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八路军的钱哪来的?

世界的多重视角 2024-08-21 17:10:24

这篇文章就来聊一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经济建设。

1.初到陕北的艰难那篇文章分析过,在苏区时代,红军的经济来源包括三大部分:1)以土改为动力的农业生产,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然后制定较低的农业税,确保红军的吃饭问题。2)以苏区纸币为纽带的商业活动,促进苏区与外界的商业交流,带动物资流通的同时,获得商业税收。3)以钨矿为核心的工业发展,开采、售卖钨沙获得的收入,在后期已经成为苏区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长征到了陕北后,这3个收入来源全部没了。钨矿自不必说,那还在江西呢,已经被国民党占领。红军留在南方少量的游击队,生存都成了问题,根本没有余力去管这些钨矿。苏区纸币也时效了,因为当时本就是以苏区富裕的农业物资作为锚定物来发行的。现在脚跟还没站稳,陕北又是贫瘠之地,哪有资本让红军继续发行纸币。哪怕是打土豪分田地,促进农业生产这个办法,在陕北也行不通。因为这里实在是穷,地广人稀,土地也不肥沃,本就不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刚到陕北红1军团,靠着徐海东的红15军团接济的5000大洋以及部分枪支弹药,才算解了燃眉之急。当时红15军团一共也才7000大洋的家底,一次性拿出这么多支援红1军团,足见徐海东的厚道。所以,后来徐海东被毛主席称赞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当然,5000大洋是用不了多久的。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红1军团和红15军团东渡黄河,进入比较富庶的山西。这次东征红军歼敌8个团,筹款40万银元,展现了长征过后红军的强大战斗力。也正是这次东征,让张学良和杨虎城丧失了继续围剿红军的决心,并促成了后来的“西安事变”。

当时红15军团实力远强于红1军团,但是徐海东坚决服从指挥,党性很高

2.抗战前期的收入来源“西安事变”之后,国共达成合作,一起抗日。西北地区的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留在江南的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抗战初期,八路军的经济来源包括2个:1.)国民政府发的军饷;2)社会各界和海外同胞的捐赠。根据国共协议的规定,八路军每月可从国民政府领取50万元军饷和5万发子弹。但驻陕甘宁边区的机关、院校和部队,是不给发饷的,由八路军自己解决。所以八路军会将所领到的经费,留一半发给前方部队用,另一半则给陕甘宁边区。不过,国民政府一直都是按照八路军初始的编制(3个师)发的军饷。后来八路军大量扩军,是不受国民政府承认的,所以军饷不会增加。随着人数越来越多,这点军饷要同时保证吃喝拉撒,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已经是杯水车薪了。而且,就这点军饷,国民政府也发的不痛快,经常找借口拖欠、少发、扣发,以限制八路军的发展。尤其是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国民政府彻底停止了对八路军的供给。至于捐赠,据统计,抗战期间,八路军收到的捐款总计881万元,慰劳款180万元。不过,相对于庞大的战争开支,这点捐款是远远不够的。更别提随着战争的进行,民间财富急剧损耗,广大人民自身的生活也日益困苦,捐赠也越来越少。加上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对各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即使是有捐款和物资,也很难运进去。所以,八路军还得靠自己,就像在苏区那样,实现自我造血才是上策。苏区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不能用了。因为此时八路军名义上还要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而我们都知道,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地主和买办的利益。所以,国民政府不可能同意八路军继续打土豪,打地主。另外,为了建立抗战统一战线,地主阶级也成为了团结的对象。只要能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那大家都是自己人。这就是我们教科书上说的,此时中国的矛盾,已经从土地革命时期的阶级矛盾,转变为跟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为了不破坏团结以免影响抗日统一战线,八路军也不能再继续执行原来的打土豪政策,而是改为帮助农民减租减息。由于有八路军枪杆子的支持,加上只是要求地主让出一部分利益给农民,并不没收土地和财产,所以地主还是很配合的。而对于农民来说,地主的剥削大大降低,他们也感觉到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带来的好处。跟以前国民党的治理一对比,人心自然会有倾向。比如最开始的山西,因为正面战场的失利,阎锡山对山西的控制力下降很多。这给了八路军进入农村地区,开展农村工作并发展根据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减租减息的办法,得以在山西农村展开实践,并推广到其他根据地。

