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拒绝参加玄武门,李世民为何防了一辈子李靖,却重用李勣?

司马逵说史 2024-07-21 08:10:44

玄武门之变前,没有兵权的李世民为了稳操胜券,秘密联络在外手握重兵的李靖和李勣,希望靠他们的兵权助自己一臂之力,李靖拒绝了,表明不站队也不站队太子李建成,李勣也是持李靖的看法。

直到李世民登上皇位,虽然李靖和李勣同样保持中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李世民对李靖像防备司马懿一样小心,连李靖生病卧床也要带着他出征,对李勣则像恩人尉迟敬德一样放心。

许多人想不明白,李靖和李勣都是中立的态度,为什么单单就李靖受到不同的待遇呢?

不是降将,不是功臣

唐初的功臣中,李靖是最特殊的一位,他不是降将也不是开国功臣,本是隋朝的马邑郡丞(武官),配合太原留守李渊对付北上的突厥,实际上李靖是被杨广派去监视李渊的。

当李靖得知李渊有谋反的意图,打算去江南向隋炀帝告发,奈何天下大乱未去成而留在了长安城,又遇李渊攻破长安城被俘虏。

李渊下令杀李靖,李靖急中生智暗示想要打败其他起义军平定天下,就不能因私人恩怨杀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人,又在李世民的求情下。李靖才躲过了一劫编入李世民的秦王府,其后离开了秦王府,这或许也是李世民防备的原因之一。

已经功高盖主,不听君令

在唐初这批能将中,李靖是成名年龄最高的一位,他为李渊所用时已经48岁,这并不影响他的能力,两次作为李孝恭的副手献策平定了萧铣和辅公祏。所以在李渊一朝,李靖的功劳上仅次于李世民。

李世民成了皇帝后,李靖再出奇迹,唐初最大的劲敌是北方的游牧部落。众所周知李世民继位那年,颉利亲率20万骑兵南下,来到长安城不到百里震慑李世民,双方斩了白马达成条件才退了兵。

贞观四年,李世民觉得灭颉利时机已经成熟,以李靖为统帅领十几万大军攻打,李靖仅用几个月就击垮了颉利并将其生擒。

李靖也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当时颉利被打得请求和谈,李世民派唐俭前去和颉利谈判,一边给前线下令原地不动。

李靖偏偏不听,排兵布阵攻打颉利,李勣认为使者在谈判,李世民又下令暂停攻打,执意攻打就是违令等同谋反,李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算唐俭遇到了不测,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言外之意只要生擒颉利,灭了他的国就是头功,死几个使者又算得了什么。也不出李靖所料,他虽然在攻打颉利时纵容手下抢掠和违令出兵攻打,但李世民只是记功不记过。

不过,仔细想一下,遇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且又会打仗的将领,就算李世民表面不说心里也会记着的。李靖也明白这个道理,从他攻打吐谷浑和教侯君集兵法可以看得出来。

贞观八年,已经63岁的李靖在遭受侯君集诬陷谋反后,以脚疾为理由辞了官,李世民明白他的心里想什么,就授予散官让他每隔两三天到中书省,实际上是让他去报到。

没多久,发生了吐谷浑攻打凉州,不顾脚疾的李靖要求挂帅出征,这次也用了半年平定了吐谷浑,却再次遭到因贻误军期被李靖责备的高甑生诬告谋反。

直到查明缘由后,李靖天天大门紧闭,宾客拜访一律拒绝,就算亲戚没有他的同意也不允许上门。

长子受太子案牵连,73岁带病出征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谋反未遂被废,李靖的长子李德謇因与李承乾关系比较好,受到了牵连被罢官流放岭南。

岭南环境恶劣,去了很难适应,李世民念及李靖的功劳,特别下令改为流放吴郡也就是会稽。

第二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此时李靖已经病得卧床,出征前李世民已经把长安安排得十分妥当,但不放心李靖,去了李府探病,对着李靖说:“当年司马懿不也是又老又病,还不是给魏朝建立功勋。”

这句话把李靖吓了一跳,苦苦请求李世民让他跟随出征,然而路上的李靖一路不是喝药就是停下休息,李世民怕他人还没到战场就死了,所以让李靖原地留下养病。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在家中去世,在他去世后的第八天,李世民也去世。

从李靖这件事来看,说明不管是鸟尽良弓藏或者杯酒释兵权,作为帝王都是有一颗猜忌心的,哪怕像李世民这位文武全才的皇帝也是无法免俗的。

参考文献:《旧唐书》

0 阅读:1

司马逵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