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张三叶
整理∶文鸢
奶奶并不是我爸的亲妈。
爷爷家之前算是富户,多少有点家底,再加上他又是家里的独子,在我亲奶奶去世三个月不到的时候,老爷就张罗着帮自己的儿子娶回来个黄花大闺女。
奶奶进门的时候才18岁,只比我爸大两岁,比二叔大五岁。
她长得瘦瘦小小,三个人站在一起,她还没有我二叔个子高,更比不过我爸,再加上人又长得青涩,给人感觉就像个没长开的孩子。
她娘家穷,父母为了多换两袋稻谷,就把唯一的宝贝女儿嫁出去给人当了填房。
临出门的时候,奶奶的妈妈告诉她∶你男人虽说比你大了一半的岁数,但是他没啥坏心眼,你嫁过去只需要乖乖听话,对他前面那两个儿子好一点,他们就会喜欢你的。
奶奶怯怯地问∶妈,咋对人家好呢?我不会啊!
奶奶的妈妈把眼睛一瞪,伸出食指捣在闺女的脑门上,说∶笨啊!就是对他们玩命的好啊!像亲妈一样的对人家啊,你看看我平日里是咋对你弟弟的,你就咋对他们吧!
这一说奶奶就明白了。
他们家姐弟三个,她有两个亲弟弟。
按理说物以稀为贵,她这个唯一的宝贝闺女才应该是家里最受宠的那一个。
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在他们家里,父母和长辈最疼爱的永远是她的两弟弟,有好吃的先让弟弟吃,好衣服先让他们兄弟俩穿。
在娘家她虽然是当姐姐的 ,实际上也跟当妈的差不了多少。
除了孩子不是她亲自生的,其他该做的她都会做。
所以过门以后,奶奶对待我爸和二叔这两个后儿子特别好,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
给他们做饭,专挑两人喜欢吃的做,说话也挑他们喜欢听的说,每次家里做新衣服,都是扯上几块时兴的布料,先给老爷和我爸他们爷仨做。
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想不到奶奶竟然是我爸的后妈,人家还以为他们是姐弟三人呢。
后来没过几年,奶奶又生了小叔和小姑两个孩子。
我爸也遇到了我妈,从此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我哥出生以后,我爸妈分家另过,爷爷奶奶把家里重要的农具,耕牛,以及锅碗瓢盆都分给了我们。
爸爸妈妈心里过意不去,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他们主动提出让二叔出来单过,以后结婚的事情也不用爷爷奶奶操心。
就这样二叔分给了我爸妈,当时奶奶取出了自己祖传的银簪子交给二叔,说∶虽然你哥嫂不让我们管你了,但你到底还是我们的孩子,这个簪子先拿着,保存好,以后结婚了给你媳妇。
没想到二叔拿着这个簪子就成了永别。
分家后没多久家乡就出现了涝灾,而爸爸他们家当时就在大河边上。
连日的暴雨引起水位上涨,洪水冲破了河堤,向附近的村庄汹涌而来。
方圆的村庄全部乱了,有忙着转移的, 还有舍不得财产收拾家当的,乡亲们拖儿带女,一路往安全的地方奔跑。
当时我爸的任务是负责照顾我哥哥,还有妈妈和奶奶,以及小叔和小姑。
我已经在我妈的肚子里躺了七个多月了,算是重点保护对象。
二叔则跟着爷爷,他俩不放心家里的财产,爷爷一辈子勤俭节约习惯了,舍不得自己几代人留下来的家财细软,支走我爸和奶奶他们后,他和二叔就忙着转移财产。
父子二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开的。
洪水把村里房子全都淹没了,爷爷拼尽全力把二叔扶上了院子里最粗的那棵老槐树,可是还没等他自己爬上树,一个巨浪打过来,把二叔紧抓着爷爷的手给冲开了。
爷爷瞬间淹没在洪水中。
二叔紧紧抱着树干大声呼喊,可是爷爷已经没了踪影。
我爸左右等不到爷爷和二叔,以为他们已经转移了出去,只好护佑着一家老弱妇幼,跟着村里的大部队往前走。
可是周围的村落都受了灾,到底也不知道该去那里,大家只能是一路走一路乞讨,走哪说哪吧!
但是我妈的身体受不了,顶着七八个月的大肚子,肯定不能长途跋涉啊!