减租减息运动更温和,有利于团结一切力量

3.抗战时期的经济建设减租减息政策有利于组织抗日统一战线,却无法给八路军提供足够的经费。为了生存和发展,抗战时期八路军主要通过2种经济建设的方式实现自我造血:大生产和货币政策1)大生产八路军的“大生产”运动,是从驻陕甘宁边区的后方留守处等部队开始的。早在1938年7月,后方留守处的一些部队在战斗和训练之余,就开始组织官兵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比如喂猪、养羊、种菜等,用于改善后方生活。1939年,毛主席正式提出了“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方针。从此,以改善生活为目的的局部性农副业生产,发展为整个陕甘宁边区军民以逐步实现经济自给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各级领导都身体力行。《大决战》里有一段剧情,毛主席回忆在延安的时候周恩来想要主席的南瓜,主席没舍得给,反应的就是当时后方的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最为著名的就是359旅。该旅把荆棘丛生、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五谷丰登的粮仓。1941~1943年底,359旅共开荒13.8万亩,不仅实现了粮食完全只给,还能上交一部分。在开荒的同时,359旅还兴建了纺织厂肥皂厂开办了作坊和商店,实现了日用品的自给。“大生产”运动的经验也被复制到了前方的部队。山东、山西、河北的根据地,在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都开展了大量的生产活动,成绩显著。比如115师,1942年做到了每人每天5钱油、5钱盐和1斤菜,高于1938年八路军制定的3钱油、3钱盐和1斤菜供给标准。“大生产”运动能解决基本的吃饭问题,但是根据地和军队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像药品、器械、武器、金属材料这些工业品,是没法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要想全面壮大根据地,八路军还得靠下一个造血方式——货币政策。

开垦南泥湾

2)货币政策日本攻占中国大幅度国土后,掠走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不要以为日本仅仅通过武力夺取,它们还有更凶狠的金融手段。日军攻下一座城池后,就会强迫当地百姓用手里的法币,换成日本的货币。以后在日战区,大家只能用日本的货币交易。表面上看,这没什么问题,用谁的钱不是用呢。但是,日军为了快速掠夺中国的财富,发行货币是不计数量的,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印出来后,就拿到市场上去买走物资。这种滥发的货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民众的财富被迅速稀释、掠夺。货币贬值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就连占领区的日本人都不认可这些日本货币的价值了。一些日本人售卖的商品,只支持硬通货(比如银元)交易。更绝的是,日本在中国发行的货币,是不能在日本本土流通的。也就是说我们拿到这些钱,不能跑到日本本土去买买买。这就避免了日本本土的通货膨胀,只能是日本单方面吸中国的血。甚至,为了保住日本在中国的大后方满洲的经济,这些货币都不能在满洲使用。对于八路军来说,显然不能在日本的货币体系下行事,否则底裤都要被日本洗劫干净。所以,必须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紧接着就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用于管理法币,并收回之前由中华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苏币。抗战期间,边区银行一共发行过3种货币:光华商店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边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光华商店代价券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给八路发放的军饷只有大面额的法币(5元、10元)。当时法币还没有通货膨胀,所以只有大面额法币时,日常使用很不方便(比如无法找零)。这其实是国民政府为了控制边区市场流通的手段,因为货币用起来不方便,那就必然影响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陕甘宁边区银行以延安光华商店的名义,印发了小额的代价券。这种代价券通常是几分、几角的,用于满足找零的需要。注意,边区发行这些代价券,都是以光华商店里的物资做担保的。即有多少物资,就发行多少券,绝不滥发。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就有发行货币的经验,而且牢记一条定律——货币锚定物资。

光华商店是在1938年4月份成立的,看名字好像只是一家小商店,其实它是边区政府的物资流通中心。光华商店总店设在延安,是这一时期仅有的一家公营商店。它的主要任务包括:1)购入边区必需的商品物资,如边区急需的布匹、棉花、纸张、文具、通信材料、五金等物资供给边区机关、部队、学校、群众;2)组织边区的食盐、皮毛、药材等土特产品出口;3)是平抑物价。光华商店的商品销售价格比市场价低10%至20%,货真价廉,承担调剂边区物资供应、稳定物价的重要职责。

话说边区银行发行这种代价券之后,引来了国民政府的不满。因为这种代价券其实就是货币,如果允许共产党有自己的货币,那国民政府的控制力就会被削弱。经过斗争和协商,国民政府同意了代价券的发行,但是只能发行“分”和“角”的面值,不能发行“元”。为此,边区银行发行了“5角”和“7角5分”两种面值的券。2张“5角”就是1元,4张“7角5分”就是3元,巧妙的解决了没有“元”的问题。光华券发行量不大,从1938年6月至1941年2月,一共2年9个月的时间,发行了430万元左右。在这之后,逐渐被边币取代。

