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陈锡联请毛主席给炮校题词,主席:炮是火字旁还是石字旁?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2024-01-26 19:01:18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51年初,时任军委炮兵司令员的陈锡联,在前去参加第五期开学典礼前,特意找到毛主席,请他给炮校校刊《炮兵教育》题词,毛主席欣然应允。在写题词时,毛主席忽然问身边的工作人员:

“这个‘炮’字,是‘火’字旁呢?还是‘石’字旁?”

“主席,是‘火’字旁。”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想到毛主席却摇了摇头,微笑着解释说,古人造炮用石头,还是用“石”字旁。说着,毛主席在纸上写下了“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砲兵而奋斗”几个大字。

一所炮兵学校,如果不是有突出的工作成绩,或是承担了特别重大的任务,身为司令员的陈锡联,不可能平白无故为校刊这样的小事,请正在指挥抗美援朝的毛主席题词,而且那么快就题写完成。

是什么原因此时陈锡联去恳请毛主席题词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在进行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之后,彭德怀明显感觉到了炮兵的严重不足,当即向中央要大量的炮兵。可惜当时国内并没有可以抽调的炮兵部队,再加上同样局势紧张的台湾海峡,军委决定将8个步兵师改为炮兵师,在军委炮校短暂培训后,立即开赴朝鲜投入战斗。

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1952年,军委炮校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中,开办了5期培训班,培养了4839名炮兵干部。这批干部很快成为朝鲜战场上的中坚力量,受到毛主席和彭德怀的高度赞扬。

就连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战争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炮兵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因此,军委炮校在当时的表现和作用,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主席的题词,也成为对军委炮校的鼓励和鞭策。

在陈锡联将毛主席的题词交给军委炮校后,一些人怀疑毛主席的将“炮”字写错了。纵观军委炮校的历史,就能看出毛主席是故意写作“砲”,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军委炮校的重视。

抗战初期,我军的炮兵少得可怜,虽然编制了总部炮兵团,却因为没有火炮,只落编了一个炮兵连。对于这件事,毛主席等党和军队领导人十分关注,指示各部队缴获火炮后都要交给炮兵连。

1937年,在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115师的炮兵连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毛主席看到战报后,猛然站起身来,挥动着手中的战报激动地说:

“要给炮兵连以特别嘉奖,这真正是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呀。”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毛主席下定决心尽快成立炮兵团。很快中央军委就下达了组建炮兵团的命令,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正式成立。毛主席和朱德专门派杨尚昆前去祝贺,新华社还依照毛主席的指示,将这个好消息通电全国。

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对炮兵团的建设也十分关心,在听说缺少弹药物资后,周恩来从国统区弄来一批弹药和医药,还通过统战关系,为炮兵团购买了训练器材,请来数名炮兵专家担任教官。

炮兵团成立一周年的时候,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毛主席、朱德等党和军队领导人,分别为炮兵团题词,给了炮兵团官兵以巨大的鼓舞。后来毛主席、朱德等党和军队领导人还视察了炮兵团驻地,对炮兵团提出了殷切期望。

炮兵团成立之后,毛主席和中央又开始筹划成立自己的炮兵学校。其实早在长征开始前,中央已经决定成立瑞金炮兵学校,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计划不得不取消,一直到1944年,我军第一所炮校延安炮校才终于建成。

对于延安炮校的筹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十分重视,经过研究,决定由郭化若担任延安炮校校长,全面负责组建工作。

郭化若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炮兵科学习。毕业之后留校工作,蒋介石曾两度想将他调到身边担任秘书,但郭化若都以“军人应当战死疆场”为由坚决婉拒。

1927年,在国共合作破裂之后,郭化若赴苏联学习,进入莫斯科炮兵学校。毛主席和朱德在井冈山顺利会师后,郭化若当即要求退学回国,结果遭到校长严厉训斥,还关了他禁闭。

在郭化若态度坚决的要求下,校长无奈答应下来,郭化若被关了7天的禁闭后,踏上了回国的征程,辗转到达福建,参加了朱德和毛主席直接领导的红四军,深受朱德的赏识。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郭化若担任红军学校训练处长,后又担任红军大学二分校教育长。在院校工作期间,郭化若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先后担任多个课目的教学工作,深受学员喜爱。

正是因为郭化若的种种经历,延安炮校开始筹建之后,他成为最合适炮校校长最合适的人选。郭化若深知炮兵在部队中的重要性,因此当贺龙提出半年内开课的要求后,郭化若坚定地将时间提前到了3个月。

通过周密的计划和运筹,再加上郭化若自己身体力行,炮校的组建工作进展迅速,只用了1个月就宣布成立,到完成招生及开课准备,如约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1945年,延安炮校正式开课。在郭化若的带领下,延安炮校校风严谨,学员精神生活充实,积极克服艰苦的条件,每天坚持刻苦训练,赢得了中外人士的一致称赞。

党的七大召开后,郭化若带领炮校排以上干部到延安晋见毛主席。可惜由于过度劳累,郭化若没等到七大开完就病倒了,自此再也没有回到他一手创办的延安炮校。

郭化若离开炮校之后,朱瑞主动请缨担任炮校的代理校长。在朱瑞的努力下,延安炮校第一批学员顺利毕业,很快成为我军炮兵的中坚力量。

抗战胜利之后,朱瑞奉命率领炮校奔赴东北,着手组建一支新式的炮兵部队。结果当他们千里跋涉到达沈阳后,国民党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大举进攻东北,导致炮校无法招生。

面对这一情况,朱瑞果断将炮校师生分成若干小队,到日军曾经驻扎的地方搜集武器,为炮兵组建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不久,东北各部队中的炮兵开始蓬勃发展,短短一年就从零发展到了80多个连。

为了发挥出炮兵大规模作战的威力,朱瑞提议组建炮兵司令部,兵亲自担任司令员。在炮兵司令部的统一领导下,东北炮兵再次得到了迅猛发展,仅仅两个月就扩增至160个炮兵连。

到辽沈战役前夕,东北炮兵的数量增长了数十倍,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储备了雄厚的火力打击力量。

可惜的是,在辽沈战役打响之后,朱瑞为了观察新缴获火炮的威力,亲自跑到前线,结果不慎触雷牺牲,年仅43岁。噩耗传到延安之后,中央决定将东北炮校改名为朱瑞炮校,以示对朱瑞的纪念。

朱瑞的牺牲激发了炮兵官兵的战斗精神,在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无可比拟的辉煌战绩。毛主席对朱瑞炮校和炮兵的突出表现甚为满意,建国前夕为朱瑞炮校题词:“人民的炮兵万岁”。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毛主席等党和军队领导人一直关注着炮校的建设和发展。后来军委炮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再次发挥出巨大作用后,毛主席等党和军队领导人又相继题词。

毛主席在题词中刻意将“炮”写作“砲”,也正是为了纪念军委炮校的历史,缅怀那些在炮校发展历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将领们。

27 阅读:12562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