

末站到富阳,在新华书店又带回几本书。一本郁达夫,一本老舍,一本丰子恺。这才算“认真”的读了郁达夫和老舍笔下的青岛和济南。我想我是有点搞反了,要是去之前读或许更佳。

读老舍的散文,包括郁达夫、汪曾祺、林清玄,一人一貌,让我再一次确信了“文如其人”的说法。老舍写青岛,尤其是济南,语言诗化,率真纯粹,让我觉得他的为人也是这样。

老舍后来的自沉,让我对他投以敬重的目光。所以,我看老舍,文学是一座高峰,而他的为人品格,同样值得我敬仰。

我想起,汪曾祺有一篇文章写过老舍自沉,特意找来又读了一遍,这增加了我对老舍这个人物的了解。我不由想:是怎样的痛苦打击,才使一个人去选择自绝的道路呢?这与海子不同,与顾城、三毛等都不同。

我觉得,汪曾祺《八月骄阳》文中的顾止庵说得对,“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士可杀,而不可辱啊”。这是文人的气节,这就是老舍。因为他率真,纯粹,他写的作品多是底层人民,他有一颗伟大的心,他不能接受那样的侮辱。不是他傻,傻到连性命都不要,不是。置生命不顾也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信仰的人,是很值得敬仰的!譬如常州的瞿秋白。我也认为:人活着,是要有节操信仰的!

老舍自沉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今天,我来到他曾经生活、创作的地方,参观他的故居,就是一种复活。

青岛老舍故居内的老舍塑像

老舍青岛故居在黄县路12号。黄县路是一条小缓坡,12号大约处在缓坡中间的位置,像这样的居家环境是青岛的一大特色。拿郁达夫的话说,这里处处是小山,处处可见海,处处都有适宜居住的房子。这是一栋二层带院的单独楼房,一进去有半狭长的小院,院中有老舍的头像雕塑。老舍在这里创作了《骆驼祥子》。因此,故居开辟成以《骆驼祥子》为主题的博物馆,并介绍老舍的生平。

老舍在青岛,从1935年底住到1937年8月13日。六百多天里,除创作了《骆驼祥子》外,还有中篇《我这一辈子》,散文《想北平》等作品。

当时,他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当教授讲授《文艺思潮》《高级作文》《欧洲文学概论》《欧洲通史》。他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从事文学写作。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得知识和用知识,乃人生一大快事”,是他的名言。从1936年暑假起,他辞去教务,决心当一名职业写家。青岛时期是老舍一生中的黄金时期。

老舍故居有专人管理,屋院完好,院前花草鲜绿,整体生机洋气,并无半点灰旧颓暗之感,仿佛老舍还住在这里,还能感受到他的气息,不过是刚刚出门买菜去了。

青岛老舍故居内的创作室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出生于京西小羊圈胡同(今小杨家胡同)8号北房,原名舒庆春,学名舒舍予,笔名老舍,父母都是满族正红旗人,祖籍辽宁辽阳。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现代作家,最杰出的小说家和话剧家之一,有语言大师之称,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少年得宗月大师之助读书。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18年毕业后任京师第十七公立小学校长。1922年夏入基督教,秋去天津,在南开中学任教半年。1924年9月抵英,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教师。1929年6月告别英伦后游历欧陆三月,住新加坡半年。1930年2月返国。

1930年到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娶胡絜青为妻。1934年秋到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1936年辞职,在黄县路寓所创作《骆驼祥子》。

1937年秋,老舍南下武汉,开始了流亡与抗日的“八方风雨”的历程。1938年夏到重庆,继续主持“文协”。1942年全家团聚,开始创作《四世同堂》。

1946年老舍与曹禺一同赴美国开展文化交流,多居纽约,到耶鲁、哈佛等学府讲演,住“雅斗”一月,续写《四世同堂》,协助美国学者译出多部作品。

1949年秋,老舍回到北京。居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这是一座栽着柿子树的四合院,因此被称为“丹柿小院”。他致力于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担任了北京市文联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创作《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作品。“文革”中惨遭迫害,自沉太平湖,终年67岁。(以上关于老舍生平介绍来源于青岛老舍故居内的图文)

老舍和家人

老舍40余年的文学生涯,有7年在济南青岛两地度过,而他一生中的作品有半数左右是创作于这一时期。尤其是在济南,他在这里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教书、创作、交友,度过了四年多平静、温馨而美好的时光,成为他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黄金时代。“时短情长,济南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舍谈写作:“伟大文艺中必有一颗伟大的心,必有一个伟大的人格。这伟大的心田与人格来自写家对他的社会的伟大的同情与深刻的了解。除了写家实际的去牺牲,他不会懂得什么叫作同情,他个人所受的苦难越大,他的同情心也越大。”(老舍《大时代与写家》)

至于济南大明湖公园内的老舍纪念馆,规模并不大,以示纪念很好。而济南老舍故居(纪念馆)本来离趵突泉不远,谁想匆忙中会给忘了呢。我希望,有机会能再去青岛和济南!

青岛老舍故居右边的门

下面的一段文,是选摘自汪曾祺《八月骄阳》。读一下,可以帮助我们对老舍人格和自沉的了解和理解。也可一并体会一下汪曾祺语言的魅力。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礼服呢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一看是个有身份的人。这人见了顾止庵,略略点了点头,往后面走去了。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不过这年头,两眼发直的人多的是。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张百顺把螺蛳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第二天天一亮,刘宝利到太平湖练功。走到后湖:湖里一团黑乎乎的,什么?哟,是个人!这是他的后脑勺!有人投湖啦!顾止庵四下里看看,说:“这人想死的心是下铁了的。要不,怎么会找到这么个荒凉偏僻的地方来呢?他投湖的时候,神智很清醒,不是迷迷糊糊一头扎下去的。你们看,他的上衣还整整齐齐地搭在椅背上,手杖也好好地靠在一边。咱们掏掏他的兜儿,看看有什么,好知道死者是谁呀。”顾止庵从死者的上衣兜里掏出一个工作证,是北京市文联发的:姓名:舒舍予职务:主席我认出来了!在孔庙挨打的,就有他!您瞧,脑袋上还有伤,身上净是血嘎巴!——我真不明白。“这么个人,旧社会能容得他,怎么咱这新社会倒容不得他呢?”顾止庵说:“‘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大概就是他想不通的地方。他从昨儿早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心里来回来去,不知道想了多少事哪!”“‘千古艰难唯一死’呀!”顾止庵环顾左右,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士可杀,而不可辱’啊!”

青岛老舍故居“全景”

青岛老舍公园

大明湖一角

大明湖青岛纪念馆路口上的老舍塑像

济南大明湖老舍纪念馆

大明湖老舍纪念馆内的老舍塑像

大明湖老舍纪念馆内,舒乙写的话

0 阅读:5

声夫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