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选调生事件:一通闹哄哄的争吵之后,应该看到哪些社会真相?

精灵的事 2024-06-06 07:11:00
武大选调生事件发酵以来,各方言论粉墨登场,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大概可以总结一下,偏官方媒体批评言论较多,普通大众支持者不少。 其实,只要没有违法,选择都是自己的自由,而这件事之所以上热搜,说明这事本事具有现实的大众的敏感性和普遍性,我们应该从这个事件的背后看到各种真相: 1.官方的价值意愿与年轻人的价值追求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以前60年代,70年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某青年同志为国家建设,为了理想抱负,不惜离家远走,来到大荒漠,偏远地区,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运用学有所成,最后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理想。 这样的故事几乎伴随着我们的童年,也是当时的很多励志年轻人的精神粮食。 然而如今的年轻人,似乎对这样的宣传很难感兴趣,其实真不是年轻人不爱奋斗了,而是如今的环境早已经大变了。 以前,国家刚刚建立,一穷二白,各项事业都是才刚刚起步,百废待兴,国家重视专业技术人才,一些有学识的年轻人通过努力奋斗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 但是今天,各类事业已经接近饱和,超级内卷,就算你是才子,也很难干出成绩,去到偏远地方工作,干的都是最基础最普通的打杂工作,职业晋升很难,基本上也是论资排辈,说锻炼年轻人更像是一句套话,在一些大城市反而机会更多,见识更广。 2.我们到底是“奉献精神”宣传的不够,还是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生活已经是社会的主流价值? 说实话,如今社会风气有些改变,但是对“奉献精神”的宣传真不少,只是时代变了,现在每个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二孩算多的了,很多父母都为子女积累一定财产,吃穿不愁,孩子很多也是娇生惯养,父母根本就舍不得把子女送去僻远地区。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独立,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喜欢领导画的一些虚无缥缈的大饼,不喜欢上面强加给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更加尊重人性,尊重自己的内心需求,他们需要看得见的承诺,更不可能把一些宣传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以前人们认为的一些有价值的行为,比如: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年轻人并不认可,他们要的是物有所值、等价交换。 3.我们到底应该是去引导纠正年轻人,还是去为年轻人的价值服务呢? 任总说了一句话:“你把钱给够了,不是人才也会变成人才”。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西部、落后的一些基层,仅仅靠宣传鼓励,老实说,很难打动年轻人的心,有的人甚至在大城市躺平都不去僻远地区。说到底,就是筹码没给够,政策扶持太少。 如果通过奋斗真能改变命运,我想要去的年轻人肯定不少,现在谁不希望待在大城市,待在繁华的地方,而如果去偏远地区,也是昏昏度日,耗费一生,那不如在大城市耗费一生。 光靠驳斥,批评年轻人,在当前社会真的不管用,要想鼓励年轻人去艰苦地区奋斗,就必须拿出更加优质的平台、政策,才能打动年轻人的心,少开些空头支票,多些实实在在行动。
0 阅读:0

精灵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