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你最大的敌人,并非外人,有可能是这1个人

舒山有鹿 2024-02-09 12:12:28

01

退休前和退休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退休前,普通人需要外出打拼,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收入。这个时候,他们所担心的,就是外人的为难、算计、谋划。

退休后,整个社交圈子都变窄了,以往的人脉、资源、收入,也都消失不见了。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跟家里人搞好关系。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受苦受难的根源,就是外人。如果不是因为外人,自己绝对不会受苦受难。

各种问题,真的都跟外人有关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生活的压力、困难、不幸,大概率是家庭的亲人造成的。

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难念到一定的程度,矛盾、问题就出现了。

02

一位老年人的心声:人老了,跟后辈的矛盾就突出了。

镇上的老陈,跟儿子、女儿,都住在同一屋檐下。由于是自建房,也没有外出买房,所以这两代人也就凑合住一起了。

老陈夫妻俩还年轻的时候,基本上是他们说什么,子女就做什么,两代人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关系也比较融洽。

随着子女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老陈夫妻俩发现,跟子女的矛盾貌似愈发突出了。以往,几个月都不吵一次架。如今,基本隔三差五就争吵一次。

老陈喜欢在楼顶晾晒腊肉,子女不喜欢这股味,就跟父亲争吵;老伴比较节省,喜欢吃隔夜菜,子女犯恶心,就跟母亲闹脾气。

有一次,老陈住院了,老伴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就想子女来照顾。子女说,我们都要忙着工作,请假都困难,哪有时间照顾你们呢?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还有一次,由于老陈家庭一般,买不起房子,导致儿子的婚事告吹了,所以儿子把父母当成了仇敌,如今还怒气未消......

03

子女,小的时候还听父母的话,为什么长大后,会跟年迈的父母闹矛盾呢?

时间,会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观念。还未长大,子女也许没啥思想。长大后,有了主见的子女,必然会跟父母产生或多或少的冲突。

从观念的角度来说,两代人之间,绝对会存在观念上的隔阂。老一辈不懂年轻一辈的不易,年轻一辈也不懂老一辈的艰难。

所谓“白天不懂夜的黑”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就拿“就业”这件事来说,子女认为,互联网领域有前途,父母认为,工厂生产有前途。谁更有前途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父母有他们传统的一套,子女有他们新潮的一套,这两者本就是相对的。在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下,父母跟子女也就爆发不可缓解的冲突了。

越是亲近,有点关系的人,越容易为了某些琐事而不死不休。

04

人性,有一个缺陷,就近伤害。意思是,人们都喜欢伤害身边人,而对其他人和颜悦色。

父母跟子女相处的时间久了,就容易挑子女的刺儿,不是觉得子女这里不好,就是觉得子女那里不对,从而引起了子女的反感。

同样的道理。子女跟父母相处的时间久了,就会拿自身的原生家庭,跟别人的原生家庭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不如人意,就会相互嫌弃、伤害。

举个例子。别人家有钱,父母生病了,也能自己出钱请护工。而这家人没钱,父母生病了,只能让子女出钱出力。

后者一想到前者,内心深处就会生发出羡慕嫉妒恨的心理。这种羡慕嫉妒恨的怨气,不会发泄到别人的身上,只会发泄到自己人的身上。

这,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原因之一。子女觉得,自己没钱,也没时间,更没有精力,那就让父母成为孤寡老人。这种情况,如今很常见。

比如说,当下的农村留守老人,他们毫无选择,毫无依靠。没办法,子女都外出打拼了,都不回家了,谁来照顾他们呢?

05

写到最后

在这个年头,要想让年轻的子女孝顺父母,其实很不容易。

首先,子女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其次,子女要有充足的时间、精力;第三,子女要有孝顺的心理;第四,子女跟父母的观念,要不起冲突,或者相互体谅。

能同时做到这四点的人,究竟多不多呢?少之又少。

如果父母养老金充足,不愁衣食住行,那他们跟子女的关系还能得以缓解。反之,父母养老金不足,毫无养老的能力,只能依靠子女,那他们跟子女的关系就一团糟了。

养儿防老的理想,终究是美好的。可现实的隔阂,终究是残酷的。

文/舒山有鹿

6 阅读:2261
评论列表
  • 2024-03-19 12:58

    父母没钱?子女都把你当敌人?

舒山有鹿

简介:情感作家,励志达人,你有烦恼,我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