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曾3次担任总长一职,却因为得罪了两个人,又两次被撤职

绿海看历史 2024-09-16 03:15:31

1930年,刘伯承刘帅结束了留学生活,从苏联启程返回国内,先是在上海从事了两年地下工作,随后受中共中央委派,前往中央苏区,担任中革军委委员,兼任红军总参谋长。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喝过“洋墨水”的刘帅很是器重,经常和他一起商议军政大事,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席和总理也基本都会采纳。

但好景不长,就在1933年,博古和李德来到了中央苏区,并在王明等人的支持下,强行夺取了红色阵营的最高指挥权,而毛主席则迅速被“边缘化”,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闲人”。博古和李德虽然上过军校,精通军事理论,可由于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形势缺乏了解,不懂得随机应变,竟要求红军放弃游击战术,转而和国民党军打阵地战。

红军本就势单力薄、装备落后,和国民党军正面对抗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仅仅三个月的功夫,我方便损失了数万官兵,中央苏区的实控面积也骤然锐减。彭老总为此大为恼火,当面狠狠批评了博古和李德,说他们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刘帅也对博古和李德的“瞎指挥”颇有微词,并扬言要将相关情况汇报给共产国际。

然而,博古和李德非但没有反思、悔过,反而为了维护自身权势,故意对彭老总和刘帅进行打击报复,罢免了两人的公职,并给予两人留党察看处分,直到1934年长征前夕,彭老总和刘帅方才恢复职务,前者继续领导红三军团,后者继续当总参谋长。

1935年中旬,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西康藏区会师,期间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野心膨胀,妄想对抗党中央,分裂革命队伍。毛主席为了维护团结,曾先后两次找张国焘谈话,请他顾全大局,服从党中央。但张国焘的态度十分强硬,始终拒绝退让,除此之外,他还在一方面军、四方面军拉帮结派,大搞“山头主义”,简直堪称无法无天。

刘帅对张国焘的所作所为很是反感,便说了两句批评张国焘的话,这可激怒了张国焘,于是他便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罢免了刘帅总参谋长的职务。毛主席从中察觉到了危险,索性便带着红一方面军先行北上,与红四方面军分道扬镳,以防张国焘铤而走险,举兵“乱来”。不过后来在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的双重谴责下,张国焘被迫收起野心,宣布重新接受中共中央的领导,并率部北上进入延安。

1936年初,刘帅第三次被任命为总参谋长,任期内他协助朱老总、彭老总策划了劳山战役、东征行动,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军,有力的巩固了延安苏区,保存了红色火种。同年,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闻讯后紧急派遣周总理率领一个代表团前往西安调停,最终促成国共冰释前嫌,再度达成合作。1937年,陕北红军被统一改编为八路军,下属115、120、129三个步兵师,刘帅被任命为129师师长,与师政委邓公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刘帅又出任中野司令员,他指挥麾下十余万大军从山西转战河南、安徽,接连数次大败国民党军,取得了一连串的胜果。1948年底,刘帅与陈老总、粟裕将军一起参与了淮海大战,以六十万人对战八十万国民党军,最终成功以少胜多,全歼了敌人,并俘虏国府名将杜聿明、黄维等人。1949年,刘帅挥师西进,在西南击破宋希濂部和胡宗南部,一举解放了四川、贵州等地。

建国后,刘帅主动放弃兵权,转而前往南京开办军校,为解放军培养高级指挥人才。1958年,刘帅意外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遭受了诸多批评和指责,最终不堪重压的他选择主动辞职,以求平息舆论、息事宁人。此后数十年间,刘帅始终处于赋闲状态,大部分时间只能蜗居家中,靠着读书、练书法打发时间。

70年代中期,动荡结束后,党中央本想重新启用刘帅,可刘帅此时已经病重,几乎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然无法胜任繁忙的一线工作。1982年,刘帅的身体状况再度恶化,他双目失明,下半身瘫痪,只能躺在床上静养、休息。1986年,刘帅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于当年10月溘然长逝,时年九十四岁。

1 阅读:193

绿海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