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清谁该对中国近代落后负责?

侍儿看历史 2023-02-23 09:44:03

明朝、清朝的跨度,各自超过二百年,笼统地说在明或是在清落后,都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因为哪怕是一百年的时间,也足以让一个国家崛起或是衰落。今天,我将明朝中期至清末分为数个区间,来说说在各个区间内,明、清在世界范围内处在什么样的层次。

正式开始之前,我首先要说明一下“落后”与“强大”这两个概念。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将西方的强大归结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这里说明一下。

一、受一些书籍的影响,像《饥饿的盛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朝中后期(1750-1850)的欧洲,已经是工业化社会,人人小康、共同富裕,这是错误的。看几段记载:

(英国)矿山中10岁以上童工的劳动。劳动,连同到矿山往返的路程,一般持续14至15小时,有时还要长,从早晨3、4、5点钟到傍晚4—5点钟。(第6、452、83号)成年工人分两班劳动,或者说劳动8小时,但是为了节省开支,儿童不换班。(第80、203、204号)年幼的儿童主要是雇来开关矿内各巷道的通风门,大一些的儿童则做较重的活,如运煤等等。(第122、739、740号)这种长时间的井下劳动一直要做到18岁或者22岁,然后才转入真正的挖煤劳动。(马克思《资本论》)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越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共产党宣言》工业革命是在损害工人阶级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千百万手工劳动者被排挤、破产和失业,造成庞大的劳动后备军。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资本家采取大幅度降低工资、尽量延长劳动时间、不断增强劳动强度、廉价雇佣童工和女工等办法,工人的工作状况更加恶化。据统计,1809-1811 年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比1759- 1768年降低了35%。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使广大工人群众的生活异常困苦,工人被迫栖身在矮小、阴暗、潮湿的窝棚里,甚至根本没有栖身之所。在工人居住的贫民窟里,猩红热、伤寒、霍乱、天花等传染病盛行。再加上恶劣的劳动条件,工人们的身体受到严重摧残,死亡率极高。1840年,英国工业区利物浦的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平均寿命只有15岁,工人们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5 岁就死掉了。《世界全史》

以上内容,都是权威书籍对工业革命后英国普通人生存状态的描写。由上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只是让少数资本家获益,并没有惠及普通阶层。在19世纪中期之前,大部分欧洲人的生存状态并不比东方好多少。俄国最夸张,直到清朝灭亡,其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也与东方无异。

刚刚看首页时,看到一则很有趣的回答,说北美的黑奴生存状态要好于同时期的清朝,黑奴们每天吃“玉米面包配肉汁”,“预期寿命远高于清朝人”,真的让我感慨万千。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同期清朝有四亿人口,北美的黑奴又有多少人呢?难道他们都是丁克一族不想生吗?

再者,我们暂且不去说黑奴,就说说黑奴的主人欧洲人。

爱尔兰1846年的饥荒毁灭了一百万人以上,但是毁灭的全是穷人。饥荒没有使该国的财富遭受丝毫损失。此后二十年不断扩大的人口外流,也不象三十年战争那样,在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使他们的生产资料也大量减少。爱尔兰的人口,1841年曾达到8222664人,1851年减少到6623985人,1861年减少到5850309人,1866年减少到5500000人,即几乎减少到1801年的水平。人口减少是从饥荒的1846年开始的,此后不到20年的工夫,爱尔兰就失去了它的总人口的5/16以上。1851年5月到1865年7月,从爱尔兰移居国外的总人数为1591487人,而在1861年到1865年最近5年间移居国外的人口达500000人以上。住宅从1851年到1861年减少了52990座。从1851年到1861年,15—30英亩的租地农场增加61000个,30英亩以上的租地农场增加109000个,但是全部租地农场的总数减少了120000个。可见,减少的原因完全是由于15英亩以下的租地农场不断消灭了,也就是说,它们不断集中了。马克思《资本论》

你总不能说爱尔兰人活得不如北美的黑奴吧?这些不是奴隶的白人尚且如此,要么死于饥荒,要么因圈地而被迫背景离乡,怎么同时期的黑奴生活就那么美好呢?

