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发明,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对于古人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眼间,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就是立秋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根据汉代典籍《说文解字》对于“暑”字的描述:“暑,热也。从日、者声。”,可见,暑代表着炎热的天气,而二十四节气中,有其中三个是与“暑”相关的,分别是大暑、小暑和处暑,因此,处暑也被称为“末暑”
根据古籍的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可见,处是停止的意思,暑指的是暑气,顾名思义,处暑节气,则代表暑气开始消散,因此,也有人称处暑为“出暑”
在处暑节气前后,三伏天会结束,也就是“出伏”,有时候出伏会在处暑前,有时候会在处暑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是三伏天中的“中伏”,每年的天数不确定,有时候是10天、有时候则是二十天。
初伏的时间,是在立夏后的第三个庚日、持续时间为十天。中伏则是立夏后的第四个庚日到立秋的第一个庚日,有时十天,有时二十天,立秋的第一个庚日,开始进入末伏,因此,俗话道:“热在三伏,秋后一伏”,当然,末伏与初伏一样,持续时间都是十天。
从上述描述可以推测出今天的末伏,既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说,公历的8月15号(庚子日)进入末伏,十天后,也就是公历的8月25号出伏。
而8月23号便是处暑了,因此,今年是“处暑出伏前”,那么,处暑出伏前,有什么说法呢?俗话说:“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这句俗话又是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是根据黄道平面来确定的,处暑节气,太阳黄经达到150°,这是每年固定不变的。如果处暑位于三伏天内,则认为处暑该出暑时,天气还是很炎热,因为还没有出伏。
俗话还道:“不冷不热,不成年景”,由于古代的农事生产水平没有现代先进,古人的农事生产是根据太阳而进行的,如果处暑还未出伏,则对作物的成熟反而不利,因为处暑过后,作物开始沉淀淀粉、营养,迅速进入成熟期。
当然,很多俗话为了起到警示作用,会有夸张的表现手法,这句俗话亦然,虽然说处暑出伏前,不会导致“必定是灾年”这么严重的结果,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古人对于天气、气候的重视。
那么,如果处暑当天,下雨和不下雨,俗话又有什么说法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处暑雨甜,白露雨苦”、“处暑雨粒粒皆是米”,认为下雨好,另一种则是“处暑下雨万人愁”、“处暑晴多福,处暑雨多难”,认为下雨不好。
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呢?其实是这两种说法的考虑角度不同,如果从作物的生长上看,处暑雨水的灌溉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要忘了,“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也是很多作物收成的时节,收成后便是保存作物,这时候如果下雨,反而不利于存储。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文明的进步,农事生产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从作物的生长,收成后的存储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对于气候的依赖不再那么大,简而言之,告别了看老天爷脸色吃饭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