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今年11.11的落幕,“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的累计下单金额也定格在了3491亿元,再次创下新纪录。这其中,有31个品牌的销售超过10亿元,4.3万个商家的成交额增长2倍以上,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500多万农户通过京东11.11实现了收入大幅增长。
数字之外再回过头看今年的11.11,可能是变化最大的一届11.11,不但开启日期提前了一天,开启时间也提前到晚8点,“不熬夜”让整个购物狂欢节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化。
这些变化背后是对用户体验的又一次提升。同时,通过拉长选购时间释放新的消费需求,品牌商家和物流企业能更好地应对“双十一”的订单峰值,能够持续平稳地以内容营销、优质服务来增加消费者关注度和品牌粘性。这也让整个11.11更加平稳与顺滑。
1、平稳
无论是从线上到线下,还是从用户到商家,亦或从一二线城市到乡镇农村,在智能供应链的加持下,今年京东11.11的表现依然是可圈可点,除了累计金额再创新高,更多的是在全场景、全渠道之下对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
众所周知,在早些年的购物节中,无论是618还是11.11,用户从下单到收货的时间可能需要好几天。如今,当日达或者次日达已经成为常态。
在今年的11.11前夕,京东更是推出了“小时购”品牌,用户在京东APP内选购商品时,只要看到商品带有“小时购”标识,就可以享受到商品“小时级”甚至是“分钟级”送达的服务。
在今年的11.11期间,京东技术驱动全链路预测准确率均值达到约95%,全国超过300座城市的快递件可以实现分钟达,93%区县84%乡镇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
在大促期间能够实现这样的配送服务,可以说是京东多年来对零售行业的不断探索,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在技术保障之下对自身优势能力的释放。
比如,京东在全国25座城市投放了近400辆智能快递车,在疫情严重地区,不仅成为抗疫保供的重要力量,作为京东小哥的左膀右臂,也将送达单量提升了2倍多。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总数量超1200个,有超7800个配送站,38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约2300万平米,拥有近20万名配送人员,以保证末端服务质量。
此外,为了保障京东11.11的顺利开展,京东云成为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京东11.11期间,万亿级订单都在云上完成。如此庞大的业务规模,背后的应用数量和复杂程度不言而喻。
在京东11.11高潮期前10分钟,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提升124%;京东云CDN总带宽峰值同比提升26%;云安全中心守护平台安全超152亿次,为京东11.11保驾护航。
就是因为在京东技术与基础设施上的完善与探索,才让用户在京东11.11期间,一如既往享受着“如丝般顺滑”的购物体验,也让京东平稳顺畅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向上
京东11.11虽以落幕,但3491亿元的累计下单金额无疑给了大家一点启示,中国的潜力巨大,居民消费能力依然在不断提升,用户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依然不减,大家不仅要买到好的产品,更需要好的服务。
在今年的京东11.11期间,有超5000万个家庭购买家电选择京东,家电产品平均成交单价同比提升50%,家电套购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7.5倍。
在家电品类上,京东依然是用户的首选平台,这不仅是因为京东有着良好的口碑、优质的产品,其实在产品之外,京东提供的优质服务也得到了用户的青睐。
在城市,我们可以享受到小时购、分钟达的即时零售服务,在农村甚至偏远的地区,我们也能享受当日达、次日达以及送货上门的服务。
当然,助力乡村振兴,不仅要把优质的产品送到农民手中,还要把田间地头的农特产品送到全国消费者手中。
在前不久最新发布的京东红系列故事中,网购大家电送到珠峰脚下、白鹤滩移民夫妻不再离乡、返乡“羊倌”卖出全村的羊、盲人跑团冲过马拉松终点线......
一个又一个“以实助实”的故事背后,是人们认真创业和生活的写照,也表明京东新型实体企业模式在新农村从落地生根走向枝繁叶茂,更代表着新时代的电商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今年京东11.11期间,作为京东“奔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京东陕西智能供应链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在11月10日晚8点送出了第100万单。
此外,借助于京东的产地供应链,四川春茶、烟台樱桃、岭南荔枝、赣南脐橙、内蒙牛羊肉等全国1000余个产地产业带的农特产品送往全国,让消费者不担心质量、农民不操心销量,“消费者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子”在京东形成了正向循环,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3、低碳
近两年,碳中和被提到国家层面,节能减排也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环,确切地说是比之前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11.11期间,京东更是加大了减碳力度。通过减量化包装、新能源车运输、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智能设备应用等全链路节能减碳措施,今年的京东11.11期间仅京东物流就实现累计减碳2.6万吨。
其实早在2017年,京东物流就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发起“青流计划”,其目的就是为了节能减排,可见,京东在可持续发展上早有长远的布局。在今年的11.11期间,京东在物流环节使用循环包装累计达到1135万次,相当于减少3400吨的一次性垃圾;有1.3万个品牌与京东携手合作,推广使用4100万箱原发包装,这算是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另一种阐释。
此外,基于超2300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面积,京东还开始了光伏发电的探索与创新。在今年11.11期间,位于陕西西安的“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30万平米屋顶已经装上了光伏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并开始为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这让我想起了小米的“黑灯工厂”,依托高度智能化的技术,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在节能减排上,更是符合碳中和这一长远目标。这样再看京东的一系列措施,也正是针对碳中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前不久,京东宣布到2030年,京东将联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生态体系。京东在确定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未来十年长期目标时就明确提出: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从发展的角度看,京东的布局再一次验证了其前瞻性,以及长远眼光的正确性。当然,京东并非为做而做,在这些措施或者基础设施背后,已经形成了属于京东特色的商业模式,既迎合自身的业务需求,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
回过头看今年的京东11.11,我们看到了中国居民依然强劲的消费能力,也看到了平稳购物下用户的理性消费;我们能看到京东为用户提供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也能看到为乡村振兴、碳中和做出的探索与努力,这样的购物节,正在重回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