至于马尔嘎尼描述的“喜气洋洋、吃猪肉、有啤酒肚的英国农民”,确实存在,只不过这是圈地运动后的英国农民,即为“农场主”。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军队的强弱关系也不大。

这个例子就太多了。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时候,法国是农业国;等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反而在普法战争中被打得满地找牙。

特拉法尔加海战那会儿,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与尚未开始工业革命的法国交战,双方都是风帆战舰。甚至于直到鸦片战争那会儿,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四十多年的英国,其战列舰仍然是风帆战舰。

还有一点,世界主要强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要远远落后于大部分人印象中的节点。美国是在鸦片战争前后(19世纪40S)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法国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19世纪60S)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德国是在中法战争(19世纪80S)前后完成工业革命的,沙俄直到一战爆发,才勉强算是个工业国。

而在他们完成工业革命之前,并不妨碍他们争霸世界。

综上,工业革命与“国强”、“民富”并不是“因果关系”。换句话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西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只是锦上添花,而绝非决定性因素。也可以这么说,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人家就已经很“强大”了。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强大”呢?

答案很简单——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抢得足够多。举几个例子。

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至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仅贵金属一项,西班牙就从美洲获得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数据来源为该书第147页],取白银/黄金为10:1,换算成明朝的“两”即为5.5亿两。

在17世纪,俄国政府的财政收入7%-30%来自于在西伯利亚抢掠的毛皮出口。

占领这些无政权或存在弱鸡政权的地区→杀人、抢钱、抢地盘、抢女人(像西班牙人就与印第安人杂交出了“拉丁裔”这个族群)→支持欧洲本土的高强度战争→频繁的战争又逼迫参战方提升武装水平。

英国人、荷兰人的殖民要更高端一些,不像俄国人、西班牙人那么残暴,他们更希望将殖民地作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通过贸易来谋取暴利。

以上,就是欧洲人强大的秘密。归根结底,还得是军队能打。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打不赢仗,什么都是白搭。

好啦,下面切入正题,看一看在不同阶段明清两朝的军队,在世界范围内处在怎样的层次上。这里,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印象,我尽可能多地举一些例子。

第一阶段,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至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即明朝中后期,绝对落后阶段。

这里的1500年,是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界定的,指西方开始全球大扩张的时间点。万历四十七年,则是萨尔浒之战爆发的年份。

先作个对比。

在这期间,俄国人陆续攻灭了蒙古人建立的金账汗国分裂出的四个国家,即大帐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前三者位于伏尔加河流域,后者位于乌拉尔山东侧,仅西伯利亚汗国就有三万户。现在的史料通常统称他们为鞑靼人,即突厥化蒙古人。

而同时期,明朝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处在绝对劣势地位,这里就用嘉靖朝俺答汗的入侵举例,刚好,俺答汗也控制着蒙古右翼(今内蒙古中西部)的三个万户,即土默特、永谢布和鄂尔多斯。

二十二年春,俺答屡入塞。秋八月,犯延绥,总兵官吴瑛等击败之。二十三年春正月丙寅,俺答犯黄崖口。二月戊寅,犯大水谷。三月癸丑,犯龙门所。秋七月,俺答犯大同,总兵官周尚文战于黑山,败之。甲戌,小王子入万全右卫。戊寅,掠蔚州,至于完县。京师戒严。二十四年八月庚戌,俺答犯松子岭,杀守备张文瀚。是月,犯大同,参将张凤、指挥刘钦等战死。二十五年六月甲辰,俺答犯宣府,千户汪洪战死。秋七月,俺答犯延安、庆阳。九月,俺答犯宁夏。冬十月丁亥,犯清平堡,游击高极战死。二十七年八月丁巳,俺答犯大同,指挥顾相等战死,周尚文追败之于次野口。九月壬午,犯宣府,深入永宁、怀来、隆庆,守备鲁承恩等战死。二十八年春二月壬子,俺答犯宣府,指挥董昜等败没,遂东犯永宁,关南大震。乙卯,周尚文败俺答于曹家庄。丙辰,宣府总兵官赵国忠又败之于大滹沱。二十九年夏六月丁巳,俺答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副总兵林椿战死。丁丑,俺答大举入寇,攻古北口,蓟镇兵溃。戊寅,掠通州,驻白河,分掠畿甸州县,京师戒严。召大同总兵官仇鸾及河南、山东兵入援。壬午,薄都城。仇鸾为平虏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巡抚保定都御史杨守谦提督军务,左谕德赵贞吉宣谕诸军。癸未,始御奉天殿,戒敕群臣。甲申,寇退。逮守通州都御史王仪。丙戌,京师解严。杖赵贞吉,谪外任。丁亥,仇鸾败绩于白羊口。兵部尚书丁汝夔、巡抚侍郎杨守谦有罪,弃市。三十一年春正月壬辰,俺答犯大同。甲午,入弘赐堡。二月辛酉,俺答犯怀仁川,指挥佥事王恭战死。八月己卯,俺答犯大同,分掠朔、应、山阴、马邑。九月乙酉,犯山西三关。壬辰,犯宁夏。三十二年春正月,俺答犯宣府,参将史略战死。秋七月戊午,俺答大举入寇,犯灵丘、广昌。乙丑,河套诸部犯延绥。己巳,俺答犯浮图峪,游击陈凤、朱玉御之。庚午,河南贼师尚诏陷归德及柘城、鹿邑。八月丙子,小王子犯赤城。三十三年春九月丁卯,俺答犯古北口,总督杨博御却之。三十四年春二月,俺答犯蓟镇,参将赵倾葵等战死。夏四月戊子,俺答犯宣府,参将李光启被执,不屈死。九月丙午,俺答犯大同、宣府。戊午,犯怀来,京师戒严。

