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秦说汉(459)清朝十一个皇帝谁的政绩最耀眼?为何乾康盛世之后,是道咸衰世?
清朝自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称“汗”之后,有崇德帝皇太极、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历、嘉庆帝颙琰、道光帝旻宁、咸丰帝奕詝、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宣统帝溥仪,共十一位皇帝,统治了中华大地近300年。崇德帝皇太极建立“大清”,顺治帝福临迁都北京,康熙帝玄烨开启了“康乾盛世”,雍正帝胤禛加强中央集权,使清朝统治更加稳定。但是,乾隆帝弘历虽然继续了“康乾盛世”,却也开启了“道咸衰世”。
第一代清太祖天命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称汗10年
公元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25岁开始,依靠先祖之十三副甲胄起兵,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努尔哈赤最大的政绩是赢得萨尔浒战役后,迁都于盛京(今沈阳),并率军席卷辽东,攻下明朝所属七十余城,建立辽东割据政权,创立八旗兵制度,奠定了大清王朝基业。
第二代清太宗崇德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1626年—1647年),称汗10年,称帝7年
公元1592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出生了,他自幼聪明、善骑射,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34岁时,努尔哈赤因身患毒疽病亡,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年号天聪。很快征服了后方的朝鲜与漠南蒙古,在解除后顾之忧的同时又采纳明朝降官的建议,实行满汉一体化管理,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志在入关。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国号“大清”,年号崇德。皇太极指挥清军在松锦大战中大败明朝之关外精锐,明将洪承畴被俘后投降,为清兵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第三代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公元1638年,福临生于盛京(今沈阳),是皇太极第九个儿子,生母是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6岁时,福临登基,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摄政,年号顺治。同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13岁时,多尔衮“意外”死亡,福临提前亲政,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重用洪承畴等汉人继续招抚明朝官员,使国家局势逐渐稳定。同时实行屯田垦荒政策发展农业,惩治贪官污吏提升官僚机构的办事能力。
第四代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61年—1722年),在位61年
公元1654年,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玄烨8岁登基,年号康熙;14岁亲政,扳倒权臣鳌拜;17岁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28岁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打败沙俄入侵、三征噶尔丹、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同时又修治漕运、轻徭薄赋、改革丁税,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
第五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722年—1735年),在位13年
公元1678年,胤禛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是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胤禛心机很深、懂得韬光养晦,因此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继承了康熙的帝位,年号雍正。胤禛推行密折制度,有效推动各级官员相互监督;并设立军机处,加强了权力集中;胤禛为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重演,还制定了秘密立储制度;为避免朝臣拉帮结派,严禁党争。
第六代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35年—1795年),在位60年,实际执政63年
公元1711年,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但也有私生子一说。弘历是清世宗雍正帝的第四个儿子,正史记载其生母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自幼得到康熙帝的喜爱,12岁被清世宗雍正帝秘密立为皇储,25岁登基,年号乾隆。乾隆帝在位64年,是手握权力最久的君王,还修了四库全书,将“康乾盛世”推向高潮,但也同时僵化了专制体制,让社会缺乏创造性与主动性。同时,乾隆帝掀起的文字狱让中国文化传承遭受了重大灾难。还有六次下江南游山玩水、重用贪官和珅,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埋下了“道咸衰世”的种子。
第七代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公元1760年,颙琰出生,原名永琰。生母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3岁被密储为太子,35岁受禅登基,年号嘉庆。不过称帝之后三年皇帝实权仍在太上皇乾隆手里。39岁时,乾隆驾崩后正式亲政。但他接手的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于是喊出“咸与维亲”的口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广开言路,祛邪扶正。但这时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兴起,闭关锁国的清朝已经由盛而衰。外有鸦片流入,内有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
第八代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820年—1850年),在位30年
公元1782年,旻宁出生于紫禁城撷芳殿,是嘉庆帝的第二个儿子,生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38岁继位,年号道光。1839年,黄爵滋奏请“将内地吸食鸦片者俱罪死”,于是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发生了虎门销烟运动,英舰封锁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次年逼迫道光帝签订包括了割让香港的《南京条约》。
第九代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𬣞(1850年—1861年),在位11年
公元1831年,奕詝生于北京圆明园湛静斋,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生母中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19岁继位,年号咸丰。虽然咸丰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重用汉官曾国藩等人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但这时的太清帝国内忧外患,在外敌的打击之下,不得不签订了一条又一条的卖国条约,而咸丰帝在位期间,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只有发展现代科技的“洋务运动”了。另外,他还娶了一个叶赫那拉氏的女人,为清朝的衰败添了一把火。
第十代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61年—1874年),在位13年
公元1856年,载淳出生于储秀宫,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也是慈禧皇太后的亲生儿子。6岁时即位,拟定年号“祺祥”,尊嫡母钮祜禄氏和生母叶赫那拉氏为皇太后。后来,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䜣等人发动辛酉政变,将原顾命八大臣全部拿下,改年号改为“同治”,开始垂帘听政,成立总理衙门、设立同文馆、办新式学校、派人出洋、办厂开矿、修筑铁路等,实行洋为中用。同治实际上成了傀儡皇帝,于是流连于烟花之巷,以致患了花柳病而无后。
第十一代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4年—1908年),在位34年
公元1871年,载湉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与慈禧太后之胞妹叶赫那拉·婉贞之子。载湉18岁亲政,年号光绪。光绪帝在位的时间虽然也不算短,但也同样自己说了不算。期间发生了甲午战争、庚子国变等,整个清朝被搞得乱七八糟。虽然光绪也搞了个“戊戌变法”但整个过程只维持了103天,自己也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光绪帝最大的政绩应该是怀疑统治人民的“祖宗之法”,所以他支持的“百日维新”虽败犹荣。
第十二代清废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8年—1912年),在位3年,后曾复辟
公元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刘佳氏之孙,摄政王载沣与嫡福晋苏完瓜尔佳·幼兰之子。溥仪3岁登基,改元“宣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裕隆太后接受中国民国临时政府关于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次年颁布了退位诏书。1917年,张勋复辟,溥仪第二次登基,但不到一个月就被北洋政府段祺瑞的军队赶下了台。1924年,又被冯玉祥驱逐出宫。1932年到1934年间,溥仪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东北当了2年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宣统帝的一生随波逐流,无所作为,所以也谈不上政绩。
结语
清朝从乾隆帝弘历晚期开始,贪污腐败之风盛行,社会生产力由盛而衰。嘉庆帝颙琰时期,西方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而清朝还在闭关锁国,外有鸦片侵入,内有农民起义。到了道光帝旻宁时期,在鸦片战争中落败,不得不接受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帝奕詝虽然开始了洋务运动,但又出现了一个卖国女强人慈禧太后。到了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宣统帝溥仪时期,天下大事都由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屈膝投降的老太婆慈禧太后说了算,所以晚清几代皇帝就更谈不上政绩了。
2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