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捶丸运动在我国古代社会的艺术价值

强强聊历史 2023-04-12 07:38:07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捶丸是一种产生于800余年前的古老体育项目。

按《大辞典》的说法,捶丸类似于今天的高尔夫,流行于宋元明朝,最初由步打演变而来,后来演变成一项不与人正面交锋的球类游戏。

游戏的方法是在空地上画一个球基,然后在离球基十至百步的范围内挖出一定数量的球窝,在球窝的边缘放上五颜六色的旗子,用一根较弯曲的木棍将球从球基中推入球窝。

捶丸一般按照参赛者的数量,分为小会、中会、大会,胜利的一方,可以先拿到十筹,也可以拿到十五筹,甚至是二十筹。

捶丸运动历经宋、辽、金、元、明朝兴盛,至清朝,逐渐式微,最后只是一种由儿童、妇女参加的民间球类运动。

然而,因为捶丸运动从宫廷传到了民间,它在传承了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一种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王公贵族都非常喜欢的一种球类运动,它是我国古代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球类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捶丸运动的起源、发展与衰落

1.捶丸的兴起与发展

据历史文献记载,捶丸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庄子所著之书中。

当时,宋楚两国大军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楚庄王率领的军队位于宋都城外,两军进行着激烈的对峙不分胜负。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熊宜的士兵自告奋勇来到楚庄王的帐下,声称自己可以帮助楚军战胜宋兵。熊宜的勇气和信心感染了楚庄王和众将士,边上的人也夸奖熊宜勇猛过人,能够以一当百。

在楚庄王同意后,熊宜领命来到双方对阵前线。

但是,他并没有着急冲锋杀敌,而是在阵前玩起了捶丸。这个看似轻松的运动产生了强大的心理作用,让楚军士气大振。

最终,楚庄王得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成功击败了宋军,开创了一番霸业。

从此之后,捶丸运动开始在世人中流传,并因其具有强大的心理作用而成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体育运动。

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捶丸”的流行与隋唐时代的“球类项目”有很大的关系。

在此期间,不但有骑马用杖击打的马球、用脚踢的蹴鞠,而且也有步行用球杆进行的打球比赛。比赛者分成两组,用棍子击球,谁先把球打进洞里,谁就是胜利者。

在此基础上,对步打球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宋朝,又发展为一项新的球类项目“捶丸”。

唐朝时,以宫中妃子、宫女为不打球的主要参与者,到了宋朝,捶丸已发展成一种规模宏大的球类活动,并有皇帝亲自参加、主持。

根据《宋史·礼志》记载,宋太宗赵匡义在每年三月份都会举办一次“捶丸赛”,并邀请宫中的艺人、文武官员前来参加。

2.捶丸的盛行与逐渐衰落

中国宋、辽、金、元四个时期时的捶丸是非常流行的。

在当时,不仅是文人、达官显贵,就连宫中的仕女们都会在酒宴之后,以捶丸为消遣乐事,这一现象,在唐宋时期的诗歌和歌谣中,也时常可见。

著名诗人王焕声称当时的好多游戏他擅长,如:“折莫是捶丸、气球、围棋、顶针续麻、拆白道字”。

宋徽宗、金章宗对这一项目也很感兴趣,《丸经序》中说:“宋徽宗、金章宗,都好捶丸”,二人常常以这一传统作为学习的对象,以求更上层楼。

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是皇帝了,所以他们的球杆并不是用木头做的,而是用黄金做的,上面用玉石做的,比赛之后,他们并没有把球杆放进球带里,而是放进了一个特殊的盒子里。

在那个年代,不光是大人,就连孩子们也很喜欢这项运动,有一首诗说得好: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拱击落青毡。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

因捶丸之风之盛,元至元十九年,有一位文人专门为捶丸这项运动写了一本书,名为《丸经》,署名宁志斋。

这本书一共有三十二章,里面有关于捶丸的打法要领、球场维护、球棒制作等方面的论述,其专业性丝毫不逊色于现代的高尔夫。

现今,在山西省洪洞县的广胜寺水神殿里,还保存着一幅元朝的“捶丸”壁画。

壁画上,两个穿着朱色长袍的人,站在那里一片空旷的平地,一人拿着球杆做着击球的动作,另一位则蹲在地上观察着地上的球窝,远处还有几名侍从在手里拿着球具在旁边观看,整幅壁画描画出了生动的捶丸运动。

根据史料记载,捶丸这项运动曾在我国历史上的多个阶段达到繁荣,有是在明代的时候最为突出。

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古代风俗百图》,还有明代时期著名画家杜堇的名作《捶丸仕女图》等作品,都表明了捶丸在当时已经发展成了一项高雅的运动,广泛在士大夫和皇家子弟间流行。

