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的“西石味”——DC评威世顿MACH50/MACH70/MACH80

耳机美学 2022-07-14 08:46:15

在之前威世顿Pro X50的评测中,我丝毫不掩饰自己作为多年“西石粉”的身份,讲述了我与Westone这个老牌美国耳机品牌的一段小小的故事。也正如那篇文章提到的,在Westone被Lucid Audio收入囊下之后,我们这些老西石粉还是有过一丝疑虑的,担心Westone会就此沦落,不复当年的荣光。好在Westone的音频部门原班人马并没有受到收购的太大影响,继续为品牌的忠实粉丝带来产品的持续研发和更新,之前新版W系列和Pro X系列的推出就是例证。而最近全新推出的MACH系列,一口气为我们带来了足足8款产品,则标志着新时代的威世顿王者归来。

@强叔,作者已授权

熟悉航空的小伙伴应该知道,马赫是物速与声速的比值,通常作为火箭及飞机的飞行速度的单位,这恰恰符合对MACH系列的某些声音特性的预期:速度、冲击感,更具冲击力的声音,扎实的低频,饱满的中频人声,以及可穿透云霄的高频,这就是MACH系列名字的由来。对于很多小伙伴而言,会更加熟悉威世顿的W系列和UM系列,但实际上,MACH系列对标的是定制的ES系列,也是老Westone声学理解和技术的集大成者。MACH系列在声音上的定位就是ES系列的通用版,威世顿力图在其身上实现与ES系列类似的声音曲线特征,目标是为大家提供更经济实惠但声音又能与ES系列匹敌的产品。

在看到MACH系列时,相信大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它全新的外观设计,相比于W系列和UM系列,可以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外壳使用了聚碳酸酯材料,坚固耐用的同时重量也非常轻,搭配出色的工学设计,能保证耐用性和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线材方面,依然使用了Linum Bax T2接口的线材,强度高,稳定性好,后续威世顿也会推出相应的平衡升级线材供用户选择。

在你一个系列一下子推出8款产品时,如果每款产品都只是在前款产品的基础上加个单元,声音微调,素质依次增强,那么毫无疑问是毫无意义的自杀行为。实际上威世顿把这8款产品区分为了3个不同的序列,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分别是专业入门序列的MACH10和MACH20,极致低音序列的MACH30、MACH50和MACH70,以及专业参考序列的MACH40、MACH60和MACH80。所以以MACH70和MACH80为例,从它们的定价也可以看得出来,它们并不是说一个旗舰和一个次旗舰的这样一个关系,而更多的实际上是风格上的差异。

那么它们的具体听感究竟如何呢,8款产品实在太多,写成文章也会过于冗长,接下来我就以我听下来最喜欢的MACH50/MACH70/MACH80为例,谈谈我对这个系列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谈及多动铁耳机,威世顿总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标杆,曾经的威世顿通过一系列优秀的产品成功地在HIFI圈子里定义了“多动铁味”,或者更直接的,我们这些西石粉念念不忘的“西石味”。

这“西石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呢?找个具象化一些的比喻那就是一张宽大厚实的布艺沙发,无论是正坐横躺斜靠,都能找个一个很舒服的状态,这种随心所欲的舒服,也正是威世顿那些经典产品给我留下的最直观印象,威世顿通过优秀的调音完成度,将各种各样曲风的音乐统统包容进了那种蓬松、暖厚、甜润的风格当中,久听不腻,回味无穷。

而当我接触MACH系列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张熟悉而亲切的舒服大沙发又回来了。

当然,风格延续,细节却多有不同,细听之后,我确认MACH系列并不是对经典威世顿调音的简单复刻,而是全面升级的后起之秀。

最直观的升级是解析力,在我手上的这三条MACH耳塞是分属专业参考序列的MACH80和极致低频序列的MACH50和MACH70,尽管风格略有参差,但相比于印象中的威世顿老产品,这一代的MACH系列让我感觉到了明显的解析力提升。

当年威世顿的大沙发调音虽然舒服,却有一项美中不足,那就是声线不够细腻,这沙发虽然宽大松软,面料却是粗糙的灯芯绒,在质感上难免有些遗憾,但也能理解,毕竟当年的多动铁耳机都面临着分频技术的瓶颈,因此在解析力方面留下了缺憾。

MACH采用了全新的导管、调音器和分频线路,这些代表了威世顿技术进步的细节让MACH的解析力有了质的提升,新沙发的面料从灯芯绒变成了天鹅绒,依旧蓬松柔软,却是脱胎换骨般的细腻。

