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政:战国时著名刺客,虽一介屠夫,但重情重义,替知己复仇而死

踏月读书 2024-08-20 20:24:55

刺客是一个最古老的职业,从春秋战国到现在,涌现许多著名的刺客。

刺客与侠客是有区别的,虽然他们都以武犯禁,可是侠客出手多是为了公义,而刺客则多为了私情。

相比于侠客的骨气,刺客多少是一些身处社会边缘的人物,他们能够登上历史舞台,全要归功于太史公留下的《刺客列传》。

正是由于太史公保留了他们的故事,这才让他们从阴影之中走到了阳光之下。

《刺客列传》里面记载四大刺客,有赖于太史公传神的笔法,使得这些刺客没有被人遗忘,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

今天要介绍的聂政就是四大刺客之一,他出身不高,只能以屠宰为业,要不是遇到严仲子,聂政的一生也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过去了。

作为卿大夫的严仲子对于平头老百姓的聂政可谓礼遇有加,虽然是有求于聂政,但是这份把聂政视为知己的态度,打动了聂政。

最后聂政为了给严仲子复仇,被韩国相邦卫士所杀,聂政用自己死偿还严仲子对自己的恩遇。

虽然我们无法理解古人的价值观,但是我们还可以对这份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感到钦佩。

今日我们就跟随太史公的文字,了解这位著名刺客曲折壮丽的一生吧。

一、仲子厚待为复仇

聂政,由于史料所限,只知道他是韩国轵县深井里人士,出生年月不详。

年轻好任侠,由于看不惯他人欺负路人,上去劝架而发生争执,失手将他人杀死。

为了躲避仇家追杀,聂政只好跟母亲、姐姐逃到齐国,身无长技,好歹有一身力气,便只能以屠宰为职业,以此度日。

日子就这样在平淡中一天天过去了,偏偏一个衣着华丽的人出现,打破聂政沉寂的生活,也改变了聂政的命运

而改变聂政命运轨迹的人,叫严仲子,卫国濮阳人,深受韩哀侯宠信,被封为大夫,不知道什么原因与韩国相邦侠累产生了矛盾。

由于严仲子担心侠累杀害自己,便逃离了韩国,开始周游各国,只为了能寻求可以替他向侠累报仇的人。

在战国时期,征伐不断,贵族之间的仇怨,小到刺杀,大到战争,是非常频繁的事情。

因此严仲子能想到化解矛盾的方式,不是调解,而是刺杀,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为了报仇,严仲子去了许多国家,也碰到许多钉子,不是价格没有谈拢,就是不敢去冒险。

直到来到齐国以后,他从齐国当地人那里打听到有一位叫聂政的勇士,他为了逃避仇人的追杀,才躲藏在屠夫中间。

严仲子为了结识聂政,亲自带着礼盒,到聂政的草屋土舍来求见聂政。

来回这么几次,严仲子便与聂政熟识了,后来严仲子不顾及自己贵族的身份,又准备了酒食,并且亲自送到聂政母亲面前。

两人像平常人那般,饮酒畅聊,当酒酣耳热之际,严仲子又拿出一百镒黄金,上前为聂政的母亲祝寿。

当聂政看到如此厚礼感到十分惊异,聂政明白严仲子如此屈尊降贵地来结交自己,肯定必有所图,可是他没有想到严仲子会如此下血本,于是再三向严仲子辞谢。

可严仲子坚持要送,聂政则坚决不收:

“大夫,小人很庆幸我的老母身体还算康健。

虽然我们家境贫寒,但还能客居在此,靠着屠狗为业,早晚也能够得到美味的食物,来奉养我的母亲。

如今小人有足够的能力来供养母亲,因此不敢接受大夫您的馈赠。”

严仲子眼见聂政坚决不收,便屏退下人后,对聂政坦诚布公道:

“我本是韩国大夫,因为和人结仇,才游历四方的。

为了寻找能替我报仇之人,我遍游诸侯国,等到来到齐国,我才听说有您这样义气为重的勇士。

为了让您帮我完成夙愿,因此才进献百金,以此作为您母亲买粗粮的餐费。

希望您能够将其收下,我才好把事情交托于您。

严某把话说到这个地步,还望您不要再退却了。”