好啦,就取这么多吧。可以这么说,嘉靖执政后期的二十多年,西起宁夏、东至北京这片地方,就像是蒙古人的仓库,每年蒙古人都要来领取人口、牲口、钱,这种传统自俺答汗开始,之后还有图门汗(明朝称“土蛮”)、林丹汗、皇太极。更可怕的是,此时在明朝的东南沿海,倭寇也在抢。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不管是东欧草原的鞑靼骑兵,还是东方草原的蒙古骑兵,都是冷兵器骑兵。面对这种装备水平的军队,沙俄能够凭借火器优势取胜,明朝却是束手无策。

当然,在这一阶段内,明朝还有几支战斗力强的军队,像戚继光的戚家军、李成梁的辽东军,两者分别在东南沿海和朝鲜击败了倭寇。但是,这两支军队更像是“私军”,也就是针对某敌对势力的特点,特别训练出的职业化军队。而当时大部分的明军,并没有这种战斗力。

明朝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军队战斗力,很大原因是因为统治架构已经烂到了根上。像嘉靖,这个自私、腹黑、窝囊、无耻的皇帝,长时间任由治下子民被蒙古人杀戮、掳掠,却不闻不问,不战不和,只顾自己的“修道升仙”,呸!

即便是辽东军和戚家军,面对蒙古人的骑兵和后金的重甲、盾车时,优势也不明显。关于这一点,黄一功教授的论文中写得很明白。

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三月,明军在萨尔浒一战几乎全军覆没。在此役中,明兵的披甲乃由藤、皮革或荒铁所制,朝鲜援兵则披纸甲,其胄以柳条为之,而金兵几乎人人皆披精铁制成的铠甲,除蔽胸、背之外,亦保护臂、手和头部,甚至马匹亦披甲,由于其甲胄极其坚致,故除非用强弓,百步之外均无法贯穿。金兵在野战时以重铠铁骑冲锋,其势锐不可当,使对手往往“矢不及连发,炮不及再藏”,而明军的两万件大小火器亦因此转为敌有。明军当时所惯用的火器乃以大将军炮最大,现存万历二十年杭州制造的“天字壹百叁拾伍号大将军”和“仁字五号大将军”铁炮,全长分别为143厘米和145厘米,口径11.3厘米和105厘米,炮身头尾的厚度相同,但加铸有九道宽箍,以强固管身,并分别设计有可调整仰角的炮耳以及可方便搬运的铁环,每炮重约三百多公斤,通常以一辆牛车运载。 然而,这些传统火器因缺乏准确度,且材质不佳、装填费时,故往往无法有效抵御金军的强攻。

而此时的西方军队是什么状态呢?

