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第一人,一野虎将战场怒吼彭德怀,事后彭总自省太不应该

正观历 2024-02-12 10:52:46

“谁让你来的?快回去!”

1948年的澄城战场上,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王震见到彭老总出现在前线上立马怒吼道。听到王震的话后,彭老总心生不爽,瞪了王震一眼回道?:“怎么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许你死,不许我死?”

见到两人争吵起来,在场的战士们没一个人敢上前插话。一野虎将王震,人称“王胡子”,因为王震在作战中不达到既定目标绝不刮胡子,所以有了这个绰号。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他一生参与革命、功勋卓著。王震在1927年就加入了共青团,这一年他才只有19岁。

一、年少从军,带领一个营纵横大江南北

年轻的时候王震读过书、当过农民也当过工人,不论生存条件如何艰苦,他从没有抱怨过,只是暗暗在心中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被压迫的命运。

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时候他正是工人中的一员,受到群众运动的影响王震参加了革命。参加革命工作后,王震积极参与组织行动,先后参与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反“围剿”战斗等多场战役。在战斗过程中,王震胆大心细,先后取得多次胜利。

1934年秋天,红军二、六军团向湘西进攻,遇敌难克,先后两次进军又后撤,面对如此情形,当时很多人都建议再次前进。但当时敌人占据大部分优势,贸然前进必然不可取。首长贺龙无可奈何,遂问计王震。当时王震给出的建议是:“虚晃一枪,败下阵来,露出破绽,让敌中计。”

王震的计划得以实施,他带领部队主力从驻地后撤至原先计划好的颗沙、塔卧一带,经过观察发现十万坪一带地形更合适,这里地带开阔,是狭长山谷地形,两边又有树木便于隐蔽,非常有利于出击,于是王震带领部队在十万坪一带进行埋伏。

贺龙带领后续部队赶到十万坪后质疑为何不按照计划执行,对此王震的回答是“颗沙、塔卧一带地形太狭窄,在那里只能消灭敌人一个团,没有提前报告是我的错。”

听完王震的解释后,贺龙对地形进行了考察,果真如他所说,遂没有追究。后来在这场战斗中王震和战友们一起歼敌1000多人,俘虏敌军超过2000人。

在后来的汾河战役等多场战役中,王震每次都首当其冲,也受过很多伤,任弼时、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多次劝阻他不许“打头阵”、“你光荣了谁带领部队”,但都没有效果,每次战后总结王震总是因此受批评。

1938年,王震带领部队连续攻克宁武等7座县城,在三晋大地建立起抗日政权。随后按照党中央指示挺进至晋察冀边区,在这里进行了70多次战斗,创建了以恒山地区为中心的雁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至8月,在王震的指挥下,三五九旅相继进行上下细腰涧、作新村等战斗,连战连捷。

1939年8月,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王震带领部队回到陕北。1944年,中央决定在华南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当时王震正在南泥湾进行生产建设,中央安排他护送南下干部平安到达华南建设革命根据地。接到命令后,王震立即向359旅战士们传达这一任务。

二、南下长征,纵横南北

当时毛主席把这场行动称之为“第二次长征”,要完成这场任务不仅要从延安顺利到达湖南、广东,还需要面临没有食物和住处的窘境,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经过安排部署后,王震带领部队于1944年11月10日南下。

南下途中王震带领部队一边向华南地区前进一边躲避国民党军队和日军的进攻。途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伤亡,王震还经常带领战士们“化妆行军”。1945年2月14日,南下支队到达长江边,当时该地已经完全被敌人占领,而江北还有敌人的3个师正在向他们的方向追赶,在此情形下尽快渡江是唯一的可行之策。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王震不得不兵出险招。经过观察后,他将田家镇定为最佳强渡点,由于时间紧急,王震决定让战士们换上民装,伪装成渔民从江上通过。当时在王震的周密安排下前两个梯队的渡江行动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都被敌军认为是渔民顺利通过。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轮到第三个梯队渡江的时候天色渐亮,南下支队暴露。

好在当时第三梯队已经有大部分战士们抵达岸边,在这次强渡行动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意外。随后部队继续一边和敌人周旋一边南下,途中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虽然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护送,但王震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将每个兵的作用都发挥到了机智,尽可能的减少了伤亡。

就这样一直走到1945年8月,这才到达湖南衡阳地界。当时359旅接到中央消息,日军投降,内战迫近,你们的任务是迅速到达湘粤边和广州部队汇合,并创建根据地准备应对内战。接到命令后王震来不及休息,急忙调整前进计划。

当时国民党的威胁很大,而王震这支部队是南下创建华南革命根据地的,更是成为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按照计划继续前进的话很有可能会受到国民党军的埋伏。随后王振调整计划暂停南下,北上中原。

