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难道不怕蒋介石反悔?伟人比喻:就和赶毛驴上山一样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2023-09-22 00:10:01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1936年12月12日的凌晨,电料行的大门被敲得震天响。电料行的老板被敲门声惊醒,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身穿东北军军服的一个兵爷。

兵爷看起来非常着急,张口就要电池,担心店主不给,兵爷直接将价格抬高了一倍。

有钱为何不赚?店主想都没想,便高高兴兴地拿来了电池,不料,就在卖出电池的第二天,西安城便传出了蒋介石被扣押的消息。

店主对这突如其来的政变感到莫名其妙,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昨天晚上自己卖的电池,也与这件事有着关系。

如何处置蒋介石,引发争论

凌晨出去买电池的,是张学良的“秘书”,也是中共地下党员刘鼎。

在凌晨零时,张学良将军忽然把极端重要的消息告诉刘鼎,说他的部队已经在进行紧急行动,扣押蒋介石,而为了配合这一行动,张学良下令西安城全城停电。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后,刘鼎的第一反应便是马上发电报报告毛泽东,然而没有电,不能发电报,这才风风火火地去买电池。

等刘鼎买回电池时,蒋介石已经被抓住,他立即把这个消息报了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警卫员刘九洲来到周恩来的屋里,却发现周恩来已经坐到了桌子前,脸上布满笑意。

刘九洲问:“您这么早起床干什么?”

“把蒋介石捉住了,你知不知道?”周恩来平淡的语气说出了这个惊天新闻。

刘九洲脑子还未反应过来,嘴里“啊?”了一声。

紧接着,周恩来就问:“蒋介石被捉住了,你说杀掉不杀掉?”

“不杀。”刘九洲回答道。

“为什么不杀?”周恩来好奇地问。

“因为我们规定不杀俘虏嘛!”

周恩来哈哈大笑起来,直夸刘九洲讲得好。当然,刘九洲的建议不能决定“是否杀蒋”,但可以反映当时红军战士的想法。

毛泽东不久也知道了这件事,中央领导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大笑,接踵而至的是困惑,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呢?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一下就变成了中共领袖们的一道棘手的难题,这个问题整整让领导们思考了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中,他们几乎没怎么睡觉。

在中共领袖们的内心,蒋介石是可恶的,他与红军打了十年的仗,残害了多少革命志士,红军恨透了他。

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审蒋”、“罢蒋”,他说“第一,在人民面前揭露蒋的罪状,拥护西安事变。第二,要求罢免蒋介石,交人民公审。”

朱德主张,杀了蒋再说其他,其他领导人也主张杀蒋。

到12月13日下午时,全保安都知道了蒋介石被捉一事,三四百人举行了集会,坚决要求公审蒋介石。大会上,群情激奋:“从一九二七年以来,蒋介石欠我们的血债够多了,现在到了清算的时候了,必须把他交给人民公审!”

对于杀不杀蒋,周恩来、张闻天没有吭声,张闻天只是说:“尽量争取南京政府,联合非蒋系部队。”

周恩来之所以没有发表意见,是因为他有其他想法,不过,现在并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与中共中央相比,南京的国民党获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就要晚得多。

12日早上,周恩来和毛泽东已经收到了电报,而南京方面还是一连懵,直到下午才收到国民党驻潼关部队的将领樊松甫发来的电报,说蒋介石联系不上了,南京这才反应了过来。

南京的国民党立即对西安事变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主张“讨伐逆贼张学良”,何应钦的嗓门最高,他称必须“马上讨伐”。

南京要“讨逆”,保安要审蒋,这可急坏了宋美龄,她立马从上海赶到了南京,对南京“讨逆”的举动大为不满。

宋美龄最直接的目的当然是保蒋,但南京是要“讨伐张学良”,这势必会造成国军与东北军和红军的大战,对蒋全然没有好处。

于是,为了掐灭这一导火索,宋美龄在表达自己“主和”的思想后,立即和澳大利亚特使端纳,一起来到了西安,面见张学良。

端纳早年认识了孙中山,后又深得蒋介石的赏识,他还是张学良的顾问兼老师,因此,让瑞德在中间充当调解人,最适合不过了。

果然,张学良表示,欢迎瑞纳进入西安。

12月14日,由张学良陪同,瑞纳见到了蒋介石。与蒋介石和张学良进行交谈后,瑞纳告知宋美龄:“张学良并无杀害蒋介石之意,只不过实行‘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闻此,宋美龄这才松了一口气。

