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餐桌旁就在菜单上:布林肯的这句话,是谁想“吃掉”谁?

黄娜老师 2024-02-25 21:02:50

最近,大家肯定都看到了这个新闻。

慕尼黑举办的欧安会上,在小组讨论-记者访谈环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印度外长苏杰生,这仨人被分到了一组。

当布林肯谈及中美关系时,他说了一句—— “你不在国际体系的餐桌上,就会在菜单上。”(“If you're not at the table, you're on the menu”)。

很快,这段视频就传到到了咱们这边,惹恼了众多网民。

很多网友评价说——

美国人彻底不装了;

美帝国开启了掠食者模式;

这是美国在放狠话,要和中国不死不休!

还有网民将其对应到了咱们的中文典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那么,究竟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是,也不是。

其实,这句话并非布林肯的独创,属于一句教你为人处世的美国民间谚语。

“If you're not at the table, you're on the menu”.

这里的桌子( table),指的是“谈判”;菜单(menu)则指代“筹码”或者利益。

这个谚语的原意是——你不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就只能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你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

如今的美国人,常用这句话表达类似警告——如果你不抓紧进入某个领域,或者不参与某项工作,就会受到损失,被时代所抛弃。

所以,相比“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谚语也有“时不待我”、“不进则退”的之意。

而放到外交场合,引申出一个逻辑则是——你需要让自己足够强大,好坐到那张桌子旁。这table可不是你想坐就能坐的,要凭实力。否则,你就难免会成为table上的下酒菜。

除了这次,早在2022年,针对当时的俄乌局势,布林肯也引用过这个谚语。

所以,这句话虽然是个美国谚语,但放在外交场合下说,也很有威胁的意思。再加上语言文化方面的隔阂,让咱们的网民们感觉受到了巨大侮辱。

不过,如果你联系上下文语境,再品品这话,就又会发现,布林肯不仅是在说中国,更是在威胁所有的其它国家——你们要想仔细了,该怎么站队!

现场,主持人问布林肯: 美中紧张局势正在导致更大的分裂,我们能看到双方都在尽力争夺自己的盟友,您觉得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受到了多大程度的挑战?

布林肯:从本届政府开始,我们在就努力的恢复和重建我们的联盟,对盟友间的关系和多边体系进行了一再的投资并提出新的设想,因为这样做符合我们的利益...但我们的优势是拥有一个强大和智慧的盟友网络,和愿意进行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及体系,所以说“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在这个餐桌上,你就会在菜单上”...因此,重新进行多边接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已经这样做了。

简短说,布林肯的意思似乎是,我们美国可没逼你们“选边站”,只是为你们提供了“更明智的选择”;如果你选错了的话就难免成为别人的“菜”了。

将美国及其盟国比喻成食客,将其它国家比作食物,这就是吃和被吃的关系了。确实非常霸道,自带原始气息。

以至于布林肯身旁的印度外长苏杰生,一时间陷入了尴尬。

毕竟,坐在他旁边坐的这俩人,一个美国国务卿,一个德国外长;一个代表严禁别国购买俄罗斯能源的美国,另外一个则来自在禁购中损失最为惨重,但还在咬牙坚持的德国。

显然,苏杰生夹在中间,确实很为难。

而现场的主持人,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专门冲他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大意是——印度在“选边站”的过程中,似乎选择了俄罗斯。如今还在坚持继续购买俄罗斯的能源,你们印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苏杰生的回答则充分展现出了印度人巧舌如簧的一面,他略作沉思,然后微笑着说——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挑战,面临着不一样的压力和吸引力,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很难建立单一维度的关系...我们印度是不结盟国家,当然有多种选择啦。如果我们足够聪明,获得了多种选择,你们应该钦佩我们,不应该批评我们啊……”

然后,在他的带动下,主持人、布林肯和贝尔伯克也都随之尬笑了起来...

总之,欧安会上布林肯的这句“你不在餐桌旁就在菜单上”,并非是美国在宣布要和“中国不死不休”。毕竟,大国之间桌子底下再怎么使绊子,面子功夫也要照做,特别是外交领域,不太会那么直接的说出你死我活的话来。

联系现场语境,大家都能很明显看出,这话是对着美国所谓的盟友或者其他国家说的。督促这些国家必须要选边站,而且得选美国这边,否则你就会出现在美国及其盟友的菜单上。

只是,对于美国的那些欧洲盟友们来说,目前看,即便早就已经坐在了餐桌旁,菜单上似乎还有它们的名字。

0 阅读:43

黄娜老师

简介: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