王震的这一决定受到了很多人的阻止,但是王震坚持自己的判断,红军的前进意图非常明显,蒋介石肯定会派部队阻击。到那时候,他们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抗,随后王震将此计划上报中央,得到支持。

后来事实证明,王震的猜想确实是正确的,当时蒋介石下令薛岳和余汉谋联合出兵,他要将南下支队全部消灭。好在部队在王震的带领下及时北上,并没有和敌人过多周旋。

在北上一个月后,王震带领部队抵达湖北黄安县,此时内战已经全面爆发,蒋介石派出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王震不得不带领部队再次北上。

三、眼光独到,及时调整战略

当时我中原军区5万人被蒋介石围困,经过中央批准后周边部队参与营救行动。王震的359旅和第二纵队、干部旅负责向陕南进军,这里敌人分布密集,是块硬骨头。359旅作为先遣队提前出发,但是还没等王震带领部队抵达陕南地区,就在豫陕交界处遭到了敌人的阻拦。

面对兵力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王震身先士卒,带领359旅战士们英勇奋战,最终占领紫荆关。阻击失败后,胡宗南再次从周边调来10个师的兵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359旅被敌人包围。危机情况下,王震带领战士们把绑腿拧成绳子,从十几米的山谷中逃脱。

1946年7月25日,359旅再次被胡宗南的7个师共8万兵力围困,王震带领战士们恶战十天十夜,终于突出重围,随后部队利用分散游击战的战术向陕甘宁边区进发。

途中再次经历包围,等到王震带领部队返回延安的时候,这场历时63天后,跋涉5000多公里的持久作战才算是告一段落。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的,返回根据地后,许多战士包括王震在内都瘦的皮包骨头了。

1948年,蒋介石受到胡宗南虚假情报的影响,认为国民党在西北地区占据优势而中原地区连连吃紧,便抽调大批兵力支援中原地区。整编30师、65师、27师、13师分别被调至中原地区。将部队主力放在西安以北地区,并派重兵围困黄龙山区。胡宗南趁此机会带领10个整编旅、1个骑兵团共7.8万人从左右两路向黄龙山区进攻,并伺机占领韩城、黄龙一带。

面对国军大批兵力的调动,中央早有察觉。7月19日,彭德怀将粉碎胡宗南进攻黄龙山区的战斗计划上报,经过中央批准后按计划执行。该战斗拟计划以第四纵队骑兵第6师在宜君以南地区钳制敌人,首先歼灭敌人36师及142团全部,得手后再歼17师、38师。以第三纵队2个团、第二纵队1个团和黄龙军分区1个团组成左翼兵团,在韩城山区构筑工事,抗击敌人整编第38师、17师及骑兵第四团,保障主力左翼安全及运输线的畅通。

当时在王震的建议下,彭德怀采用采取正面出击和两翼迂回相结合的战术,以第一、二、三、四、六纵队11个旅共5万人隐蔽集结于石堡东南及西南山地,待国民党军进入攻击范围时进行夹击作战,全歼整编第36师。

当时彭德怀到前线查看部队准备情况,恰好此时敌人向阵地发动炮火攻击。王震看到首长没有事先打招呼就到前线来,便十分生气,其实他也是为了首长着想。但当时因为事情紧急,说话语气比较冲,便和彭老总在阵地上争吵起来。随后两人不欢而散,事后彭总反省:王震仗打得好,人品也好!他是在担心我的安全,我还老是骂他,我太不应该了。

争吵过后,彭德怀回到指挥部,他心里清楚王震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全。见到彭总返回指挥部安全后,王震带领部队再次投入战斗中。在这场战斗中,359旅负责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向壶梯山进攻,当时王震的作战计划是偷偷摸到敌人阵地来一场奇袭战的。

但是在作战过程中发生了意外,战士们在秘密接敌的过程中暴露了行踪,被阵地侧面的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见此情况,王震一边命令部队掩护,一边呼叫炮火支援。随后整个阵地被炮火覆盖,冲出阵地的敌人成了“靶子”,在这场战斗中,359旅只花费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全部结束了。

随后,359旅和友邻部队汇合,继续向前推进,在这场战斗中,359旅所属的一野一举收复韩城、澄城、合阳,澄合战役共计牺牲2300人,歼敌10000多人,击毙少将副师长朱侠,俘虏师参谋长张先觉,再次消灭国民党整编36师。

见到如此战果,彭老总和王震会心一笑,虽然两人的性格都非常火爆,经常一言不合就吵架。但并不影响他们互相欣赏,争吵也只是对事不对人的。虽然经常吵架,但两人还是能分清对错,在作战中配合的很默契。

当年在第一野战军中,王震挨骂多是出了名的。但王震内心十分敬重彭老总,在原则问题上,能够分清是非对错。

0 阅读:0

正观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