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禅古君
编辑:禅古君
【编者按】
《禅海十珍集》,清·为霖道霈集。康熙二十六年(1687)序刊。全称《为霖禅师禅海十珍》。收在《万续藏》第一二六册《为霖禅师旅泊庵稿》书后附录、《禅宗全书》第三十五册。“禅海十珍”是于禅海中选出十片法宝,拈其纲宗,论其渊旨,期为后世学人参禅学道之标准。所谓“十珍”,是指《七佛传法偈》、《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入道四行》、《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六祖大鉴禅师二种三昧》、《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石头希迁禅师参同契》、《镇州临济义玄和尚法语》、《云严晟祖宝镜三昧》、《同安察祖十悬谈》、《浮山远祖禅宗九带》。
而禅古君认为,禅宗古代高僧留下的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它们在中华宗教文化的宝库中熠熠生辉。现在禅古君翻开禅门历史厚重的大门,拈其经典,愿与大家共修。
《禅海十珍集》
《七佛传法偈》
《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入道四行》
《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
《六祖大鉴禅师二种三昧》
《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
《石头希迁禅师参同契》
《镇州临济义玄和尚法语》
《云严晟祖宝镜三昧》
《同安察祖十悬谈》
《浮山远祖禅宗九带》
《禅海珍宝集》
《禅门祖师传法偈》
《初祖达摩血脉论》
《初祖达摩破相论》
《五祖弘忍最上乘论》
《六祖惠能无相颂》
《石头希迁草庵歌》
《黄檗希运传心法要》
《马祖语录》
《百丈怀海丛林要则》
《菏泽神会语录》
《赵州从谂十二时歌》
《赵州从谂禅师语录》
《清凉文益宗门十规论》
《大珠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
石头路滑:希迁禅师(700~790), 唐代禅僧,人称无际大师。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希迁年轻时即沉毅果断,自信力强。他反对乡邑迷信神祠、定期杀牛洒酒的祭祀,每逢祀期,经常“往毁丛祠,夺牛而归”。希迁禅师出家后,即前往曹溪亲近六祖,受度为沙弥。但惠能逝世时,他还没有受具足戒。不久,前往吉州青原山静居寺,依止先得曹溪心法的行思禅师,因机辩敏捷,受到行思的器重,有“众角虽多,一麟已足”的称誉。不久,行思又命希迁持书往参曹溪门下的另一位宗匠南岳怀让,经过一番锻炼,再回到静居寺。后来行思就付法于他。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希迁离开青原山到南岳,受请住衡山南寺。寺东有大石,平坦如台,希迁就石上结庵而居,因此时人多称他为石头和尚。代宗广德二年(764),希迁应门人之请,下山住端梁弘化,和当时师承南岳怀让住江西南康弘化的马祖道一,称并世二大士。希迁弟子甚多,晚年付法给药山惟俨。于德宗贞元六年(790)逝世。
《参同契》的面世因缘:希迁自依止行思后,受到进一步的陶冶,禅境有了新的扩展,禅法益臻灵活细致。门人道悟问佛法大意,希迁答以“不得,不知”。又问,向上更有转处否,答云“心空不碍白云飞”,即暗示在悟入以后,机境可以无限开拓,自在运用。希迁的禅法总结于他所撰的《参同契》。相传希迁禅师看《肇论》,至“会万物为已者,其唯圣人乎”一语时,拊几而叹曰:“圣人无已,靡所不已。法身无象,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于是掩卷而坐,不觉进入梦中,梦见自己与六祖同乘一龟,游于深池之内。醒来之后,仔细推详——“灵龟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性海矣。”遂著《参同契》。
《参同契》思想:《参同契》中反复阐明一心与诸法间的本末显隐交互流注的关系,以见从个别的事上显现出全体理的联系。要是将理事分开来看,则“执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如果统一起来看,则每一门都有一切境界在,即所谓“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这里面有相互含摄的地方,也有互相排斥的地方。中间说到诸法自复其性,如子得母,以见会末归本之不待安排;同时一法体而用(动态的)处(静态的)兼具,而彼此互相倚待,如明暗相生,往来转化,辗转无住。能这样地体认一切事象,自然事存理应,举足知路,而达到“即事而真”的境界。其禅法运用之妙,圆转无碍,如环无端。和希迁同时异派的禅家马祖道一,对于希迁的禅风,常有“石头路滑”之说,很足以道出它的特征。
下面是《禅海十珍集》中《参同契》原文,愿与大家共修,望有所领悟。
石头迁祖《参同契》
竺士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支派暗流注。执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像,声元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虫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匆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匆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