这里我用1588年(万历十六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举个例子。

整个舰队共有舰船130艘,装备各型火炮2431门,其中包括重型长身管加农炮(即袁崇焕在宁远用的“红夷大炮”)1100门,而在当时,明军没有装备一门类似的火炮。

综上,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是相对于西方军队、还是北方蒙古、还是东北的后金,明朝的军力处在绝对劣势状态。

第二阶段,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至1673年(康熙十二年),因高强度、高频次的战争,各方军队的装备水平、战斗力迅速提升,局部地区出现了达到世界同期水平的军队,但整体仍然落后。

1673年,即三藩之乱爆发的年份。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爆发,明清战争的第一阶段正式开始,即抚顺、清河、萨尔浒、开原、辽阳、沈阳、广宁、辽南诸堡等战役中,明朝处在绝对劣势,累计损失兵员十万有余,火器两万多件,盔甲近十万副,战况我们直接来看徐光启的奏折。

据朝鲜报称奴寨北门。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向亦闻其铁工所居。延袤数里。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故鲜营对垒。被奴步兵骤进。将拒马木登时撤去。鲜兵非无铳箭。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我兵盔甲。无如略彷赫连氏之制而即于军中制造既皆荒铁。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贼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谁能抵敌。此外臣不敢一一烦称。只举甲冑一节、可以类推。况又与之大小火器二万乎、大抵此酋励志四十年、尊礼谋士、厚养健卒、博咨密议、简练训齐、其制器选士、政教服习、不合于法者鲜矣、所恃者我之地大人众、欲索巧工、欲购美材、欲求精坚犀利、胜奴一倍再倍。(《皇明经世文编》辽左阽危巳甚疏)

这一系列战争后,努尔哈赤对后金军进行了整编,以三丁抽一甲的比例,成立了两万人的八旗常备兵;从投降的明军中挑选三千余人,组成了专业的火器部队。

这2.3万人的装备基本上是原明朝辽东军的。盔甲是铁甲(徐光启称之为“明光重铠”,朝鲜人称之为“水银甲”)和棉甲(就是满身铜钉那种);火器是明朝的大小将军炮、三眼铳等。前面说过,这种装备水平还是落后于时代的。

明朝古画《出警入跸图》,右上角为铁甲,桥上为棉甲

明朝这边,则开始走更高端的路线——进口。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陆续从南方解运西方原装长身管加农炮,即“红夷大炮”42门。之后,明朝又开始仿制这种火炮。

同时,明朝先后训练了三支精兵,即袁崇焕的“关宁军”、祖大寿收拢李成梁残部组建的“祖氏家丁军”和袁可立、毛文龙组建的“东江、登莱军”,以上军队,全部在明朝辽东军区范围内,可以称之为“新辽东军”,总数在五万人左右。

武器装备水平的提升和新军的组建,很快有了效果,在“宁远之战”和“第一次锦州之战”中,明军分别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军。

在这期间,徐光启、孙元化还在登莱试点组建西式新军。这支新军聘请葡萄牙人为教官,共练了约两个营,一个守城,一个野战。每营(相当于同期西方的“团”)有4000人,其中战斗部队2000人,后勤人员2000人;配红衣炮16门、中炮80门、鹰铳100门、鸟抢1200杆。

这支军队的装备水平相当高,超过了同期西方常备兵的装备水平。1630年,沙俄试验性质地组建了两个团。每个团有1776人,包括176名军官、960名火枪手和640名长矛手。每个团通常搭配一个炮兵连,只有轻炮12门。

不幸的是,孙元化为这支军队选择的统帅为孔有德和耿仲明。

在对明战争吃瘪后,皇太极也开始提升后金的火器装备水平,一是自制火炮,二是拉人。前者我就不说了,主要说说后者。

祖大寿第一次在大凌河投降时,送给后金军1.1万名士兵(包括祖大寿的直领家丁军队和部分关宁军)和城内所有火器;孔有德、耿仲明降清后,送去了西式新军约5000人和其半数火器(包括至少12门红衣大炮);尚可喜投降后,又给后金军送去了约5000名士兵(东江军)和数量不菲的新式火器(包括4门红衣大炮);孔、尚、耿投降后,充当带路党,攻灭了明东江镇(即毛文龙的地盘,当时有皮岛、大小长山岛、广鹿岛、辽南沿海地区),又缴获了数量不菲的火器(包括20门红衣大炮)。

综上,明朝练的几支新军,基本都给后金打工了。而且明朝在天启年间进口的、送到辽东的火炮,也都成为后金军的装备了。到皇太极执政后期,后金军组成如下。

八旗满洲有318.5个牛录,八旗汉军有159.5个牛录,八旗蒙古有119.5个牛录。皇太极时期规定,每牛录额定200人,抽调60人(相当于三抽一)进入八旗常备兵。这样,八旗满洲常备兵为1.91万人,八旗汉军常备兵为0.96万人,八旗蒙古常备兵为0.72万人,合计3.6万人,平均每旗0.45万人。

