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佳:“活着的是许子言的妈妈”,牺牲情怀下的完美妈妈未必完整

大手牵萌娃啊 2024-04-11 01:12:40

最近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热度不减,其中顾佳的吸睛人设更是吸粉无数。

双商在线的顾佳,能上厅堂,能下厨房,助攻得了公司,手撕得了渣女,即使是做“全职太太”,也做成了最惹眼的那个!

可就算是这个一面温柔一面飒爽的全能型太太,和闺蜜谈及当妈妈的代价时,也会感慨:“当妈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妈妈这个头衔里。

从出月子的那一刻起,我突然感觉到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

这段台词戳中了多少当妈的心——自从为人母之后,就多了一根软肋,自愿为孩子披上铠甲。

可当妈妈的名字都被冠上了孩子的姓名,成为某某的妈妈以后,“牺牲”自我,究竟是“修行”的正解,还是症结?

01做母亲可以为孩子而改变,但并不能满足所有期待。

当一个娇嫩的小生命在母体慢慢孕育直至出生,妈妈更先于父亲感受到这个生命“与我有关”,特别是当体内的激素和一些独特的大脑反应机制开始活跃起来时,母亲开始更专注于与婴儿产生联结。

我们享受孩子的依赖,也珍视孩子的存在,虽然自己都还在“更新升级”,却还是忙着在孩子的当下去帮他的人生筹划未来,即使这样,还是担心自己有什么没做到位,期待又慌张地“经营”着这种奇妙的关系。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是这些年常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说女人在成为妈妈后,磨练出了一种韧性,在柔软之外多了一层壳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但这层“外壳”常常被社会期待所“神化”了,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转变成了众人对母亲这个角色的期许。

在这些期许中妈妈们需要克服母乳喂养的焦虑、教育的焦虑;要做好身材的管理、情绪的管理;不该因为家庭而放弃工作;不能为了工作怠慢了孩子,情商要在线,家务一手抓。

我想顾佳这个角色之所以能成为完美人设,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符合了人们在各方面对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女性的期待。

但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些期许的呢?

前段时间看到一段采访视频,在视频中几位妈妈表示听到过不少别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或评价:

●生完娃也不能忘了管理身材;

●这些吃的对母乳好,不喜欢吃也多少吃点;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有的咱也得有;

●女孩子就得多做家务,有了孩子得更勤快;

●独立女性不能被家庭影响事业,才能做孩子的榜样;

●再累也不能把脾气发到孩子身上,辅导作业不能耐心点吗?

其中一位妈妈在谈到是否认可别人的期待时,她说:“我觉得有期待是好的,可是你站在每一个人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期待,然后当这种不同的期待叠加在一起,放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他不可能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如果说你长期处在一种自己很不饱和的状态,对自己的需求一直不能满足的话,那你也没有办法去满足任何人的需求。”

当不同的人从各种视角来评判母亲这个角色时,十项全能式的“为母则刚”让妈妈们疲于应对、倍感委屈。

在“迎合期许”的状态之下,妈妈们自己的内在需求常常也就被搁浅了。

02拥抱孩子之前,先关怀自己

每次飞机起飞前,空乘人员总会在乘机安全提示中加入一句:危急情况下,请先给自己带好氧气面罩,再帮助身边的老人或小孩。

在大多数的社会期待中,危险面前母亲应该先于自己考虑孩子,才符合一个好妈妈的人设,但面对氧气罩谁先带的问题时,却是先照顾好自己,才更容易争取到好的结果:

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持意识的状态下,协助亲人摆脱困境,成为他们的依靠,而不是带来更多的恐慌。

在生活中,旁人眼中母亲的坚强和伟大常常是与“自我牺牲”捆绑在一起的,即使是妈妈们自己忍受疼痛、焦虑、委屈时往往也会自我安慰——“为了孩子”。

这种“牺牲情怀”的两头往往一面是被关注(或被过度关注)的孩子,一面是缺少被关怀的母亲(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在做牺牲,正是觉得自身没有得到照顾和理解,产生了“被剥夺感”)。

如果长期只抱持着“牺牲”的心态,我们在行为上虽然聚焦在孩子身上,可心理上却容易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当一些负面感受积累起来时,就会把不满向外投射,影响到与家人的关系,其中也包括与孩子的关系。

说到关怀,你也许首先想到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可这种关怀来自于外部,若对方没有表示,你就只有被动索取,难免又陷入了不好的感受之中。

实际上,还有一种关怀是不会受制于他人,却常被我们所忽略的,那就是自我关怀。

那什么是自我关怀呢?

