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还要献上俘虏?初唐时期,这种献俘仪式究竟展现什么意思呢?

俊杰读书郎 2024-08-27 13:03:00

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众所周知,大获全胜必定要昭告天下,不过,这打完还要献上俘虏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而统治者却认为,只有将俘虏直接在太庙前祭祀,才能以告先帝的圣灵。

而这种军队获胜凯旋后在太庙举行的献俘仪式,其实是一种告礼,命将出征时要在太庙举行相关仪式,祈求祖宗神灵的庇佑,获胜后自然要告奠祖宗神灵,向其贡献所获之战利品。这种形式的献俘源自商周,一直为历代所沿用。

初唐举行的献俘仪式

初唐举行的献俘仪式主要集中在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时期。

高祖时期,唐王朝刚刚建立,在削平割据势力后往往举行献俘礼,以增强军队士气、提高新兴王朝的权威,献俘仪式基本延续古礼,即以献俘于庙为主。

太宗、高宗时期,随着国力的发展,唐朝开始对外扩张,在与突厥等少数民族作战胜利后往往举行献俘礼,以震四邻、彰显大国威仪献俘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献俘于庙,还有献俘于陵、宫殿或门楼等。

献俘礼开始变得多元化,献俘礼的重点开始转移到由现世皇帝参加的仪式上,献俘礼的这种变化趋势一直延续至后世。

高宗后期,尤其是武则天当政后,唐王朝的对外战略基本处于守势,在反击契丹的战斗胜利后仍有献俘礼的举行。

李唐龙兴太原,随后南下占领长安、控制关中,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正式建立唐朝。

随后唐朝经过一系列战争,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在几次意义重大的战争胜利后,唐朝均举行了献俘礼,以彰显新兴王朝的权威与气势,对广大的百姓和士兵亦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其中,武德四年(621年)的虎牢之战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意义,此役的胜利基本奠定了唐朝对全国的统一,所以在这次重大胜利后的唐朝举行了降重的献俘礼。

军队胜利凯旋后,主帅李世民率领麾下将士盛装进京,奏凯乐,押所俘获的俘虏和重要的礼器、辇辂献俘于太庙,随后高祖皇帝举行饮至之礼,举行宴会犒赏有功将士。

这说明献俘仪式的举行并不是孤立的,它前承凯旋振旅,后接饮至、策勋。

在献俘后,秦王李世民被相继加封了官爵,这既是对李世民卓越军功的赏赐,也反应出了李世民在武德年间极高的政治地位。

高祖时期所举行的三次献俘礼的过程都很单一,即为献俘于庙。

这是延续商周以来的传统献俘礼,与唐朝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礼制只能延续前代有很大关系此即《旧唐书·礼仪志一》。

举行献俘礼的几次战争都是削平割据的统一战争,唐朝对所俘获的割据势力首领都采取了很严厉的处罚手段,除了王世充,其余均被斩杀。

高祖时期的唐朝不仅要消灭割据势力,而且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这有助于唐朝稳固政权,统一全国。

太宗献俘颉利可汗一雪前耻

太宗皇帝即位后,唐朝的实力逐渐提升,开始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进行反击和征讨。在贞观年间,唐军发动了对突厥、高昌、高丽等国的战争。

在这一系列对外战争获得重大胜利后,举行了多次规模盛大的献俘礼,献俘的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它体现的是一个蒸蒸向上的王朝的天朝威仪和对周边藩因的权威与德化,亦体现了领导这个王朝前进的君主所拥有的智慧与至高无上的权力。

唐朝建国初期,多次受到东突厥的侵扰,但是唐朝初建,国力不强,而且要消灭国内割据势力,所以对东突厥一直采取忍让的策略。

但颉利可汗却在此时蹬鼻子上脸,在李世民刚登基不久,就率兵直逼长安的渭水之北,直接威胁了长安的安全。

因为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在这关键时刻,唐太宗率兵出征,但故作疑云,所率领的军队军纪严明,军容威严,颇有大国之风。