孔、尚、耿、沈(即沈志祥)的军队被编为两支独立作战部队,即天祐军和天助军,共有0.9万人。

以上军队,八旗满洲、蒙古以重装步兵和骑兵为主,八旗汉军和孔、尚、耿、沈的军队以火器部队为主。

这样的装备水平,总体而言还算及格。如果战场在草原、戈壁,清军相对于西方军队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是小范围结阵对射,清军普通军队(不包括专业的火器部队)依然不是对手,顺治朝的乌扎拉村之战就是个案例。

此战,清军出动驻防宁古塔八旗兵600人,东北当地部族壮丁920人。全军携火炮六门,多管火门枪(即三眼铳)30支,陶土雷(以陶土为容器的爆破筒)12个。攻打俄军盘踞的乌扎拉村寨堡。城内俄军有二百余人,每人配火绳枪一杆,全军火炮三门。

结果是清军阵亡一百余人,当地壮丁战死五百余人,而俄军仅阵亡十人。

此战失利后,顺治帝两次从朝鲜调遣火枪手,并给宁古塔驻军配发了50门火炮和100杆火绳枪,在之后的松花江口之战、尚黑鸟坚之战、呼玛尔堡之战、混同江之战、古法坛之战中多次重创俄军,累计击毙俄军1500余人,将俄军驱逐出黑龙江。

但是,这种“加装备”只是局部加强,并未在全国清军中普及。可以说,此时的八旗常备兵与俄军对垒,是不占优势的。

此外,在这期间内,东亚范围内还有几支地方势力开始崛起,其装备水平也不亚于八旗兵。

一是三藩,即上文所说的孔、尚、耿的军队和吴三桂。本来他们的火器装备水平就很高,入关后在平定南方的过程中,清廷又将八旗所属的大部分火器拨付给他们,这样,他们的整体武装水平事实上要高于当时的八旗兵。

二是台湾郑氏。从郑芝龙时代开始,郑氏军队就长期与荷兰人打交道,郑芝龙多次率军击败荷兰船队,缴获了数量不菲的火器。史载,郑军的炮船每艘装备:

“三、四千斤之红衣大炮一门(置于船头),熕[ 注:熕指重型长身管加农炮,类似红衣炮,置于船两侧。]二十余门,(子母)铳一二百门不等”[ 《清史编年》第二卷(康熙朝)上,457页。]。

这种船在同期世界范围内不算大,可以归类为“30炮舰”,同期英国已经有“100炮舰”了。但是,船上的火炮并不落后,在当时的东亚范围内可谓是首屈一指。

三是西北的准噶尔。准噶尔长期与中亚的哈萨克作战,而哈萨克的火器多来自西边的奥斯曼土耳其和南边的莫卧儿帝国,这两大帝国是当时的亚洲三大火药帝国之二,火器水平很高。所以,在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执政时期,准噶尔也练出了一支火器骑兵部队。

第三阶段,1673年(康熙十二年)至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清朝陆军进入世界陆军强国之列。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签订“巴黎条约”;在之前的1760年,乾隆朝平定准部、回部之役结束,清帝国版图达到巅峰。

在这一阶段内,清朝先后四次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改革,全部是围绕提升火器装备水平进行的。

一是三藩之乱期间,康熙帝令传教士南怀仁设计、监工,制造新式火炮;引进西式鸟枪,大量装备北方绿旗兵。

二是平定三藩之乱结束后(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令八旗汉军全员火器化,三分之一为重炮兵,三分之二为鸟枪兵。

三是乌兰布通之战后(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令八旗满洲、蒙古每佐领抽调人员,习练鸟枪,在满蒙骑兵中进一步推广火器。

四是雍正朝期间,雍正帝在南方绿旗兵中普及鸟枪。

康熙三十四年,京师八旗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可以看出此时清军的火器装备情况和战法。

