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得知曾希圣没工作后,怒斥当地领导:都别忘了本!

韩知许说文史 2024-06-25 05:35:28
前言:

1965年,毛主席召集华东地区的政委、司令员在杭州开会,由于曾希圣当时一直赋闲在家没什么事,所以也来参加了此次会议。

当时主席看到曾希圣后颇为高兴,询问他在工作上有没有什么难题,可谁想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曾希圣却支支吾吾半天都没回答主席这个问题。

见状毛主席眉头一皱向周围人询问之后才得知原来最近几年曾希圣一直赋闲在家,根本没有工作。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怒斥那些当地领导:“为什么不给曾希圣分配工作?都别忘了本!‘得人点滴恩,必当涌泉报’啊!”

那曾希圣之前有过什么功劳能让毛主席至今念念不忘?他又犯下了什么错误导致了如今的处境呢?

1931年,随着叛徒的出卖,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久之后曾希圣就从上海调到了瑞金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

当时毛主席再看到他后幽默的说到:“无产阶级有人才啊,我们队伍中已经有了一个希贤(邓小平同志原名),现在又来了一个希圣。我们有圣有贤,国民党可就可怜喽。”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毛主席说的有些过了,可很快曾希圣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毛主席所言非虚。

来到延安之后不久曾希圣就开始了对于国民党电报的破译工作,不过由于不知道对方的密文所以一度收效甚微。

1930年12月底红军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国民党的半部电台,一份已译出30多字的电报。曾希圣得知此事后大喜过望。

他立刻组织人手逐步还原发送这份电报时的密码,通过一番努力过后他们种逐步摸索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密码编制规律。自此国民党部队的行踪就彻底暴露在了我军的眼皮子底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为了能够掌握敌人的动向曾希圣将手下分为两班24小时不间断的对敌人开展侦查。

1935年2月,蒋介石发给第三路军总司令龙云的《作战方略》被曾希圣他们成功监听,根据这份电报曾希圣分析敌人已经发现了红军要从扎西一带入川,提前埋伏好了重兵,而遵义附近敌人较少,防守最为薄弱。

毛主席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决定兵行险招,他即刻命令各兵团立刻二度赤水返回贵州,不久之后大部队抵达遵义成功从敌人的包围中跳出,而此时国民党方面才刚刚反应过来。

四渡赤水之后南渡乌江前曾希圣等人又从电报中得知,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正向我军围堵而来。

如果按原计划渡江,极有可能重演湘江血战的局面,而如转向他处,则有极有可能陷入敌人的包围。

在这危急时刻曾希圣主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那就是利用手头已经掌握的国民党电报密码模拟蒋介石的语气主动给周吴二人发报将其调开。

毛主席得知当即同意,结果电报发出后周吴二人果然依令行事,红军再一次避免了一场血战。

可以说从长征出发到遵义会议召开再到红军转兵由湘入黔,再到四渡赤水这背后都有着曾希圣他们的功劳。

以至于多年后毛主席称赞道:“长征有了曾希圣,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周恩来总理也说:“那时党中央的指示不是主席心血来潮或神来之笔,基本上是根据希圣搞到的情况决策的。”由此可见曾希圣在长征中的功劳之大。

而令人惊叹的是曾希圣除了是一个军事情报专家之外还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共产风的影响安徽地区农业生产大幅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后曾希圣于1961年在合肥市实施了“责任田”试点。

当时毛主席在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表示反对,甚至还说如果认为此事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于是截止到1961年底安徽省的实施责任田的生产队已经达到了9成。

在那一年安徽省的总粮食产量达到了900多万吨,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甚至还吸引了外出工作的人员回家种“责任田”。

然而这一举措却被一些有心人和政治挂钩,1962年初在在北京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的责任田制度遭到了严重的批评,甚至不少人将其和资本主义挂钩。

当时曾希圣坚持自己的举措没有问题招来了众怒,以至于有些人喊出了开除他的党籍,砍他的头的请求。

毛主席在得知此事之后严肃的拒绝了这些建议,可曾希圣并没有因此就被那些人放过,不久之后他被调往华东局任第二书记,彻底被打入了“冷宫”。

1965年毛主席再次召集华东地区的政委、司令员来杭州开会,曾希圣由于没什么任务于是也出席了会议。

期间毛主席询问他的近况,却只得到了曾希圣的沉默和凄然神色。他在询问了周围人后才恍然大悟,随即就开口质问那些参会领导:“为什么不给曾希圣分配工作?都别忘了本!‘得人点滴恩,必当涌泉报’啊!”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不久之后曾希圣被调往大西南工作,然而不久之后一场政治风暴就席卷了全国,曾希圣不幸被再次牵连,幸亏有周总理出面保护他才逃过一劫。

可惜的是不久之后他就被查出患有重病送入了301医院,由于治疗时间太晚所以他的病情急速恶化,很快就离开了人世。

而就在他去世之后多年,为了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之前的“责任田”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再次兴起,事实证明曾圣希的大胆,让他走在了农业革命的前沿。而他的功绩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希圣是一个光辉的名字,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的事迹将继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每一个人的幸福,勇往直前,不懈奋斗。这就是曾希圣,一个充满使命与责任的伟大典范。

参考资料:

0 阅读:13

韩知许说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