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青扇
编辑|t
引言在美丽的伏尔加河畔,斯大林格勒的市区屹立着一栋红砖砌成的4层大楼。
这栋楼不仅没有华美的装修,甚至可以说是残破不堪,却每年都会引得络绎不绝的游客慕名前往。
这里曾在苏军62集团军服役的巴普洛夫命名的大楼,那么他到底在这里做过什么会让政府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栋大楼呢?
(巴普洛夫大楼)
一、经验悬殊的对决,新兵与老兵相碰1941年6月开始,德军派出大量的兵力,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到了莫斯科。
斯大林眼见形势危急,就将东部的军队调到了莫斯科,这样才艰难地打退了德军。
料想德军此战失利,等他们休整之后下一波的攻势会更加凶猛,于是斯大林又从南部抽调了军队来保卫莫斯科。
谁承想德军压根没打算再撞南墙,而是将军队的矛头调转,直接冲向了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和斯大林格勒。
(战役)
敌人的袭击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斯大林根本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毫不意外的输掉了哈尔科夫战役。这场战斗中,苏军损失惨重,不仅失去了哈尔科夫这个重要的军工生产区,而且大量的士兵阵亡,连武器装备都被德军夺了去。
被德军先下一城的情况下,苏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斯大林格勒的反击战上。一旦斯大林格勒这个南方仅存的交通枢纽失守,苏联将失去所有来自南方的资源补给。
(战争)
情势紧急之下,被拉上战场的是仅仅组建了3个月的62集团军,不久之前这支军队还被称作第七预备役。他们要面对的是经验丰富的德国精锐,乘着刚刚大败过苏军的气势奔赴而来的德军第6集团。
二、寸步不让,以命搏命1942年7月27日,守在斯大林格勒的士兵接到了一道编号为227的号令,这道号令的核心只有一句话:“不准后退一步”。
临危受命的崔可夫中将也牢牢的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间,他说:“斯大林格勒只会在一种情况下沦陷,那就是我们的最后一名士兵倒下。”在贫穷与饥饿中出生的崔可夫中将,绝不想让这个国家的孩子,因为战败而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崔可夫中将)
即便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在与拥有数倍于己的重型武器的敌人作战时,62集团仍然节节败退。他们不得不用肉体堆起一道阻挡敌人进攻的高墙,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准备反击。
德军的第四装甲集团,原本离斯大林格勒只剩100公里,正常情况下只要一天就能开到市区附近。
然而这一段近在咫尺的路,在62集团的阻挠下,却硬生生的走了一个月之久,被苏军争取到了大量调动兵力的时间。
(斯大林格勒巷战)
千辛万苦来到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德军,他们怒不可遏,战斗也来到了他们最想要的巷战环节。历史上的战役中,处于优势的一方一旦迎来巷战环节,就几乎可以吹响胜利的号角。
局势一开始确实就如德军所期待的那样顺利,在飞机的狂轰乱炸下,62集团根本毫无反抗之力,只能被一点点蚕食。
然而崔可夫中将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他让62集团的士兵化整为零,抹黑靠近德军所在的房屋和街道,漆黑的夜色中德军要面对的是守城士兵刺刀上寒冷的锋芒。
(士兵)
由于敌人可能就在自己的身边,德军的飞机也只能停止轰炸,他们被迫遵守与62集团以血换血、以命搏命的规则。
62集团这种不顾牺牲的战术,让最终的胜负多了一份悬念。
也正是在这种充满悬念的斗争中,原本一栋平平无奇的大楼才能被打上烙印。
在无数道被血染红的身影中,有一个叫巴普洛夫的将领,他带着自己的小队四处寻找有利于作战的地方。
(战火中的巴普洛夫大楼)
当巴普洛夫发现一栋能够占据至高点的居民楼时,他就意识到这是一处不得不争的战略要地。于是他带着20多个人,在这里与不计其数的德军士兵展开了较量。
他不仅巧妙的在楼内布下了各种防御措施,还挖通了这栋大楼与隔壁面粉厂的地道,让进入这里的敌人通通有去无回。为了纪念他的战功,这栋楼后来就被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眼见这样的战术奏效,不少普通的市民也加入了进来,他们潜伏在德军附近的房子里,随时准备给不速之客致命一击,他们不愿流浪之后再无故乡可回。
(战争)
据调查显示,这段期间每天都有2000名以上的士兵死去,这个曾经有85万居民的城市在战后也只剩下了1500人,不知多少人流离失所,也不知有多少人带着觉悟所牺牲。
所幸,62集团的士兵和居民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战争逐渐迎来了转机。
三、前仆后继,以铸丰碑在斯大林格勒这个变成了人间地狱的地方,62集团苦苦支撑,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支援终于到了。
首先是伏尔加河上的苏联区舰队,为了支援62集团,他们的扫雷艇与装甲艇先后被德军击沉,连航运局的轮船与客艇也免不了船毁人亡的命运。
(舰队)
即便如此惨烈,苏联区舰队还一直源源不断的向62集团输送着弹药与粮食。从而使得战斗后期,德军弹尽粮绝时,62集团还能以充沛的状态作战。
除了物资以外,一批又一批新鲜的血液也被送到了斯大林格勒这个焦灼的战场。
虽然这时德军已经占据了斯大林格勒的大部分地区,也让62集团损失惨重,但62集团余下的一小撮人不断更替,打退了德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保卢斯)
明明胜利就在眼前,但怎么都无法实现的战斗让德军逐渐丧失了信心。此消彼长中,越来越多的德军想要放弃,他们的将军保卢斯也只是在希特勒许诺他的升官梦中苦苦支撑。
在德军面临物资短缺的问题,做着噩梦的时候,苏军的天王星行动像一道白光惊醒了德军,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
110万人的苏军在崔可夫元帅的指挥下,从3个方向把德军包围的严严实实。苏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剿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62集团等到了他们来之不易的胜利。
(战争)
如今不少俄罗斯人都认为德军从夏天打到了冬天,最后失败的原因是缺少保暖的衣服,但其实战场上德军丢失的军服随处可见。
德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苏军退无可退,因为他们的家乡在此处。因此苏军必须全力以赴。
参考资料汪春强,丁凯.决胜斯大林格勒(五)[J]. 2011.
大仙.惨白的天王星[J].文史参考, 2012, 000(013):91-91.
62集团得到守城的援军比第6集团军总数还多,朱可夫才有权指挥百万大军,崔可夫比朱可夫对待平民士兵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