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新一届入选者正式发布

新兴科技是个圈 2024-09-10 20:10:51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亚太已然成为创新的旗手。这片古老、多元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锐意进取的年轻人,他们以无穷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书写着崭新的篇章。亚太地区占全球人口的 60% 以上,这一庞大的份额突显了该地区发展对全球的重要影响。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4 年区域人类发展报告——创造我们的未来:亚太地区人类发展新方向》:“当下,亚太地区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实现经济的加速增长,又要使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攻克挑战的关键在于“要让变革发生”,而变革取决于创新能力。过去几十年间,我们目睹了亚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迅猛崛起。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与社会进步,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正在开启新能源产业新格局。从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到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再到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和电动汽车产业,亚太正在以其独特的创新力量,引领人类文明向更高远的目标进发。更重要的是,亚太独特的市场环境和文化背景,催生着与西方不同的创新模式。这种多元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将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带来更多的可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智库,以敏锐的科技洞察力而闻名。其“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TR35”)已连续评选 20 余届,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之一。我们希望,让致力于跨区域合作创新,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塑造人类命运的青年力量更多地被看到,尤其是那些兼具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的亚太科技青年创新者,从技术的原始创新、工程放大到最终在市场落地应用,他们的成果有望促进领域内、乃至整个亚太区的技术和经济变革。TR35 于 2010 年开始区域性评选。其中,全新版 TR35 亚太区评选于 2021 年开启,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 3 届(2021 年入选者、2022 年入选者、2023 年入选者)。过去 10 年间,有 185 位青年创新者脱颖而出,入选了 TR35 亚太区名单。这些杰出年轻创新者被选中时,来自新加坡、中国大陆、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英国、中国台湾、韩国、新西兰、加拿大、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我们对 2014 年到 2023 年 TR35 亚太区入选者的研究领域也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中,占比前三的领域分别是: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与医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占比为 27.6%。学科交叉促进材料的创新正在亚太地区加速,并在信息量子、生物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展开技术融合与应用。

生物技术与医学占比为 26.5%。面对人口压力,亚太地区的青年力量从认知、分析、改造到治疗,用创新追求生命的质量,探索生命的潜力。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占比为 15.1%。他们关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探索能源替代与优化方案。这不仅反映了亚太区技术的发展趋势,还能够看出该地区的创新格局和特点。今天,我们相聚于上海,在这个处于全球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的城市,共同见证 2024 年度“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名单的揭晓。这份年度评选不仅是对入选者卓越成就的肯定,更展现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亚太地区的青年人才正在以勃勃生机重塑全球科技版图。这 35 位青年创新者无疑是亚太乃至全球科技领域的新星。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却有着共同的特质: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成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引领科技发展的关键人物。他们今天的创新,将塑造我们明天的世界。而亚太,也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下为 2024 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引领软体机器人在医疗技术中的应用变革,旨在实现与人体组织更安全的交互。软体机器人已经成为医疗应用中的一股新兴力量,能够帮助医生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个性化的服务。韩庚沅的研究聚焦于软体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触觉反馈、植入式设备、传感器以及手术器械等多个方向。围绕触觉反馈,她开发了能够刺激指尖皮肤的触觉设备,以传递力学和纹理信息。其长期目标是开发体积小、功耗低的执行器,以提供关于硬度、质地、形状和温度等多种信息的真实反馈,进而提高医疗训练模拟器和远程操作系统的真实感。在植入式设备领域,韩庚沅正在研发与心壁或周围血管直接相连的心脏辅助设备,这些创新旨在为心脏提供机械支持、诱导组织生长,或防止心脏病的进一步发展。她还致力于开发先进的传感器,以提高外科手术和诊断过程的安全性、精准性及效果,并确保与人体组织安全交互。比如,她开发的一款传感器可以在微创脊柱手术中区分不同类型的组织,帮助保护神经和其他关键结构,降低术中意外损伤神经的风险。在手术医疗器械方面,她正在开发一系列基于软体机器人的手术工具。例如,能够安全抓取并处理软组织而不造成损伤的抓取器。这些工具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还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软体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通过创新研究提高了传统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她帮助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并加速推动了软体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应用中的发展,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突破锂金属固态电池的失效瓶颈问题,负责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开发,牵头建设宁德时代首条全固态电池样品线。高比能全固态电池是全球电池产业战略重点研发方向,可以进一步拓宽锂电池的应用场景,有望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与安全性焦虑,驱动航空、航海、深海、机器人等领域的电动化变革。宁子杨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解决高比能全固态电池,尤其是锂金属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电化学过程的失效与衰减问题,以及制造生产过程中的方案与可靠性问题。他首次提出全固态电池失效中裂纹扩张先于枝晶生长和短路发生,阐明固态电池枝晶的力学本质。并且,首次提出锂金属全固态电池的热-电-流-力多场耦合全固态电池枝晶模型,完善固态电池枝晶理论框架,指引失效抑制策略的开发方向。基于宁德时代 21C 创新实验室对于能源领域前沿技术的全面布局、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应用验证的有力支撑,宁子杨在失效机理的研究突破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对应策略在全固态电池层级的可行性验证。他提出界面增强与界面改性策略,实现了锂金属全固态电池超低外压条件下的 5C 超级快充能力,以及锂金属负极高于 99.99% 库伦效率的稳定循环。宁子杨带领团队设计界面与结构稳定的高比能正极
0 阅读:14

新兴科技是个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