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终其一生只是牛马。尽管社会一直在进步,对于穷人的偏见一直是存在的。
就像“啃老”,“躺平”的话题,一直出现在我们身边。
拿我自己来举个例子吧。
我跟朋友是一个村子的发小,同岁并且考上的是同一所大学。十几年来,我们俩的生活轨迹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大学毕业后我用两个月时间来考了驾照,而他选择继续在实习的单位工作。
回到家没几天,父母开始焦虑的不行。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学会了“啃老”这个名词。
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出去工作,在家里是非常不正常的。更何况,我的发小,父亲是村干部,可是人家都在外边工作。而我呢,家里并没有什么可以支撑我不工作的理由,这就是“啃老”。我于是马不停蹄,费劲巴拉的找到了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我想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让他们也开心一下。父母告诉我,发小已经回家了,并且家里给安排了相亲对象,也给买了房,估计过几个月就要结婚了。
“人家的孩子就是听话,刚毕业就相亲结婚,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结婚呢?”父亲的这句话在我脑海里久久的回荡。是的,对于像我这样除了大学学历,其他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毕业后就要立马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然后存钱,买房结婚,一直按部就班地走下去才不是啃老。
而对于像朋友那样,家里稍微有一点点背景的呢?他们的未来不用自己思考,只要按家里人的建议走下去,就是一个听话懂事,让人省心的好孩子,那些啃老的标签,也不会出现在他们身上。
对于那些更有钱人家的孩子呢?像那些我们熟知的富二代们,他们可能大学还没毕业,甚至在上高中的时候,关于以后的工作方向以及房子车子这些,早都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吧。
那些关于“啃老”,“躺平”这样的标签,也不会出现在他们身上吧。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反思: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穷人的偏见这么根深蒂固呢?
所谓的“啃老”,应该是对于有资本但是不去奋斗的二代们说的吧。就像我们这样,本来就一清二白的家庭,又有多少家底让我们去“啃”呢?
而我们,却偏偏是“啃老”的那批人。
这些来自社会上对于穷人的偏见是十分不科学的。有钱人的孩子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平”,却被美其名曰:寻找人生的方向。
可我们这些穷人呢?根本不敢有停下思考的时候,因为你是在“啃老”。或许我们这些穷人不该有人生的方向,毕竟,出生就是牛马,而不是在罗马。 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