于是列八旗官兵枪炮为三队。第一队、以汉军火器营鸟枪步军居中、炮位排列左右、满洲火器营鸟枪马军、列于炮位两头。第二队、以前锋兵居中、八旗护军、续列两头。第三队、排列八旗护军。两翼则设立应援兵。上率皇太子、诸皇子、俱擐甲。前张黄盖。内大臣、近御侍卫、大学士、及兵部诸大臣、俱擐甲扈从。继以豹尾枪侍卫随行。枪后建两大纛。上三旗侍卫、俱擐甲整肃。上遍阅八旗兵阵、及火器营军容毕。中立于马军之前。鸣角三击鼓。步军举鹿角大炮。众兵齐进。鸣金而止。齐发枪炮一次。如此九进。至十次。连发大炮。火器营马步军、循环连发鸟枪毕、各开鹿角为门。后二队马兵、逐队出。列齐。鸣角。大呼而进复鸣角收军。立于本阵。结队徐旋。行伍甚整。其殿军拥后而立。《清圣祖实录》

简单做个示意图。

其实这就是同期西方的线列阵,只不过八旗兵的骑兵占比要更高一些。

到了雍正朝西北用兵时,清军一度更为极端,清军西路军统帅岳钟琪率主力军队(主要是绿旗兵)屯扎,下令清军:

(除)弓箭、鸟枪外,止各带木棍一根,大刀长戟等械全无预备。《清世宗实录》

这就是说,此时的清军甚至不预备冷兵器和骑兵了,全员以远程兵器为主。

甚至于,征调蒙古各部落的军队参战时(其实就是牧民),康熙也可以给他们每人配发鸟枪。

(征调)黑龙江兵五百名并打牲索伦打虎儿兵五百名、三处喀喇沁兵一千名,每人各带长枪、鸟枪。《清圣祖实录》

经过以上改革,清朝陆军的战斗力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同期清军在乌兰布通会战、昭莫多之战、驱准保藏之战这些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中,多次击败准噶尔;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也打得沙俄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很多人在造谣,说雅克萨之战打得多么丢人,这里,我简单列列此战双方的装备情况。

此战,清军出动三千人,包括瑷珲驻防八旗兵一千五百人,达斡尔兵五百人,京师八旗兵六百人,藤牌兵四百人。配备火绳枪一百杆,火炮情况如下:

说得明白点,就是11磅(指炮弹重量)野战重炮8门,1磅野战轻炮32门,子母铳(即明朝的“弗朗机”)200门。

而城内俄军的八百多名俄国人装备了火绳枪二百余杆,炮三门。

清军的炮比对方的枪都多,请问,这一仗如何能打输了呢?

俄国史料记载:“在最初的几天里,俄国人伤亡一百多人。大炮轰垮了塔楼和城堡,从营地射出的火箭烧毁了教堂、钟楼、店铺和粮食仓库。”[ 【俄】А.П.瓦西里耶夫著,《外贝加尔的哥萨克(史纲)》第一卷,254页。]

至于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清军围而不攻,并非战斗力因素,而是政治因素,这一点我在知乎盐选专栏(《北境之争-清帝国的大扩张时代》)中详细说明过。

也正是因为清军的强大战力,在这段时间内,清军陆续实控了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呼伦贝尔草原、外蒙古、乌梁海、青海、西藏、南北疆和七河地区,总面积接近900万平方公里。

第四阶段,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军再次落后于时代。

简单说说几点原因。

一是西方的进步。七年战争和随后的拿破仑战争中,西方军队的装备水平、战法再次大幅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康熙朝时,东、西方的12磅重炮重量差不多,都在1.5吨至2吨之间。而在七年战争期间,西方已经将这种炮的重量降到了0.8吨,并实现了口径标准化。这意味着,同样的人力、物力,人家可以向战场投送两门火炮,火力密度高一倍。

二是清朝的方向性错误。

上文说过,雍正朝清军的装备水平,达到了有清以来的最高峰。不要说八旗兵和北方绿旗兵,就连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的南方绿旗兵,也有一半装备了鸟枪。但就是这种火器水平的军队,仍然在西北大败。阔舍图、博克托岭、和通泊三战,清军累计减员近两万人。换句话说,火器水平高于对手,仍然打不赢仗。

加之,清朝中后期的战场极为偏远,荒漠中的回部坚城,横断大山中的金川碉堡,缅甸的热带雨林,需要翻越喜马拉雅山的尼泊尔等。

以上情况,导致清朝将建军中心放到了兵力投送能力、兵源身体素质方面,甚至发明了“九节十成炮”这种超特种炮,即炮管分为九段,在大山中行进时士兵们各自背负一段,到了打仗的时候再组装成炮。