边区银行发行的7角5分代价券

陕甘宁边区银行边币前文提到过,1940年之后,国民政府不再给八路军发饷,停止了法币供应。于是边区银行从1941年开始,正式发行自己的货币,也称为边币。边币刚发行的时候,跟当时流通的法币相比还是很弱势的。一来是民众更早接受法币,二来边区的经济也不如国统区和日战区。为了让边币稳定流通起来,边区政府用了两个办法:引导、保证。边区成立了多个货币交换所,允许民众自由兑换法币和边币。但是,不同的兑换所,这个兑换比例不一样。在边区中心的兑换所(比如延安),边币和法币的兑换比例是1比3;在边区边缘的兑换所,这个比例是1:4。也就是说,在边区的边缘,法币更值钱(用边币可以换更多),那么法币就会被引导流通到边区的边缘,也就更容易流向国统区或日占区。如此,边币的流通区域就会越来越大。这个货币交换所,已经有点现代的货币离岸结算中心的味道了。谁说共产党都是泥腿子?他们早在革命年代,就颇具现代金融意识和能力了。扩大流通区域后,还得让民众信任边币。实现这一点,靠的是光华商店的物资作为担保。虽然此时边区政府手里没有太多金银等硬通货作为保证金,但是有光华商店运营的物资作为担保,边区币就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你拿着边区币,就能到光华商店换到相应价值的商品。

陕甘银行发行的边币

由于根据地太分散,联络、沟通不便,货币和物资不能自由流通,所以八路军的不同根据地都各自发行过货币。

比如,1939年4月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创建的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叫做冀南币,可在各根据地通用。

当然,因为根据地被割裂的现状,一般也很难到处流通。

所以,每个根据地发行的货币,必须基于当地的情况,锚定相应的物资。比如山东的八路军发型的“北海币”,锚定的是山东盛产的海盐。山东的八路军对盐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统一管理,实行“统购统销”,即任何人要买食盐,必须用八路军发行的“北海币”。后来,花生、花生油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因为八路军的诚信经营,油盐质量过硬,不缺斤少两,所以老百姓很乐意接受用“北海币”。而根据地之外的商贩,要想从根据地进货,也有北海币。于是商贩们只能想方设法把钢铁、甚至军工用的原材料倒腾到抗日根据地,卖给八路军,这样才能拿到北海币,用来买油盐。用经济手段打破敌人的封锁,比用军事手段更高明、更轻松,效果也更好。

冀南银行发行的冀南币

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共之间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加上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暴露的实力让国民政府和日军都颇为忌惮。在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日军的扫荡双重压力之下,根据地的日子不大好过,正常的生产、商业活动都受到了影响,物价上升,通膨有点严重。原来零售价0.1元一盒的香烟,变成100—300元一盒;原来零售价0.05元一盒的火柴,涨至50—100元。与此同时,边区也接连不断地发行面值100元、500元、1000元、2500元、5000元、7500元、1万元的边币。到了1944年,为了稳定稳定金融市场,陕甘宁边区银行利用贸易公司发行了商业流通券,逐步取代并回收边币。这种流通券也可以当做货币来使用,主要是为了把市场上多余的流通超发的货币逐渐往回收,从而达到稳定币值的作用。

流通券是纵向印刷的前面说了,八路军的货币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但也只是相对稳定。因为战争形势的变化,八路军的货币也会逐渐贬值的。不过,八路军的货币贬值幅度远低于其他地区的货币。就说日战区的日本货币,连日本人自己都不认可了。所以,不光是根据地的老百姓,日占区的民众都开始偷偷摸摸的用八路军的货币。因为民众会对比的,他们知道哪种货币能让自己的财富更保值。进一步说,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了共产党政权的善意。大家意识到这是一个为民考虑的政党,而不是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国民党或者日本侵略者。民心,一点点的积累。

4.总结

所以,八路军的生存和发展,根本上还是靠自身的造血。通过大生产运动和较为给力的货币政策,为八路军发展提供给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否则,靠国民政府的军饷或者从敌人缴获,不可能从3万来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00多万。

6 阅读:379

世界的多重视角

简介:不同角度,了解世界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