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分之0.1到万分之20,是资本家不守法,还是劳动者觉醒

安安小小姐姐 2024-06-22 16:57:14

看过一个来自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结论,说"近年来,中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有数据支持这个结论吗?

我们从国家数据收录的历年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量和劳动人口数据中得到了支持这个结论的答案。

数据显示,1991年,全国仅有7633件劳动争议案件,到2022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473145件。

30年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了192倍。

这是不考虑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下的数值,如果考虑到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则每万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从万分之0.12上升到万分之20.08,增幅也在150倍以上。

有学者认为,劳动争议数量的上升,与社会经济转型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这可以理解为:随着人均GDP的提升,人均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也在上升。这种相关性,可以通过一张图表得到验证,改日再述。

这一篇的重点,是提取历年来,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观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事,导致人均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显著上升。

在图表中,我们引入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另一个是每万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

从分布看,这两者的变化情况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个指标来解读。

从时间线来看,在2008年、2019年和2022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相对于前一年,均有明显的上升。

众所周知,2008年,属于经济下行期,所以这一年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上升,与经济下行的企业表现(裁员、降薪、停止招聘等)有明显的关系。

多项经济数据显示,2019年正是全国经济欣欣向荣、方兴未艾之时,这一年的劳动争议,也有明显的增长。

之后的2022年度,也出现过一定程度的经济下行。

在作者看来,2019年的劳动争议数量急剧上升,可能与劳务派遣这项制度有关。

2020年度修订的《职业分类大典》,将劳务派遣管理员这个职业,作为正式的职业纳入分类统计。

在作者的印象中,也正是在2018-2019年左右,珠三角的企业,开始较大规模使用劳务派遣工,而不是使用正式劳动合同工。

1 阅读:591
评论列表
  • 2024-06-22 19:25

    与用人单位普遍的不要脸程度成正比,通常这种不要脸是不合法的,但用人方总是能够很专业的让整件事似乎合理[笑着哭]

    野生的家猫 回复:
    比如给你月结工资的同时还灵活就业[笑着哭]
  • 2024-06-23 12:33

    大胆估计,百分之90的纠纷没有经过法院[得瑟]

  • 2024-06-27 09:14

    真正的总工会…美

  • 应该是曝光的途径有了漏洞,让一些不该露头的事件抖了出来,多少也得走个流程。

  • 2024-06-24 08:08

    “一个是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另一个是每万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这是一个指标吧?为什么不换一个“工业gdp增长率”指标,或是“出口贸易额”指标呢,或是“工人人均收入”……

安安小小姐姐

简介: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各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