聂政一见严仲子图穷匕见了,他知道自己本就不是一个怕死之人,只是刺杀之事,必须心无牵挂才能完成。

“大夫,我聂政也是心存大志之人,之所以愿意降低自己的志向,委屈自己,来到市井里做一个普通的屠夫,是因为想让母亲能够安度晚年,不用为我担惊受怕。

我老母尚在人世,我聂政作为儿子,就是不能用自己的性命来报答他人的恩情。”

严仲子明白聂政话中之意,还是想将百金相送,可聂政觉得无功不受禄,始终不肯接受。

哪怕如此,最后严仲子还是做得了宾主之仪,才带着随从离开。

二、尽力报恩道缘由

在过了很久后,聂政的母亲也去世了,在安葬完母亲后,也脱掉丧服,可聂政并没有继续做杀猪宰牛的行当。

对此,聂政同行二牛就有些好奇,询问聂政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聂政也就知无不言了:

“二牛,你看我只不过是一个市井上的普通百姓,手里拿着刀,也只是用来屠宰牲畜罢了。

而那严仲子身为韩国的大夫,竟然不远千里地来到齐国,还降低自己的身份,来与我结交。

而我回报他的,实在是太少了,我还没有为他做出什么大事,可是他却给我的母亲,献上百金作为寿礼。

虽然我拒绝了,可是这足以说明他是十分清楚我的价值。

像他这样一个身份高贵又礼贤下士的人,哪怕是因为自己心中的仇恨,才亲近信任我这样一个家境贫寒,又居住在偏远陋巷之人。

对此,我也是十分感动的,为此,我哪怕豁出性命,也帮他达成心愿,只因他对我的敬重!

当初我拒绝他的邀请,是因为我老母健在。

如今母亲已经寿终正寝了,我该当为他效力了。”

说完,聂政便收好行装,星夜兼程地从齐国赶往濮阳。

花费数十日,聂政才风尘仆仆地来到严仲子府邸,拜见了严仲子:

“当初,您向我发出请求,我以母亲健在,拒绝了您。

如今我母亲已经去世,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为您效命。

您仇家是谁,还请您告知,我定然为您解决了他。”

严仲子见聂政一身风尘,心中十分感动,便让下人带聂政洗漱后,再来详谈。

等到聂政洗漱完毕后,两人便隔案对坐,严仲子喝完一盅酒,平复了情绪后,才将事情详细地告知给了聂政。

“先生,我的仇人不是别人,就是韩相侠累,他仗着是如今韩王的叔父,在朝堂上飞扬跋扈。

我看不惯,就和他争执几句,他就扬言要杀我,而我自然不肯坐以待毙,便准备先下手为强。

没承想,他的家族势力强大,又人多势众,在他居所,有几层守卫,严密看守。

我多次想派人前去刺杀他,可始终都没有成功。

如今,有先生出面,我严某大仇可报啊!

不知先生需要我安排多少车马壮士来充当您的助手呀!”

聂政扬起手,示意打断严仲子的话头:

“大夫,您可想过韩卫两国相距并不远。

您要刺杀是韩相,他刚好又是韩王的族亲,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能派太多人。

因为只要人多了,就必然会出岔子,一旦出了岔子,就会很容易泄露消息。

一旦泄露了消息,就会让韩国全国上下,是您与韩相为敌,到时不仅刺杀很难成功,您的处境也会变得十分危险!”

严仲子还打算劝说聂政多带些人手,可是聂政果断拒绝了。

这不是严仲子想要保全聂政,而只是想提高成功率,为啥如此揣测严仲子呢?

因为一旦走上刺杀道路,无论成功与否,刺客都难以存活下来。

三、刺杀侠累不累人

在辞别严仲子后,聂政就带着严仲子相送的宝剑来到韩国,在侠累府邸附近观察数日后,聂政才找准了刺杀时机。

那一日正好是韩相侠累找同僚议事,府门打开,周围警戒的士兵也比较松懈。

聂政在一个拐角,瞅准时机,就顺着几名韩国官员进入的府邸当口,只见聂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撞开几名官员,将大门前几名上前阻挡甲士砍翻在地。