克里斯汀娜・布莱勒 在《自我关怀》一书里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就是当我们面对困苦与磨难时,能够像对待爱人或其他陷入困境的人那样,充满善意地关怀与照料自己的能力。

自我关怀与向外索取关怀不同,向外索取是在等待被填充,而自我关怀让人感到的是一种内部提供给自己的滋养,它能让人感到喜悦和充实。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和飞机上带氧气面罩的情况有些相似——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有意识地给我们的孩子更好的照顾。

想想如果我们总是处于,委屈、疲惫、烦躁,甚至崩溃的状态时,即使是在做对孩子最有益的事,孩子是否又会有好的状态和心态来接受呢?

相反如果我们能给到自己关怀,让自我的内部需求被满足,精神上也会感到放松,就更能展现出耐心和热情。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环境”,母亲表现出的喜乐,能让孩子感到更安全,更容易去体会我们的爱,与我们贴近。

03照顾好自己,成为完美的妈妈,不如成为完整的妈妈

妈妈一旦被他人的期望所包围,就会陷入“别人怎么看我”的魔咒中,虽然受困的是我们,但剑锋却是指向孩子的。

为了获得类似“完美妈妈”、“妈妈是超人”的肯定,我们花了太多时间来向外证明自己,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就连我们对孩子的苛责,追根到底也是因为对自己的“无能感”感到不满,我们自责没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特别是感到做出了“自我牺牲”之后。

而对孩子来说真正能感受到的爱,是共享喜乐、共同成长,而非占有和控制,比起不停消耗自我的“完美妈妈“,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妈妈,一个能接纳自己每一面的妈妈。

●要接纳自己的每一面,首要的是降低对自己的期待,接受自己即使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内在价值也是不会减少的,这能帮我们摆脱不必要的内疚。

●接下来就是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比如说每天早起半小时,或利用孩子睡后的时光,做些能让自己放松、满足喜好或让自己感到充实的事情,内心的富足感,会帮我们摆脱那些焦虑、沮丧的自我疏离状态。

●调整与孩子相处的状态。

“都是为了孩子”这应该是很多妈妈的共识,但这句话说出口时,你有没有按套路配上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和一声叹息呢?

这不但是孩子的枷锁,对妈妈们来说,也是种情绪和心理上的负重。

全然不顾自己,只是在做消耗,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匮乏。

在节目《亲爱的请放松》里,聊到佟丽娅会自己给孩子进行一些早教的内容,佟丽娅说“这是孩子在陪我们玩儿”,她也很赞同朋友的话,认为这是乐趣不是辛苦,“如果只是当成辛苦,谁也坚持不了,当做乐趣就会乐此不疲。”

正是这样,如果在亲子关系中能“从我出发”,顾及到自己在其中的积极体验,你会发现微妙的变化。

设想一个场景,我们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被负面情绪所包围,有的人会选择直接爆发出来,相较之下还有种更好的做法是“从孩子出发”,先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再控制、克制我们的情绪,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但还有种选择,便是“从我出发”,在负面情绪中,先明确到自己在受到伤害,需要停下来照顾自己的感受,按下暂停键,留点时间给自己独处,去“安抚”、“修复”自己,只有自己的状态好起来,才会保持清晰的意识——辅导孩子是要“帮助”他们,而不是向他们“发难”。

结语:

在《母亲进化论》里心理咨询师苏兹.卢拉写到:

“唯一持久的身份认同源自内心,发生在我们听到内心的召唤并勇敢跟随它时。”

不停追逐别人对于“好妈妈”的定义,一味附和他人的期待和标准,都只是在向外界拼命寻求认同,“自我牺牲”只是在由内而外输出,直到掏空自己。

好的身份认同,是在其中找到良好的体验,看得到自己的需要,给自己一些关怀,一个拥抱。真正的“好”不是匮乏的,而是丰盈的,那种“溢出”来的富足感会让我们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它会在我们每天与孩子的相处中,也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平静、喜乐的氛围,这是给自己最好的滋养,也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是任何“牺牲情怀”都无法创造的。

0 阅读:0

大手牵萌娃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