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就是肾衰竭了吗?

长岳看健康 2024-06-20 16:04:41

医生,我肌酐高,是肾衰竭了吗?!

医生的答案是

不一定

01

什么是肌酐?

肌酐是人体肌肉组织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02

血肌酐的常识

▶血肌酐的正常范围

成年男性为53~106 μmol/L

成年女性为44~97 μmol/L

▶血肌酐升高的原因

生理性升高:

1. 体内失水,如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

2. 剧烈运动后肌肉分解也可能导致血肌酐一过性增高。

3. 短期摄入大量动物蛋白。

4.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会出现生理性下降,老年人可出现肌酐轻度升高(需结合老年人肌肉含量综合分析)。

5. 药物因素影响,临床常用的部分降压药和降糖药用药初期会导致肌酐升高,一般不超过基线30%,(具体用药详情请至医院进行专业评估)。

6. 不同医院正常值范围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检测肌酐,因此观察肌酐变化情况最好在同一家医院。

病理性升高:

1. 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可伴有纳差、少尿、浮肿、血压升高。

2. 服用某些损害肾脏的药物,严重的可能引起不可逆肾损伤。

3. 某些慢性疾病未规律治疗,可能累及肾脏。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03

有关肌酐常见问题

▶肌酐高=透析?

血肌酐高也并不代表一定需要终生透析替代治疗。对于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患者,有望脱离透析或者延缓病情进展,如果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无法脱离透析,那也不要过于紧张,目前医疗水平和医保体系对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及经济支持。

随着时代进展,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寿命不断得以延长,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透析方式多样化及便利化会惠及众多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

▶肌酐正常=肾功能正常?

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值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

因此发生肌酐升高时,首先“不要慌”也“不要不慌”,至医院行专科系统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肾虚=肌酐异常?

中医的肾脏功能:

“肾主水”,即肾能调节人的水液代谢情况;

“肾主纳气”,即肾能引导肺吸入的清气下沉人体;

“肾藏精”,中医认为精是人体的生命之本,“肾藏精”即肾能主管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

“肾主骨生髓”,即肾(精)能促进人体骨骼(包括牙齿)的生长修复,以及大脑的发育和血液的生成。

中医的“肾”具备的功能和现代医学的肾脏大不相同,它其实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的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睾丸、卵巢、子宫、下丘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多个器官及腺体的功能,是一个并不真正存在的多功能脏器组合。

因此当自觉“肾虚”的情况下,不能通过肌酐水平得到验证,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四诊合参共同诊断。

*切勿听信偏方/保健品传销等,造成不可逆性肾损伤,追悔莫及。

04

如何保护肾脏?

1) 适当运动,保持合适体重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 限制盐的摄入

4) 控制血糖/血压

5) 戒烟/避免酗酒

6) 谨慎用药

7) 减少熬夜

8) 定期检查,如果您有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测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发现早期肾损

有关肌酐的科普到这里结束了

祝愿各位不仅拥有充满常识的智慧大脑

还能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我们下期科普栏目再见啦

图片除标注外,由科室供稿,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 阅读:308

长岳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