然后他就直直地杀入大堂,此时侠累刚好坐在堂上,正在和早到同僚交谈,就听有人发出尖叫声。

等到侠累转身细看,只见一个面目狰狞,身穿深色破衣烂衫的汉子,拿着一把染血的宝剑站在大堂中间。

侠累来不及喊人,就只见聂政一剑向自己胸膛刺来,侠累赶忙侧身闪避。

聂政见一击未中,便顺势转刺为劈,侠累来不及缩身躲避,只见剑光划过,一条左臂当场被砍断。

侠累忍着痛爬起身,拔出一旁的宝剑就向聂政刺杀去,聂政一面用剑隔挡,一面用脚将侠累踹翻在地。

就只见聂政一剑刺入了侠累胸膛,将侠累给结果了。

在周围手里拿着兵器的守卫也不少,被堂中骚动吸引过来的士兵也在增加,可是聂政刺杀侠累就在电光石火之间,士兵们根本来不及阻止。

等待侠累后,士兵才一窝蜂地涌了上来,聂政一连格杀了数十人,才暂缓士兵们的攻势。

聂政见难以杀将出去了,便剑在脸上自毁容貌,然后挖出双眼,最后自刎而死了。

韩国士兵又涌上来,捅了几枪,然后就将聂政早已面目全非的尸体,放在集市上公开,悬赏询问,看有没有人认识这是谁家的子弟。

韩王此举就是抓出刺客幕后之人,好为他的叔父报仇,韩王开出赏格是,只要有谁说出是谁派此人来刺杀相邦侠累的,就赏千金。

虽然赏金很高,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知道此人是谁,幕后主谋又是谁。

四、姐弟同义扬弟名

在齐国的聂政姐姐聂荣,听说有人刺杀了韩相的消息后,心中悸动,已经许久没有见阿弟来看望自己了,该不会此人就是阿弟吧!

由于韩人不知凶手姓名和身份,所以将其尸首暴露在集市上,还悬赏千金让人来认尸。

当聂荣紧接着听到这个消息时,早已哭成泪人:

“阿弟啊!当初严仲子来相求你之时,你早已心动了。

你为人孝顺,所以才推辞了。

没想到如今你真得去做了,这天下的人啊!

还是严仲子最了解我的阿弟啊!”

在告别亲人后,她随即出发,赶来十多日路程,才来到韩国。

聂荣没有休息,便直接来到集市上去辨认尸体了。

看着早已面目全非的尸体,聂荣还第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弟弟聂政,推开围观的人群,就趴在尸体上,嚎啕大哭起来:

“你们这些韩人皆不认识此人,我认识。

他就是我弟弟聂政啊,原本住在轵县深井里的聂政啊。”

围观众人一见前来认尸的是死者的姐姐,便纷纷劝阻道:

“夫人,此人杀害我们的相邦,韩王之所以悬赏千金来寻人辨认,是想找出幕后之人。

而夫人作为他的姐姐,前来认人,不是自投罗网吗!

还请您快快离开,不要再成为刀下亡魂了。”

聂荣抹干眼泪,先是对众人的好意,感激了一番,然后眼神十分坚定地望向众人:

“大家说的忧虑,我不是没有考虑过。

可是我阿弟当初之所以选择了承受屈辱,而委身于市井商贩之中,那是因为老母尚在,而我又未出嫁。

如今老母已经寿终正寝,而我也已嫁为人妇。

严仲子作为大夫,能够在我阿弟困辱的境况中找到他,并与他结交。

如此恩泽深厚,阿弟唯有以死相报,这本该就是勇士最后的宿命。

我阿弟完成了严仲子所托,又为了不祸及他的阿姐,我。

他宁可将自己身体严重摧残后,才自杀殒命。

我阿弟,如此我着想,身为阿姐,我怎么能因为担心自己会遭到杀身之祸,而埋没阿弟的名声呢!”

一番话,让在场的百姓是既惊又敬。

该说的已经说完了,聂荣大声连呼三声“天哪”后,就因悲伤过度而猝死在了聂政的旁边。

当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都纷纷感叹道:

“不仅聂政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勇士,连他的姐姐聂荣,也是一个性情刚烈的女子啊!

这严仲子还真有识人之明啊!”

结语

这就是那个时代比较奇特的风气了,而这种风气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当社会上升渠道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时,那些怀才不遇者,能够得到贵人赏识,无论贵人出于何种目的,这种赏识对那些人来说已经是莫大荣幸了。

可能对于现代我们无法理解古人这种情怀,但我们还是要保留一份尊重的。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未必是真实存在的,可那份时代独有气质让人觉得此人肯定鲜活的,哪怕真实存在,也不稀奇,这也许就是史记魅力吧!

0 阅读:34

踏月读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