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米洛舍维奇被捕,女儿持枪驾车追上警车,冲警车连开5枪

墨渡有熊心 2024-07-04 09:34:16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2001年,在塞尔维亚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一场戏剧性的事件震惊了世界。

前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被捕,他的女儿玛利亚在狂怒之下持枪驾车追上警车,向着父亲被押解的车辆连开五枪。这一震撼场面见证了米洛舍维奇政权的覆灭,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在一系列动荡不安的战争之后,米洛舍维奇被迫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放弃了科索沃,这个被视为塞族"龙兴之地"的领土。随后他在2000年的大选中输给了由西方撺掇的反对派,被赶下了长期执政的宝座。

虽然米洛舍维奇本人一度表现得谦逊大度,但西方并未打算就此放过他。在政敌金吉奇的主导下,米洛舍维奇最终在2001年遭到逮捕,并被移交至海牙国际法庭,等待着一场有关种族屠杀的审判。

科索沃狂澜潮起波

科索沃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南斯拉夫联盟的解体,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开始寻求独立自治。

而作为南斯拉夫剩余地区的领导者,米洛舍维奇执政的塞尔维亚坚决反对科索沃的分离主张。双方在这片土地上的对峙和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1998年科索沃战争的爆发。

面对科索沃武装分子的抵抗,米洛舍维奇政权下令对科索沃实施军事打压。塞尔维亚军队在科索沃展开大规模行动,造成大量阿尔巴尼亚平民伤亡。

这一做法很快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北约的关注。1999年2月,在北约的主导下,塞尔维亚代表和科索沃阵营在法国朗布依埃森林地区举行了和谈。

朗布依埃会议并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双方谈判。北约事先拟定了和解方案的内容,要求塞尔维亚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地区获得高度自治权,同时由北约多国部队驻防科索沃以监督执行。这实际上等同于剥夺了塞尔维亚在科索沃的主权。

面对如此严酷的条件,米洛舍维奇坚决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他表示,绝不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相比之下,科索沃阵营最终选择了妥协,在北约的压力下签署了协议。

米洛舍维奇的强硬立场,令北约在1999年3月24日对南斯拉夫发动了长达78天的空袭。

战火彻底摧毁了南斯拉夫本已濒临崩溃的经济,给这个小国家造成了20亿美元的重创。在失去科索沃这块令人耿耿于怀的领土后,米洛舍维奇最终在2000年大选中不敌反对派,被迫下台。

作为塞尔维亚人的"龙兴之地",科索沃对塞族人来说意义非凡。米洛舍维奇被迫放弃这块领土,其政权也就此步入了终结的旋涡。一度霸气侧漏的他,注定将在未来经历更加艰难的命运。

反对派狐狸尾巴

2000年的大选成为米洛舍维奇政权衰落的转折点。在第一轮投票中,他虽然获得了40.23%的选票,但远远落后于反对派联盟"塞尔维亚在野民主阵营"所推举的候选人科什图尼察。

这个由19个反对派团体组成的联盟,实际上得到了美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培训。

为了在这次大选中顺利赶下台米洛舍维奇,美国不遗余力地操纵反对派力量。美国人不仅在匈牙利培训塞尔维亚反对派人员,教授他们从组织游行到制作传单的一切技能,还亲自挑选了两名代表人物扶持,其中之一就是后来成为总统候选人的科什图尼察。

第一轮投票结果出炉后,科什图尼察阵营声称计票过程存在舞弊,要求重新核查选票,但遭到选委会的拒绝。于是"在野民主阵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规模越来越大的抗议游行,最终在10月4日直接控制了首都,迫使宪法法院裁定科什图尼察当选总统。

就在科什图尼察10月7日就职的前一天,米洛舍维奇选择了和平交出权力。他在交接仪式上风度翩翩,对民众和接班人表示了祝福,随后便退居到位于市郊的私人别墅,打算归隐田园。

然而,米洛舍维奇的麻烦却还远未结束。美国政府旋即开始了新一轮的施压,要求新当权者将米洛舍维奇逮捕并移交国际法庭,接受有关种族屠杀罪的审判。

这一任务首先落在了科什图尼察的头上。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科什图尼察断然拒绝了美方的无理要求,表示即使审判也应在国内进行。

美国人见状大为恼火,很快将目标对准了另一个亲美分子——塞尔维亚新任总理金吉奇。金吉奇原本就是美国人一手扶植起来的政客,此前曾担任贝尔格莱德市长,在北约空袭期间更是见风使舵、投靠西方。为了获得美国的资助和支持,金吉奇这次二话不说,痛快地答应了逮捕米洛舍维奇的要求。

2001年3月30日,金吉奇擅自绕过总统和宪法委员会,命令贝尔格莱德警方前往米洛舍维奇的私宅,试图将其逮捕。当晚,大批特警赶到别墅周围,与米洛舍维奇的私人保镖对峙了一场。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米洛舍维奇的女儿玛利亚,一个枪支痴迷的"硬汉女儿"做出了疯狂的举动。她建议父亲开枪自尽,宁死不愿被西方羞辱逮捕。

