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专栏:哪有什么西班牙式的意大利?意大利只是他们自己啊

英仙的体育 2024-06-19 18:21:26

很多人大概都对意大利本场的表现不是很满意,但我要为意大利说说话。

意大利这个阵容开局丢两个后防绝对主力和绝对未来领袖,阿切尔比和斯卡尔维尼,对他们的战力影响极大——这是个基础建设的问题,目前这个后卫线阵容虽然人数够,但真实实力是很有限的。

而本场比赛的四后卫打法,别的不说,至少对这支球队相当一部分人的俱乐部战术来说是不兼容的,尤其是国际米兰的几个人,都是这支球队的肱骨。所以这对斯帕莱蒂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情况。

而今天比赛里,实际上意大利表现怎么样呢?

除了开场的闪电丢球之外,上半场我觉着意大利起码可以打9分。他们证明了自己在体能旺盛的时候可以打出惊人的压迫力和比赛强度,一度压得阿尔巴尼亚毫无尊严的只能囤积在自己的禁区前10米左右的位置,再往前就怎么也上不去了。

在这个半场里,迪马尔科的失误咱就不多说了吧,野球也不带这么扔的。但后面他好歹也是调整了过来。剩下的我几乎全是表扬——

从后防中坚巴斯托尼开始,他扮演了一个真正的领袖——在比赛里,虽然和布罗亚等人的缠斗非常费力,但我们还是看出了某些只有“意大利后卫”才会表现出来的特质,谨慎,冷静而又充满了肾上腺素。

在巴斯托尼身前,自右至左是一字排开的迪洛伦佐,若日尼奥,巴雷拉,有时候卡拉菲奥里也会加入这个序列,成为一个类似左边中场的角色。首次参加大赛的博洛尼亚人不怯场,也没犯什么大错(对布罗亚的黄牌确实有点小鲁莽了,但不影响大局)。

再往前,就是基耶萨和迪马尔科充分拉开两翼,斯卡马卡这个站桩中锋庇护下得到充分机会的佩莱格里尼和弗拉泰西——你想想这个场景就知道,意大利在上半场是差不多投入了5个人在前场的,而且坚持强压了对手整整60分钟!

所以怎么评价?我觉着这是比德国队的334更加激进的145站位啊朋友们。而意大利的球员平均水平而言,这更是需要多少额外的勇气、信任和体能的付出才能达到的呢?

至于最后30多分钟的“失焦”,我认为原因也是不难找的。一方面斯帕莱蒂需要充分保护基耶萨、巴雷拉、斯卡马卡等绝对核心球员(说实话,其他人的组合我估计是打不出这种压迫感的),而另一方面,他内心也是矛盾的,他也并不想比赛如此“无聊”——所以总归要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等到几个人体能和状态已明显下降到“不得不换”的时候,才发起换人。

结果我们也知道了,从坎比亚索出场开始(77分钟),意大利原本的战术意图已经很难贯彻了,到了达尔米安出场的时候(83分钟),意大利的局势已经基本上属于连滚带爬了。

总之最后时刻马纳伊的射门划过远角,也真是让人汗毛倒竖的一个瞬间。谢天谢地谢人了。

我常常用“意大利式”来指代某些特定足球场景里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

领先时候使劲耗时间;对抗时每球必争,犹如斗犬;理性之上的冷静,理性之下的热血完美融合;关键时刻哪怕再凶险,也不掉链子,即便是源自运气。

这几条特色,无论褒贬,我觉着今天比赛里还都是完美命中了。意大利就是这样的给人不同的特色——对面虽然是“”意大利二队”,在这方面确有明显的差距。

所以我想说,这支意大利的表现于我而言,是满意的。从历史角度来说也许更容易被理解——小组赛唯唯诺诺,淘汰赛重拳出击。在这样充满初哥的大赛阵容里、在卫冕冠军的心理压力和其实难副的真实实力对比下、在18年前曾留下无数情愫的德国土地上,能以这种开局完成比赛,还要啥自行车啊?

最后再加餐夸一下巴雷拉吧。作为这支意大利仅有的具备一定比赛影响力的核心球员(我觉着基耶萨的小身体已经不适合再被加码了,大家真的都很困难),他怎么头发这么少了?●)o(●才27啊。

如前述,在这届大赛里,我感觉意大利其实是属于最为盛名难副的一支“豪门”球队。而以这种方式开局起步,无论怎么说都是在死亡小组里拿到了重要的分数,我是真的很满意的。

1 阅读:878

英仙的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