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每年都有1000万大学生涌入市场!满城都是“烂尾娃”?

Hi科普啦闪电哥 2024-08-19 11:49:49

还记得那些在城市边缘、积满尘土的“烂尾楼”吗?它们原本被设计成摩天大楼、豪华公寓或是商业综合体,但因为资金链断裂或是开发商跑路而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混凝土骨架。

而今天,一个新兴的词汇频频出现:“烂尾娃”。这个词同样让人感到复杂——它带有一丝讽刺、一点无奈,还有很多很多的现实……

“烂尾楼”后又见“烂尾娃”

“烂尾娃”,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求学的道路上,父母耗尽家资,心力交瘁,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到头来却“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们。

他们就像一座座被搁置的“建筑”,本应成为社会的栋梁,却因为种种原因,暂时甚至长期停留在就业市场的边缘。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烂尾娃”绝不是对个人能力的否定,而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这个词虽然有些调侃意味,但背后的故事却充满了心酸与无奈。

回忆一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了无数次考试、论文、实习,终于拿到了一纸文凭。

然而,当这些孩子满怀信心地进入就业市场时,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他们面临的不是盈箱溢箧的“金饭碗”,而是成千上万的“竞争者”!

从前,父辈们只需凭借一纸文凭,便能轻松找到工作,进而供养整个家庭。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普及,那张无比珍贵的文凭似乎逐渐褪去了它的光环。

父母们倾尽时间与金钱,精心栽培出来的孩子,却有可能因为找不到工作而“烂”在家里,别说供养家庭,不啃老就不错了——这样的新闻每年屡见不鲜。从何时起,文凭的“含金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些普遍高投资、高学历的“烂尾娃”们又是因何产生?

教育投资为何会出现“烂尾工程”?

时值奥运会,你大概会看过几场紧张刺激的游泳比赛项目,那些在泳池中奋力前行的游泳健儿,每个人都在为了拼尽全力争夺决赛有限的泳道。而现今社会上的“烂尾娃”,正如这些游泳健儿,只不过他们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就业市场。

毕业生数量暴增:僧多粥少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数据。根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158万人!这意味着,每年有千万人从大学校园走出来,涌入就业市场,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人人手持精美的简历,高喊“我要工作”!

然而,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大家深有体会,就业市场的容量可没有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而等比例扩展。供需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用人单位的选择空间变大,竞争自然也愈发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毕业生要面对的不仅是学长学姐们的经验碾压,还有同龄人之间的“厮杀”。

产业转型:传统岗位消失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从制造业驱动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的变革。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岗位在减少,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苛刻。

你想想,曾经一个以打铁为生的村庄,突然发现打铁的需求不再旺盛,大家都转而学习编程和人工智能,但这些新技能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在这种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很多原本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传统行业,岗位数量急剧减少。因而,那些刚刚从传统专业毕业、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举步维艰,成为“烂尾娃”大军中的一员。

人才内卷:新型岗位搏杀

而在另一边,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创新人才的“内卷”也相当严重。在同一个赛场上,选手们不仅要比拼速度,还得时刻警惕旁边的人有没有学了新的加速技巧。

过去,大学文凭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但如今,文凭早已贬值,甚至成为了一个“标配”。很多求职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得不继续深造,拿下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然而,当大家都拥有高学历时,这张学历证书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高学历,却未必会匹配到高薪酬。多少985、211的学子为了一个月薪三千的稳定岗位挤破脑袋。因此,网上还有这么一个搞笑段子:

从前,大家会说:“三千一个月给狗,狗都不干!”

现在却是:“狗不干我干!”

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湖南教育家徐特立曾言:“用与学的分离,是工作和学习双方的失败。”

现今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依然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则相对薄弱。这就好比你去一个厨师学校,在课堂上学到了各种菜谱和烹饪理论,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你却很少有机会亲自下厨,等到毕业时,面对一堆食材和厨具,只能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

这种教育与市场的脱节,让毕业生在求职时感到“高不成低不就”。企业创收需要的是能够立即上手工作的员工,哪有时间来帮社会培养“新人”?

缺乏实战经验,不具备实用技能,这种“学而无用”的尴尬局面,让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结果只能沦为“烂尾娃”,被动地在就业市场边缘徘徊。

主动选择“另类”,却猛撞现实的南墙

不仅如此,社会观念的变化也在影响着“烂尾娃”的出现。在过去,大学毕业意味着找到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进入社会的主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许多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和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一味追求所谓的“铁饭碗”,而是希望寻找一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热爱的工作。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左顾右盼。当他们坚持梦想,却在现实中四处碰壁时,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烂尾娃”。

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迷茫与选择困难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获取虽然变得更加容易,但准确的信息和真实的市场需求却往往被隐藏在大量的噪音中。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时,他们并不清楚市场的真实需求,只是盲目地投递简历,结果往往是石沉大海。

这种信息不对称,让孩子们在求职时根本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只是凭添迷茫和焦虑。很多人经过几轮面试失败后,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逐渐陷入“烂尾”的状态中。

烂尾娃的蝴蝶效应

辛辛苦苦栽种了一棵苹果树,施肥、浇水、除虫,满心期待着它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当果实终于挂满枝头时,却发现这些苹果有的腐烂,有的干瘪,甚至还有些根本没法吃。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烂尾娃”的出现就像这棵苹果树,他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如今似乎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心理上的打击。

老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后来人们也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见,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往往投入了全部心血,期望他们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然而,当孩子在就业市场上屡屡碰壁,甚至长期处于失业状态时,父母的失望和焦虑可想而知。

这种失望不仅来自于现实的经济压力,还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生活得更好,拥有更稳定的工作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当这些期望落空时,父母们不仅要面对子女的失业问题,还要承受来自亲友和社会的压力,甚至可能因此产生家庭矛盾。

从社会层面来看,国家和社会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是巨大的,从基础设施到师资力量,再到科研经费,每一分钱都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然而,当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就像未被开发的矿藏,被闲置,被浪费。

那么,这里面是否存在改善之道?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烂尾娃”问题?

要解决“烂尾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让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当毕业生走出校园时,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是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的“职场新兵”。

而企业也需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不仅仅是“拿来主义”地挑选那些已经完全符合要求的“成品”员工,更要重视对新人的培养和培训。

当然,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应当重新审视这个带给大家焦虑的词汇——“烂尾娃”。我们需要明白,没有人有权利评判和定义谁是“烂尾娃”,这个标签不应成为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苛责和压制。我相信,没有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孩子称为“烂尾娃”。

我们养育孩子,不应该过分功利,仅仅以成就和地位来衡量他们的人生价值。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角色和使命,每个人的花期也各不相同。有些人早早绽放,有些人则是厚积薄发。

正因如此,作为过来人,我们更应当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那些在职业生涯初期遇到挫折的年轻人。他们或许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已经“烂尾”。

相反,只要不放弃努力,不断学习和成长,都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绽放时刻。

1 阅读:30

Hi科普啦闪电哥

简介:Hi科普啦,每天科普一点,收获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