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教育家精神这个词提得很猛,但何谓教育家精神却没有权威解释。不过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家精神就是广大教师还达不到教育家这一级别,但可以学习教育家的专业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此,有专门的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教育家精神强调: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引领和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仔细想想,这些年国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是下了苦功夫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几十年前,大专毕业做高中教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小学和初中学校有很多高中毕业的代课教师。那时的师资力量相当贫乏,只要是科班出身,中专生也是学校的宝贝。现在呢?本科毕业做教师是敲门砖,博士毕业做小学教师也屡见不鲜。在学历要求上,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做到了质的飞跃,所以提出教师要有教育家精神是有现实基础的,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能力距离教育家并不遥远。
然而一线教师和教育家毕竟努力在不同的阵地,一线教师重在实践,教育家重在理论研究。教育家更强调爱的教育,用感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成长,而一线教师每天要处理学生的矛盾纠纷,要解决学生畏学厌学的问题,光有爱当不了饭吃。在这一点上,一线教师永远达不到教育家的高度,教育家精神中包含的创新精神对一线教师来说就是空中楼阁。当然也有接地气的教育家,现在很多地方都评“人民教育家”,让各类学校的校长享受了这一殊
荣。校长是人民教育家,让教育家有了实践,充满了可行性。可惜的是,可行性有了,奉献精神又出了问题,校长的行政权已经很大,还要戴上专业权威的高帽,小小的学校能放得下这尊高贵的菩萨?看看现在的校长那塌方式腐败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到教师背负如此重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包袱,有识之士主张归还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和管教权,努力消除教师的“无力感”,不能不说点到了根本。问题是如何操作?怎样把握教育惩戒权和管教权的度?谁愿意以身犯险来做第一人?教育家用教育家精神可实施教育惩戒权和管教权吗?其实名义上的管教权一直都有,并且被反复强调过,但普通教师不敢实施罢了,怕一过度成了体罚。
要让教育家精神来消除一线教师的“无力感”,就必须要给一线教师该有的话语权。如果连自己的课堂都作不了主,所有的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都被领导抓得死死的,别说什么精神,就是生存权都是勉为其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