尽管米洛舍维奇拒绝了女儿的提议,但当他最终穿着整齐的西装被捕时,玛利亚竟然持枪驾车追上了押解警车,对着车体狂射了5枪,令人震惊。

狱中鸿毛待掷

米洛舍维奇的命运在被捕后变得更加坎坷。尽管当时的总统科什图尼察曾承诺,米洛舍维奇即便受审也将在国内审理,不会被引渡出境。

但在金吉奇和美国政府的操纵下,米洛舍维奇最终还是在2001年被移交给了位于海牙的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2002年2月,米洛舍维奇在这个法庭受审,他被控犯有战争罪、反人类罪、屠杀罪等60多项重罪。作为熟悉法律的人,米洛舍维奇亲自为自己辩护,坚决不承认任何指控,并质疑法庭本身的合法性。

接下来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审理过程。在休庭期间,米洛舍维奇被关押在海牙的联合国狱中,与其他一些被控涉及前南斯拉夫战争罪行的嫌疑人同狱。

尽管他在这所监狱中的级别是最高的,但美国有意渲染米洛舍维奇在狱中生活条件不错,似乎是想以此安抚塞尔维亚国内的民众情绪。

然而,现实远非美方所宣传的那般如花似锦。长期被软禁,加之年事已高的米洛舍维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6年3月11日,在狱中遭囚禁长达5年之久后,米洛舍维奇因突发心肌梗塞与世长辞,离世时才66岁。

米洛舍维奇的死讯在塞尔维亚引发了极大反响。当他的遗体于3月15日从荷兰运回贝尔格莱德时,尽管當天飘着大雪,但仍有数千名民众自发前往机场,用鲜花和米洛舍维奇的照片表达哀悼。随后三天,全塞尔维亚各地更是有超过5万人自发走上街头,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曾执政多年的领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洛舍维奇的旧敌金吉奇此时却早已一命呜呼。就在2003年3月,刚刚完成了为美国人"卖命"的金吉奇,突然在一次政府会议上遭人枪击身亡。

生前一直是西方的马前卒、苟且偷生的金吉奇,最终赔上了一条狗命,令人喟叹生命的无常和权力游戏的残酷。

人穷志短,祸患啊!米洛舍维奇和金吉奇这两个昔日的宿敌,一个为了护国而不得不低头,最终在囚笼中含恨离世;另一个则为了一己私利而卖国求荣,结果也万劫不复。他们的经历见证了那个动荡年代的硝烟,也折射出了权力斗争的阴暗面。

莫须有罪狡辩

米洛舍维奇狱中离世后,他在海牙国际刑事法庭的审判仍在继续。直到2016年,也就是米洛舍维奇去世整整10年后,这场史上跨度最长的战犯审判才最终做出了判决。

法庭在判决书中明确表示,尽管证据表明米洛舍维奇意图通过武力赶走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人,但并未发现他本人直接参与或明确认同对非塞族平民实施种族灭绝的行为。基于此,法庭最终认为缺乏足够证据,判定米洛舍维奇无罪。

这一结果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米洛舍维奇被捕入狱多年,最终含恨离世,而他被控的所谓"罪名"却无从证实,整个审判过程更像是一出闹剧。显而易见,将米洛舍维奇作为"替罪羊"绳之以法,是西方国家政治操纵的结果。

事实上,在审判过程中,米洛舍维奇本人就多次强调,海牙这个临时性国际法庭本身就是非法的,它的判决更无法被所有国家普遍接受和承认。不难看出,这个法庭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合法性缺陷。

回溯整个事件的缘起,朗布依埃森林和谈的过程就已经暴露了西方国家干预前南问题的险恶用心。

北约事先拟定的和解方案,无异是要剥夺塞尔维亚在科索沃的主权;而在米洛舍维奇拒绝签署后,北约更是滥用武力,对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空袭。

此后的大选更是被西方国家操纵把戏。"塞尔维亚在野民主阵营"这个由19个反对派团体组成的联盟,本身就是在美国的资助和指导下成立的。而科什图尼察和金吉奇这两个操控大选走向的主角,更是西方国家一手提携的亲美分子。

最为赤裸裸的一幕发生在米洛舍维奇被捕之时。尽管当选总统的科什图尼察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拒绝了将米洛舍维奇引渡的要求,但金吉奇这个唯美国马首是夷的政客却置宪法于不顾,单凭一己之私意就擅自下令逮捕。

从朗布依埃和谈到大选结果的操纵,再到米洛舍维奇被捕和审判,整个事件折射出西方国家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妄加羞辱的流氓本性。他们不遗余力地打压一个微小的国家,妄图扭曲历史,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其手段可谓残酷无情、令人髮指!

我们有理由对美西方这种做法深恶痛绝,更应当从中汲取教训。在当今纷乱的国际形势下,任何国家都不应被肆意欺凌和压榨。我们更应该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而共同奋斗!只有永葆清醒的头脑和高度警惕,我们才能避免上当受骗、遭受欺凌的命运。

参考资料:

国际法院判决前南遗留问题:塞尔维亚未犯种族屠杀 (环球网)屈从西方国家压力南联盟对米氏下手,米洛舍维奇被捕始末 (青岛新闻网)

0 阅读:5

墨渡有熊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