但是到了明末时期,由于明王朝的衰落覆灭,社会的动荡不安,再加上外来运动项目的传入,捶丸运动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捶丸运动的艺术价值

1.捶丸运动中的养生艺术

元朝《丸经》一书中,对捶丸的养生作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捶丸锻炼可令人身心舒畅,气血运行顺畅,让人心境更加愉悦。它不是一项需要勇气的运动,更不是一项靠力量争强好胜的运动,它更多的是一项追求人们的健康和完善自身的运动。”

捶丸运动与其他任何体育运动一样,具有显著的养生价值,但与蹴鞠、马球等体育运动相比,捶丸养生价值更加明显,这也体现了我国传统体育思想价值的传承。

我国古代传统体育强调养生思想,包含身体养生和精神养生两个方面。

身体养生注重通过运动锻炼身体,以促进身体健康,精神养生则更注重平衡心态,调节情绪,以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

在这两个方面中,我国古代体育更强调的是精神养生。捶丸运动同样重视胜负观的正确态度,不以胜利为主要目的,而是注重平和心态的维护。

运动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沉着,不过度喜悦胜利,也不会因失败而愤怒,这样可以在运动中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和谐,这是捶丸运动追求的养生效果。

另外,《丸经》着重提出了捶丸要具有“乐有节”的观点,这一点对我们的养生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而“乐有节”则是指适当的锻炼,不能过度的锻炼,更不能因自己的爱好而无节制的玩耍。该观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捶丸运动仅需达到气血通畅、四肢舒展的效果即可,过多的运动会使人疲惫不堪,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所以要避免“不劳神于极以畅四肢,不太任力而疲倦”。

第二,运动要适度,不要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不要影响到心境的平静与快乐。

所以,捶丸运动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养生作用,其核心是适度有节制的运动。

2.捶丸运动中的军事艺术

捶丸运动在宋、辽、金、元时代开始盛行,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而仍然流行不衰,这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练兵和技巧学问有着密切的关系。

捶丸运动的技巧和练兵功效,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所共同推崇,因为它能够为士兵提供身体训练和武器操作的技能,为战争中的军队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捶丸运动的军事价值是其被各个王朝统治者共同重视和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丸经》中提到的:

“收其芳心,养其血脉而怡悸乎神情者矣.不以勇胜,不以力争,斯可以正己而求诸于身者也.由是观之,亦卫生之微奥”。

说明捶丸运动并非靠蛮力和勇气取胜,而是需要运用技巧和智慧,这与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强调的智取胜理念相一致。

我国古代军事历史中,许多著名战役都是凭借智谋取胜的,如赤壁之战、空城计、暗度陈仓、围魏救赵等。

而《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等典籍中也强调了智慧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捶丸运动有着严格的规则和纪律,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运动,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也体现了军队纪律严明的特点,与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注重纪律严明、奖罚分明的理念相符合。

许多著名的军事家也强调过军队纪律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指挥军队、驾驭士兵的重要原则。

因此,捶丸运动不仅是一项有益于健康的运动,也具有军事作用和军事价值,与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3.捶丸运动中的思想艺术

捶丸运动能够培养公正和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社会风尚。

在《丸经》中,各种比赛规则都以文字形式进行表述,捶丸运动有一系列严格的运动规则,并且专门规定比赛必须公平公正,禁止任何代替、阴谋和欺骗行为,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要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培养公正和道德价值观念,超越身份等级限制,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长期的比赛和运动过程,捶丸运动促进了一种道德共识,即凡是参与捶丸运动的人都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否则其行为是不道德的。

在这个过程中,捶丸运动与当时的儒家道德和传统礼教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共同约束人们言行的规范。

这种道德共识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规则制定和强制执行而得到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道德观念的传承而形成的。

因此,捶丸运动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对于身体健康的促进和对于军事训练的作用,同时还在于它对于道德观念的培养和社会风尚的塑造。

结语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捶丸运动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体现了现代运动所追求的公平公正和道德风度等方面的价值。

在捶丸运动中,参与者必须自觉遵守严格的比赛规则和道德要求,以确保比赛的公正和公平,这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此外,捶丸运动对于运动员的平和心态也提出了要求,这种精神并没有随着运动的衰落而消失,反而被继承和发扬。

在当今的体育竞技中,追求公平公正和道德风度已经成为普世价值和追求,因此,捶丸运动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增明,《捶丸图》,探索体育文化导刊,

3.刘秉果,张生平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刘清黎,体育五千年考,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0 阅读:10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