由“公审蒋”变成“逼蒋抗日”

在国民党内部一片混乱的时候,红军未发一枪占领了肤施,从此改名为延安。

对比保安来说,延安大得多,这里是陕北最重要的城市,这对中共来说,是西安事变先赢一步棋的好事。

在占领延安之后,张学良已经等不及,派专机到延安将周恩来接到了西安。

路上,周恩来已经从刘鼎的口中得知了西安事变的详细情况,当听到刘鼎说张学良在派兵扣蒋时再三关照抓活的,就知道,张学良从一开始就无杀蒋之意。

到达西安后,周恩来便住在了中共地下党员涂作潮的住处,顺便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

见到张学良时,张学良的第一句话便是:“美髯公,你的胡子哪里去了,”周恩来哈哈一笑,氛围瞬间暖和了起来。

坐定后,张学良和周恩来便开始了长谈,一开始,周恩来盛赞了西安事变的壮举 ,然后便进入关键性问题,即如何处置蒋介石。

周恩来不说话,他想听听张学良的建议。张学良说:“依我看,争取蒋抗日。只要蒋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应该放蒋,并拥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

周恩来点点头,表示同意,并说:“如将军所言,如能说服蒋抗日,中国之前途则光明。倘若杀了蒋 ,不仅不能停止内战,而且给日军灭亡中国提供了便利。”

的确,蒋介石一方面具有军事上的优势,杀了蒋,东北军和红军必然会与南京对立,西安事变最初的目的也就彻底跑偏了。而且,杀了蒋,日本人和汪精卫等亲日派最为高兴。

出于这两点原因,周恩来的意见是:“不杀蒋”。

就这样,周恩来和张学良经过商谈,下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心。

会谈结束后,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了与张学良的商谈情况,表示:答应保蒋安全是可以的,但需要声明如果南京起兵,则不保证蒋的安全。

这样,南京方面自然就不能轻举妄动了。

延安窑洞中的毛泽东在看到周恩来发来的电报后,舒了一口气。

周恩来刚与张学良长谈完,第二天又去见了杨虎城。杨虎城对中共的决定很是惊讶,他原以为中共跟蒋介石有着十年的血海深仇,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蒋。

周恩来说:“为了民族大义,我们可以先放置和蒋的仇恨。”

杨虎城叹了一口气说:“既然张副司令和中共意见一致,我没意见。”

西安这边热闹非凡,没想到,这期间日本和苏联掐起架来。

日本说“西安事变的幕后是莫斯科”,苏联则称“西安事变是日本人玩弄的政治阴谋”。双方吵得不可开交,针锋相对。

日本的最终的目的是制造舆论,逼张学良杀蒋,这样自己就能坐收渔翁之利。而苏联的目的,就很难看透了。

当毛泽东将西安事变的情况告诉莫斯科时,斯大林表示反对“倒蒋”,并反对西安事变。

在斯大林看来,作为中国的抗日领袖,张学良够不到,中共的力量又太小,只有蒋介石才能统率中国各种力量,进行抗日。

不管苏联何种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反应纷至沓来,毛泽东开始冷静考虑如何处置蒋介石。他反复察看周恩来发来的电报,觉得周恩来说得很有道理。

终于,毛泽东发出电报:“本党相信,如贵党能够实现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亦不成问题。”

这份电报明确表示出毛泽东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公审蒋介石”,变成了“逼蒋抗日”。

后来,蒋介石答应共同抗日,张学良也放了他自由。

对于不杀蒋介石这件事,有很多人想不通,一个学员含泪说,蒋介石杀了那么多的同志,为何放了,毛泽东说:“国家大事,不能意气用事。”

有人问,难道不怕蒋介石反悔?毛泽东则形象地比喻道:“对付蒋介石,和赶毛驴上山是一样的。毛驴驮了东西就不愿上山,农民就一拉、二推、三打。不过,驴子是会踢人的,我们要提防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