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俗话又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诸葛亮一生最大败笔:饶了一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不该杀的大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鲁迅曾这般形容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意思是三国演义为了夸大诸葛亮的智慧,将诸葛亮描写得接近妖人般的存在。
实际上,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才能,远不如其在政治、后勤、管理上的才能。三国演义有很多强加在诸葛亮身上的桥段,例如,人尽皆知的空城计是杜撰,因为历史现实中,当时司马懿和诸葛亮,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战场。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三国的整个时局发生了改变,刘备为关羽复仇,不计代价举兵对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这是三国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只可惜,这场战役没有达到刘备预料的结局,刘备便白帝城托孤,蜀国进入后蜀阶段。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后蜀人才凋零,尤其是缺乏如关羽、张飞般的猛将,而后蜀排得上名号的两员大将杨仪与魏延,却都存在性格缺陷且彼此之间都不对付。
其中,杨仪在蜀国还未兴起之前,就已经在荆州当主簿了,后来其投靠关羽,加入蜀国大军,而且深受刘备和诸葛亮的器用,曾跃升为尚书。杨仪的毛病,在于人品不好,是个十足的小人,一旦得志便趾高气扬,狂妄至极,时人对其评价并不高。
而魏延,虽然为人忠心耿耿,但是却鲁莽、心直口快,性格暴躁,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人缘不好,尤其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认为魏延头生反骨,事实上魏延头生反骨也是罗贯中杜撰的,是为了表明诸葛亮不信任,甚至是反感魏延。
无论如何,有诸葛亮坐镇,杨仪和魏延始终是在暗斗,并没有发生正面的冲突,诸葛亮北伐,杨仪和魏延也各尽其责,各安其命。
众所周知,在公元234年,诸葛亮命殒五丈原,在诸葛亮临终之前,他必须在杨仪和魏延两人中做一个抉择,因为此二人水火不容,没有诸葛亮的镇压,终究会起内讧。
只可惜,诸葛亮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抉择,他选择饶了杨仪,除掉魏延。
诸葛亮临终前,与杨仪等人,商讨了退兵之策,而魏延没有参与决策,诸葛亮驾崩之后,按照军令,魏延负责大军的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军令,便是便自发抗命。果不其然,没有了诸葛亮,杨仪和魏延之间的矛盾不再遮掩,魏延果然不从军令,而杨仪便顺水推舟,给魏延安上了莫须有罪名,魏延由于计划不周,被杨仪派遣的小将马岱埋伏,被杀身亡,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魏延死后,杨仪开始露出小人嘴脸,他自认为功高,理当继承诸葛亮的衣钵,然而,他并没有得到刘禅的重要,只是被任命为中军师,为此,杨仪愤愤不平,时常出言不逊,人们也害怕被其话语牵连,开始冷落他,而费祎便直接将杨仪的抱怨,秘奏刘禅,建兴十三年,刘禅将杨仪贬为庶民,流放后的杨仪,时常上书诽谤,被朝廷派兵抓拿,最终,杨仪自缢身亡。
言归正传,为何说诸葛亮误杀了魏延呢?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在根据《魏略》的记载:“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可见,按照这两部正史的说法,魏延并没有要投降魏国,他的初衷仅仅只是要除掉杨仪。
从知人善用上看,诸葛亮不如刘备,例如刘备生前,就曾嘱咐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于实,而诸葛亮还是让马谡守街亭,魏延的防守固若金汤,倘若当年守街亭的是魏延而不是马谡,结局又是如何?例如,诸葛亮一只认为魏延有反骨,处处提防,在北伐时不派给魏延重兵,反倒被魏延误认为其胆怯,反观刘备生前,直接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刘备的这份任命,可见其对魏延是完全信任,将魏延当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镇守汉中十余年,忠心耿耿。
魏延太可惜了。
儒家神话了诸葛亮,罗贯中就是按照儒家思想的正统论来论喜好与厌恶的,以儒家观念评说古人及古代事件,并按儒家标准进行取舍而褒扬与贬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