颉利可汗见此不敢异动,只是索要了金银财宝之后就与大唐化干戈为玉帛,不仅率兵退回自己的边疆领地,还与大唐结盟成为好友。

而仅仅几年后,太宗便励精图治,发兵攻灭东突厥,生俘了颉利可汗,此战大大的震慑了西北诸部落。

对于此战后的献俘礼,各主要史书均有记载。按《旧唐书·太宗纪下》记载:

颉利可汗被俘到京后,先在三月甲午献于太庙。随后,四月丁酉,在承天门举行了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门楼受俘,其详细过程亦见于史书。《新唐书·突传上》中记云:

从此记述可见,贞观四年(630年)四月的门楼受俘仪式是十分盛大的仪式有仪仗、护卫,百官立于楼下,此次献俘还允许士民观看。

皇帝登上承天门楼,军吏押俘虏颉利可汗到楼下,皇帝亲自贵问其罪过。

承天门是宫城的南门,承天门前宽阔的横街有广场的性质,唐朝前期常在此举行改元大赦、献俘等仪式,是为“外朝”。

但是承天门外的横街并不直接与长安城内的里坊相接,而是在皇城内,一般百姓无法进入皇城,所谓“士民纵观”,应当是太宗为了增强此次献俘仪式的盛大威势而令人特意组织的。

具体的责问上,不同史料记载略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即在历数颉利的罪过后表示宽大为怀,颉利认罪后,皇帝赦免其死罪,以彰显“天可汗”的宽广胸怀。

被俘获的颉利可汗有着重大的政治象征,礼遇颉利可汗能更好的感化突厥各部,使他们臣服于唐朝,贞观八年(634年)颉利病死,被封赠归义王。这次门楼受俘虽是唐朝首创,但并非凭空出现,在朝时便有了军队获胜回师后在首都城门举行庆典的活动。

此种在门楼庆典的同时,皇帝受俘,大大的提升了皇帝的权威,允许百姓观看,能够更大范围的将信息传播出去,有助于维护王朝统治。

从此,门楼受俘活动一直延续下去,并逐渐成为献俘最主要的形式。

唐初献俘礼的变化

而先举行献俘于庙,再举行门楼受俘,则体现出对祖宗的尊敬。

贞观十四年,唐军在灭高昌后凯旋,亦举行了献俘礼。

唐军凯旋后,太宗在观德殿举行宴会,大将侯君集在观德殿献俘。这是唐代首次献俘于殿的事例。

贞观二十年,太宗帝在亲征高丽凯旋后,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太宗阜帝亲征高丽,虽未能够平定高丽,但是仍斩获众多,取得了相当战果。帝亲征自不同于一般的命将出征,无论出征还是凯旋,都是仪完备,行军礼,凯旋后的献俘仪式亦十分盛大,凸显皇帝至尊无上的地位,所谓的“献俘授”应当是献俘于太庙。

太宗时期的这几次献俘大大的丰富了献俘礼的具体形式,基本确定了整个唐朝献俘礼的举行形式,尤其是皇帝御门楼献俘,被后世皇帝继续采用,并逐渐成为最重要、最隆重的献俘形式。

高宗即位后,继续前朝的扩张政策,对突继续打击,并打败了高丽、百济。高宗后期、尤其是武则天当政后,唐王朝的对外战略基本处于守势,但在反击契丹的战斗胜利后仍有献俘礼的举行。这一时期献俘礼的内容出现了献俘于陵的形式。

而到了武则天时期,东北的奚、契丹也一度攻入河北,武周和后突联合,才平定契丹,在平定契丹后,也有献俘礼的举行。

只不过此时献俘礼是在东都洛阳举行的,武则天时期,洛阳成为武周的政治中心,故而在洛阳举行献俘仪式。

这种变化反应出一个趋势,即献俘仪式越来越以现世皇帝,而不是以太庙为中心了。

献俘礼的仪式以及场地不断进行更改变迁,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体现中央集权以及皇权的绝对统治,在一定意义上来看,就是国家强盛的绝对体现,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阅读:2

俊杰读书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