而这些建军方向,都与当时的世界主流背道而驰,标准化、统一化、轻量化的燧发枪和加农炮,才是正道。

三是胜利的惯性。

之前,我在“《台案汇录》 台案汇录戊集 附录”中,看到过一段史料,感触颇深。这段史料,是咸丰朝统计的正蓝旗汉军出演、不出演炮位数目清单。

1、神威无敌铜炮一位,重二千二百斤;神威无敌铜炮一位,重一千八百觔;以上炮二位,每届九年出演一位。2、台湾铜炮一位,重一千八百斤;每届六年出演一次。金龙铜炮一位,重二百八十斤;每届六年出演一次。3、神功铜炮四位,各重一千斤;每年赴芦沟桥出演一位。4、制胜铜炮六位,各重五百斤;每年赴芦沟桥出演二位。5、九节十成铜炮一位,重七百九十六斤;九节十成铜炮一位,重七百九十二斤;九节十成铜炮一位,重七百九十斤;以上九节十成炮三位,每届四年赴芦沟桥出演一位。6、神威铜炮二十位,各重四百斤;每年赴芦沟桥出演四位,六营两旗及仰山洼出演十位。7、铁心铜炮十位,各重一百一十斤;每年赴芦沟桥出演二位,每演守御阵出演十位。8、行营铁信炮四位,各重六十斤。以上共出演局存炮五十一位。1、武城永固铜炮一位,重六千六百三十斤;武城永固铜炮二位,各重四千四百六十斤;武城永固铜炮三位,各重三千六百五十斤;大台湾铜炮一位,重四千斤;红衣铁炮一位,重三千七百斤;红衣铁炮二位,各重三千斤。以上局存炮十位,久未出演。2、崇文门城楼存神功铜炮二位,各重一千斤;浑铜炮一位,重一千二百斤;台湾铜炮一位,重一千二百斤;台湾铜炮一位,重七百五十斤;德胜铜炮一位,重三百六十斤;木厢铜炮一位,重一千斤。以上城存炮七位,每届四年出演一次。3、神机、神枢铁炮一百零八位,各重一、二百斤不等;内有炮二位,于咸丰元年三月内前往湖南防堵,每届三年赴芦沟桥出演铅丸十四位,每年秋季出锈二十七位。以上共出演城存炮一百十三位。1、铁心铜炮二位,并无斤重;红衣铁炮二位,并无斤重;法攻铁炮二位,并无斤重;浑铜炮一位,重二千二百斤(烘门冲大报废在案);木厢铜炮一位,重一千斤(烘门震落报废在案)。以上城存炮八位,久未出演。2、永定门城楼存小台湾铜炮二位,各重三百六十斤;小台湾铜炮一位,重三百斤;小台湾铜炮二位,各重二百五十斤。以上炮五位,膛小口侈,间一年预备兵部考验,水师营员二位、四位不等,不演铅丸。1、神机、神枢铁炮一百零八位,各重一、二百斤不等;每年秋季出锈二十七位,每届三年赴芦沟桥出演铅丸十三位。以上出演炮二百七十七位,久不出演炮十八位,通计铜铁炮共二百九十五位。

以上形形色色的火炮中,神威无敌炮、金龙炮、神龙炮、制胜炮、木厢铜炮、德胜铜炮、铁心铜炮、武成永固炮、红衣炮均为康熙朝铸造;浑铜炮为康熙朝缴获自吴三桂军队;台湾炮为康熙朝缴获自台湾郑氏。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些炮90%是在康熙朝制成或缴获的, 而咸丰朝距康熙朝已经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了。

其实这则史料只是个缩影。嘉庆一朝,清朝累计新造大小火炮55门……道光朝,神威将军炮的样式仍然沿用康熙朝南怀仁的模板……

也就是说,因为康乾两朝的胜利,让之后的继任者们认为,只要保持住祖宗的军力,就可以守住这片江山,而这显然是错误的。

先这些吧。

好久没在头条更新了,是因为这一年多与知乎盐选合作,出了三个单篇、一个系列性专栏(《北境之争——清帝国的大扩张时代》),并与出版社合作,写了一本书稿,目前正在审核中,有点儿忙活。接下来,小编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哈,感谢支持。

0 阅读:5

侍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