进一步的听感,就要分为MACH50/70和MACH80两条线了。

MACH50/70给我留下更鲜明印象的,其实并非是极致低频,而是中频。威世顿多动铁的中频人声本就鲜明独特,而MACH50/70尤甚,那非常贴近的甜润人声真是把多动铁的神韵发挥到了极致,当然,仅仅是甜声骑脸的话,其实也并不算独特,但我对MACH50/70人声表现的评价就是骑脸骑出了新高度。

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就是MACH50/70听起来毫无齿音刺激,非常的润,要知道动铁往往都是和中高频刺激感绑定的,很多动铁耳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困于齿音问题,但是MACH50/70的中高频听起来如此地突出如此地贴近,但我听完了试音歌单也没有感受到丝毫来自齿音的不适。不得不为威世顿出色的中高频控制力点赞。

然后是冲击感,人声突出骑脸的调音对能量控制的要求自然是很高的,毕竟骑脸和怼脸之间,往往也只是差之毫厘,而MACH50/70的处理方式却是让我耳目一新,这两条耳机成功地将中频人声的能量动态方向从向内改为了向外:传统骑脸调音的耳机都是声音先在面前聚集,然后向前扑面而来,而MACH50/70却是先在极近处聚集,然后飞速地外扩退散,听起来是一样的贴近亲昵,但无疑MACH50/70这种毫无怼脸风险的方式,听起来要更加舒服安心很多。

而作为MACH50/70的系列特色,这两条耳机的低频表现,同样值得称道。

虽然这两条耳机的低频并不像中频那般突出抓人,但胜在扎实沉稳。一条好耳机的低频主要有两大职责,首先是用瞬态和动态明确音乐节奏,其次便是填充声场,增加声场的宽度和深度,营造更加立体自然的听音氛围,至于释放能量刺激感官,反倒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功能。

MACH50/70的低频就很完美地完成了上述两项重要职责,不显山不露水地默默将耳机的声场拉宽了一个量级,让这两条中频突出的耳机在表现交响乐等无人声纯音乐时具备了更加完整而自然的宽松声场,在听摇滚和R&B等曲风时也能精准掌控节奏。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低频处理事非常不错的,毕竟极致低频并不代表数量极致,质量的极致才是更出色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低频,让MACH50/70不再局限于中频人声塞,而是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样,这种风格的低频表现,也加深了威世顿固有的“舒服”风格主旨。

相对于MACH50/70,专业参考系列的MACH80在风格上就没有那么强烈,但也绝对足够优秀。

相比MACH50/70,MACH80同样有着甜润无齿音的人声,和骑脸不怼脸的中频,只是中频的突出感要比MACH50/70差了几分,整个三频更加均匀一些,除了能量分部更加均衡之外,MACH80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声场结像的层次感和距离感更棒,尤其是整个声场的形状,可以说极其规整圆满。这个等级的声场表现,即便拿去和一些精擅此道的经典产品相比也是不遑多让,足以在我听过的耳机当中杀入最出色的那一档。

正因如此,我在试听这几条耳机的时候,更加喜欢用MACH70听一些节奏强烈的R&B流行,而用MACH80听更复合传统HIFI试音标准的大编制交响之类的曲目。当然,并不是说角色互换就不行,毕竟MACH系列的中高端耳机虽然分成了这两条线,但整体威世顿的个性风格依旧相当统一,只是细节上有些不同侧重。

不过,更让我赞赏的统一,是同一条线上中高端之间的统一,MACH50和MACH70之间并非简单的挤牙膏,而是“优秀”与“极致”之间的差别,在我的使用体验中,基本上MACH70能做到的,MACH50也差不太多,两条耳机的表现非常接近,不过前提是,给两条耳机用更好一些的高端播放器,在低端播放器上,MACH70的下限明显要比MACH50高不少……这种上限差距不大,用下限做价格区分的方法我也是头一次见识,不过相比于阉割上限挤牙膏,这种保留潜力的方式无疑更有诚意。

对于选购建议,威世顿马赫系列这足足8款产品,官方指导价格从不足两千到一万出头,可以说是丰俭由人了,按自己的预算选购相应的型号即可。而从MACH30到MACH80这几款产品,如果你追求的是更加中正均衡,更加还原和HiFi的风格,那么选择专业参考序列的MACH40、MACH60和MACH80即可。而如果你对低频的需求比较高,追求更好的音乐性的话,那么极致低音序列的MACH30、MACH50和MACH70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0 阅读:12

耳机美学

简介:品评器材,交流发烧心得,探索HiFi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