于是走了两三天后,奶奶就提了个建议,说∶不如咱们去我舅家吧!他们家离这里不算太远,是个好地方,比较富裕,有大米还有吃不完的鱼,更何况我舅舅还是他们村里的医生呢。
我爸妈一听喜出望外,当即就表示愿意去舅爷爷家。
奶奶带着大伙儿又走了几十里路,终于到了舅爷家。
正如她说的,舅爷家生活条件比较好一些,而且在村里还挺有威望,爸爸他们住下了没多久,舅爷就帮他们联系了一处狭窄的住所,总算是让我妈妈这个大肚婆安顿了下来。
可是我奶奶就没那么幸运了。
舅爷的儿媳妇嫌奶奶不能干活,还带着一儿一女两个小孩子,就帮奶奶找了个婆家 ,嫁到了五十里外的邻县,也算是邻省。
对方人倒不坏,也是个大家族,但是却比奶奶大了十二岁。
我爸妈不放心,要跟着奶奶一起走。
但是奶奶发脾气,说∶你们就留在舅爷的这个村子里,老大(我爸)有力气,还会说话,你要想办法跟着你舅爷学点真本事,把他一肚子的中医本事学到手,以后咱家还得指望你呢。
于是爸爸妈妈只好含着眼泪送奶奶和小叔小姑去了邻县。
此后两边就成了牵挂。
我爸白天干活,晚上去讨好舅爷,一门心思跟着他学中医。
我妈一边照顾着我和哥哥,抽空还要去帮舅爷家做饭, 洗衣服等。
遇到他们家不要的红薯片或者榆树皮都悄悄带回家,洗干净,晒干,然后磨成粉藏着,隔一段时间就攒上半袋子,让我爸趁晚上的时候送去奶奶那边,然后再连夜赶回家。
有时候是送粮食,有时候是送酸菜,或者极少的零钱。
总归我爸妈特别不放心奶奶和小叔小姑, 生怕他们娘仨在那边受欺负。
只要我们家有的东西,妈妈都会悄悄留上一份藏着,等着我爸去送或者奶奶自己过来取。
奶奶所在的那个县虽然距离我们家才50多里,但是属于外县,也属于外省。
政策也不一样,他们那个村子人多,日子过得极其艰难,58年到61年之间饿死过很多人的。
奶奶他们娘仨完全是在我爸妈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度日。
爸爸聪明好学,还比较热心,跟着舅爷学了些简单的医学常识,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尽力帮忙,也治好了许多头疼脑热的小毛病。
为了表示感谢,大家都会送他一些自己家的稀罕物,有时候是两个小红薯,有时候是半个蔫萝卜等。
而我妈总会把爸爸带回家的东西晒干存放起来,等着有机会了给奶奶他们送去。
60年春天的时候,我们这边修山路,刚开年爸爸就被叫到山上去干活了。
这一耽误就没有人帮奶奶送粮食了。
三月份的时候传来噩耗,奶奶新找的男人就那么活活饿死了,自己从食堂里打的洗米粥没舍得喝,回来都让两个孩子喝了,结果他把自己饿死在堂屋的地上。
家里穷得连张破席都没有。
为了感念那个爷爷的舍命之恩,我奶奶把她结婚的被子拆了,用漂亮的被面把爷爷裹在里面,哭着说∶你把我娶进门就没有享过一天福,有好吃的好喝的都尽着我们娘仨,现如今你走了,我也不能让你光着走,这被子还是你们家给我做的嫁妆,就这样裹着你,让你暖暖和和地走吧!
娘仨和邻居们不声不响就把人给埋了。
然后当晚奶奶就带着小姑和小叔来我们家了。
奶奶说她想借点粮食,然后还要带着两个孩子回去,男人虽然死了,好赖还给他们娘仨留了几间房子,那是她们的家,她是被村里人明媒正娶进门的媳妇,总比住在舅爷家看人脸色,被人说三道四强。
我妈早就帮她攒好了半袋子的红薯粉。
留他们娘仨吃过饭,妈妈就催他们赶紧走。
可是奶奶才走了二十分钟不到就又回来了,背上的半袋子红薯粉没了,奶奶却高兴得眉飞色舞,拉着我妈就进了屋,从怀里掏出两个小物件,说∶你看这是啥?
我妈问∶哪来的金戒指呢?
奶奶说∶刚出村就遇到一个有钱人,要用金戒指换咱们的红薯粉呢,我一咬看不假,就帮你换回来了,你还没见过这东西吧!
我妈气得七窍生烟,说你傻啊!我给你攒的救命粮,你咋就敢换呢?要这玩意是能当吃还是当喝啊?
奶奶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小声说∶我还想着你喜欢,咱们占大便宜了呢!
没办法,我妈只好又把我们自己家的口粮拿了出来,分了一半给奶奶 ,并且在地上抓了一半的沙土掺和在里面。
让奶奶赶紧背着走,再不要稀罕别人的东西了,啥也没有救命重要。
可是这次又是没一会儿奶奶就回来了。
肩上的袋子又没了。
小姑和小叔哭着说,红薯粉被人给抢走了,刚出村子没多远 ,就遇到了几个年轻女人,拉起奶奶背上的袋子就走,为此奶奶差点和人打起来。
接连两次出事,我妈就开始警惕了。
她安排好我和哥哥,让我俩在家里插好门,不是她的声音坚决不要开门。
然后她取了家里仅剩的红薯份,又拿了萝卜干和野草干,把口袋扎得严严实实,让奶奶和小姑,小叔在前面走。
她随手拿着一根扁担,腰上别着一根长长的牛鞭,打扮成男人的模样紧随其后。
我妈个子高,长得壮,穿上我爸的衣裳,还真跟个男人一样。
没想到就用这样的办法,她竟然一路护送奶奶他们娘仨回到了家。
次日妈妈才一个人又走了回来。
这么多年了,小姑和小叔提起当晚的事就流眼泪,说∶要不是我的哥哥和嫂子,恐怕我们娘仨早都又重新投胎好几个轮回了。
说不清楚为什么,那天晚上嫂子在我们后面跟着,感觉心里特别踏实,一点都不害怕,走路也比平日快很多 ,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现如家真是要感谢我们的好政策!
大家的生活好了,能吃饱饭了,每顿饭都是换着花样做。
但是小姑和小叔却时时教导我们这些后代,千万别浪费粮食,要节约,多帮助别人,做人要居安思危,子孙后代谁都不能忘了老一辈曾经遭遇过的苦难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