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吴三桂有4条路可走,最简单的就是降清或降顺,其他两条路更复杂一些。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当时的情况和4条路线哪一条更好。
第一条路:降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攻陷北京后,吴三桂孤悬关宁地区,一面是女真人建立的满清政权,一面是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处于两面夹击状态。
关宁铁骑和满清八旗兵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当时吴三桂的第一反应是投降已经占领北京的大顺政权,毕竟自己没有和大顺结仇,而且大顺也是汉人政权,不会有人嘲笑他投降外族。
可是大顺军进北京后,对前朝官员的种种言行,以及对吴家的态度,让吴三桂最终改变了主意。
第二条路:降清。由于第一条路吴三桂觉得走不通,就只能派人去联系当时东北的清军最高统帅多尔衮,打算“借师助剿”,投降清朝。
清朝早就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之前时机不成熟,如今吴三桂关宁铁骑的投降,直接提供了机会。当大顺军和关宁铁骑两败俱伤之际,八旗精锐尽出,占了大便宜。
第三条路:投降南明。山海关一带处于满清和大顺两面夹击的状态,要是双方都不投降,而是继续选择效忠残明,有三个方案可以执行。
一是渡海南下,到明朝残存的地方,需要准备大量渡海船只,短期内很难实现,只可能渡部分兵士。
二是孤城坚守,等待南明北上,和南明势力夹击大顺,这种情况短期内也难以实现,因为明朝灭亡太快,根本就没有做好北京失陷后的准备,明朝南方势力处于分裂状态,很难北上。
三是隐蔽行军,快速通过大顺占领区,进入南方故明地盘,然后和南明各势力配合,阻止大顺南下,把北方丢给大顺和清,让他们去厮杀。
第四条路:独立。吴三桂手里有张王牌,那就是关宁铁骑,可以建立独立政权或地方军阀势力,但这条路也是最难走的路。
关宁地区处于两面夹击状态,难以长期发展,通过大顺南下找根据地,还要和南方的江淮四镇以及其他南明势力做斗争,没有根据地和后勤补给,生存艰难。
所以,对吴三桂个人而言,降顺或降清是当时最有利于他自己的选择,在两者之间最后选择了后者。
如果你是吴三桂,你会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