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2年,一个名叫张若霭的秀才,考中了甲第三名,这位秀才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不料他的父亲张廷玉却并不替他高兴。
而是请求入宫面圣,然后在雍正帝面前下跪恳求,让他将张若霭从榜单上拉下去。
雍正帝疑惑:“中了状元,所有人都会为你儿子欢欣鼓舞,你为何要这样做呢?”然而,没有人能理解张廷玉心中的苦涩,此时的他,已经63岁,是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亲信,是雍正皇帝最得力的助手。而她的家族中,也有好几个子女进入了朝堂,可谓是位高权重,而张若霭的探花之名,则是被雍正皇帝亲自点名,并赐予了一只玉如意,以示奖励。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但张廷玉总觉得,这里面隐藏着一场暴风雨,很有可能会让他的家族覆灭,但他不能说出来。
张廷玉想了想,对着雍正解释道:“只有通过科考才能进入官场,我儿能得皇上赏识,已经是三生有幸,哪里能去抢别人的位子?与其如此,还不如让给更有才华的人。”
张廷玉略一沉吟,又接着说道:“这一次的考官鄂尔奇,与我是老朋友,若是我的儿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难免会被人诟病,对我大清科场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这两个原因,都是合情合理,雍正皇帝闻言,这才撤下圣旨,不仅把那件玉佩拿了回去,还把张若霭的成绩,改为二甲的第二名,即为举人。
但张若霭的仕途,却丝毫未受影响,后来又做了内阁大学士,礼部侍郎,又承了一个伯爵的爵位,登堂入室。
张廷玉的谨慎,让他的儿子一飞冲天,不愧是曾经辅佐过两代君王的重臣。
传说,张廷玉为官数十年,曾为皇帝的决定提供过很多的建议,因此,他深得皇帝的信赖。
正因为他太过小心,所以每一次讨论结束后,他都会将自己的笔记全部烧成灰烬。
每一次上完早朝,他都会在脑海中过一遍刚才发生的事情,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如果有什么遗漏,那么,他一定会在下一次的时候,将其补全。也正是这样的小心谨慎,才让他们一家人得以安居乐业。
只是小心是不行的,要有真本事才行,张廷玉之所以能在两个皇帝身边,靠的就是他过目不忘,才华横溢。
有时候,雍正只是随口说了几句,然后就让属下宣布,属下们往往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唯独张廷玉,雍正皇帝所有的话语都能记下,没桌子就趴着记,而且还能清楚的把皇上要说的话写出来,为皇上省去了很多麻烦,节省了很多时间。
张廷玉的记性也很好,雍正皇帝曾经当众夸奖过张廷玉,说他一天做的事情,抵得上一般人十天做的事情,而且,他对每一件事情,都了如指掌,过目不忘。雍正对他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张廷玉请了假,不能来议事,几日不见,雍正就会向他诉苦,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呢?因为好久没有见到张廷玉这个心腹大臣而难过。
这要是放在现代,那就是狗血的甜言蜜语了,由此可见,雍正对张廷玉的看重。
最荒唐的一次是在1734年,张廷玉请了个假回老家,才走没多久,雍正皇帝就开始思念他的好部下了。
“朕自登基以来,只有你一人,在朝堂上从未离开过朝堂,义固君臣,志同道合,一个多月不见,我时常想念你。”
这意味着什么?意思是说,这十一年来,我们从未分离,我们虽有君臣之名,但在内心深处,我早已将你当作了最好的朋友。这样的话,出自一国之君之口,虽说有夸大之嫌,但也能看出两人关系的密切,以及对张廷玉的看重。
甚至在临死之前,他还叮嘱过张廷玉,你能成为三朝元老,并且给了他一个特殊的待遇,让他有资格享受太庙的待遇,清朝时期,对于太庙来说,是汉人完全不敢想象的。
只可惜,雍正死后,乾隆皇帝对张廷玉并不感冒,对他百般刁难,甚至差点剥夺了他在太庙中的权利。最后,张廷玉死在了他的老家安徽,而乾隆皇帝最后也同意了,将张廷玉的太庙权利保留。
由此可见,张廷玉如此谨慎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若是他仗着先皇对自己的宠爱,仗着自己的权势,想要压过所有人。
那样的话,他的能力将不再是雍正皇帝手中的武器,甚至有可能在乾隆登基之前,就已经被雍正皇帝罢免。
写的什么垃圾玩意,二甲第二名是举人?拜托再去读点书了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