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突然不缺锂了?锂价走低的背后,是祖国在海外绘下的鸿图!

上如若水 2024-06-20 10:06:31

每经AI快讯,6月19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次下跌1500元/吨,均价报9.6万元/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南美盐湖提锂企业产量同比增长,叠加阿根廷多个项目的扩产,预计盐湖锂供应将保持增长趋势。二季度以来由于我国锂盐及锂矿进口量增加,国内锂盐产量持续增加,供应端压力增大,且需求转入淡季,锂价跌至10万元/吨以下。我们预计三季度锂需求有望转暖,下游厂商或为旺季补库,锂价下跌空间预计有限。

从此前的疯狂上涨,再到现如今的疯狂下跌,锂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经历一场过山车般的刺激。

2023年锂价最高时每吨60万元,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还是因为需求和供应上的矛盾是突然产生的。

此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没有井喷,每年电动汽车的产销量,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幅度,即便有增长规模也不是太大。

突然爆红的新能源车打了市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很快,反应过来的中国企业迅速开启全球找矿模式。

2019年,澳大利亚出口的锂辉石金额只有13亿澳元,到了2023年,这一出口额直接翻了十倍不止,数额来到了188亿澳元。全球锂矿产量,澳大利亚一个国家占到了46%,而帮它做到这一步的,是中国,若没有中国的投资,澳大利亚的锂矿石只能深埋地层。现在澳大利亚98%的锂出口至中国。

除此外,非洲锂矿,几乎被中资一扫而空,已知的有9座锂矿被中资或控股或包销,如赣锋拿下了马里Goulamina一半的股份,中矿资源控制了津巴布韦的Bikita,华友钴业接盘了津巴布韦的Arcadia,康隆达入股了马里Bougouni等。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想走向世界,必须靠物美价廉。

现在,全球95%的锰、73%的钴、70%的石墨、67%的锂、63%的镍都在中国精炼。

全球99%的阳极、82%的电解液、77%的阴极、74%的隔膜、66%的电池组件等都在中国制造。

不仅如此,中国还掌控着全球60%以上的锂矿和41%的钴矿开采,在五大洲都有中国的矿产企业。

这些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能够崛起的地基。就算别的国家掌握了我们同样的技术,没有我们这么完备的产业链,同样价位下,它也造不出和我们一样品质的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别人无法复制!

0 阅读:0

上如若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