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三年的新冠突然消失,但却留下了六大奇怪现象

哄动这史记 2024-05-29 05:55:41

2019年底,新冠病毒悄无声息的潜入空气中,在短短几周时间里,感染全球,形成一场大疫。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无形天灾,中国人民在有序地积极应对,人们纷纷自觉留在家中,戴上口罩,做起核酸。那段自觉闭门不出的时间里,人们的心中是恐惧,也有着希望。

不少人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甚至列出了疫情结束后自己想要做的事,想到全国旅行,想去放肆消费。

然而,当疫情真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渐渐消弭于无形后,却很少有人能把自己的种种想法都付诸现实。

因为,大多数人发现,新冠虽然已经走了,但它留下了六大奇怪现象依旧在影响着人们。

第一大现象:囤货戒不掉了

疫情之前,大家习惯“用多少买多少”,“吃多少买多少”,不是奉行节约原则,就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然而,三年疫情给了大家一个深刻的教训。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的心里都还抱有希望,想着很快就能解封了,家里面没有多少存货,但很快,人们就意识到疫情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的,必须搬出老办法:打持久战!

可“手里没粮,心里必慌”,隔离封锁,物流不畅,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或许今天还能买到蔬菜日用品,明天就什么都买不到。

在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早做打算,趁着有机会购物的时候,多多囤积生活必需品,从必备的粮油日用到零食口罩,每个人都化身成为“囤货大王”。

虽然疫情慢慢常态化,在人们看来就好像是突然“消失”,但这种以防万一的囤粮心态却并没有随着一起消失,反而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消费习惯。

人们更加倾向于一次性购买大量生活用品,一问就是有备无患,还有不少人表示,自从经历过了疫情,就觉得未来什么的都说不准,还是多囤点儿,心里踏实。

毕竟要是真的遇上什么突发情况,家里有粮,有物资的,总比没粮没物,连张卫生纸都找不出来强。

但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囤货”的习惯也不好,毕竟很多东西都是有保质期,万一囤过了保质期,最后还不是只能扔了,实在是浪费!

这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当初那么“疯狂”的囤货,相信到现在,不少人家里还留着当年屯下的口罩,至今也没用完。

说到口罩,大家有没有发现,疫情过后,这个小东西好像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第二大现象:口罩摘不掉了

疫情发生之前,人们对口罩的印象还是“医疗器械”,平常看见有谁戴着口罩走在街上,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好奇”,这人为什么要戴口罩?

疫情初期,口罩成了人们眼中的“明星”,无论是官方还是各大医院,都倡导大家一定要戴口罩,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保护。

但此时人们还没有转变传统观念,依旧认为戴口罩十分“奇怪”,但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人们也明白了口罩的重要性,觉得这个小东西已经成了人们的“保护神”。

渐渐地人们更加重视口罩,无论是出门逛街,还是超市购物,亦或是去朋友家串门,脸上都“焊”着口罩。走到街上,看见几个没戴口罩的人,大家都会觉得这位朋友是不是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直到现在,还有人出门习惯戴口罩,感觉人们对于戴口罩这件事情更加包容,不再像以前那样,谁戴个口罩就好像得了病一样,也不像疫情期间谁不戴口罩就好像忘了什么一样。

当然,还有一些朋友表示,现在戴口罩的那些人,之所以还在戴口罩,还不是因为疫情期间屯的口罩“用不完”嘛!

除了口罩以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第三大现象: 网络生活更丰富了

疫情期间,大家都窝在家里,一开始不适应,心里又是焦虑,又是恐慌,幸亏有网络这个好东西。

哪怕是相隔一座城市的家人,只要按下视频通话的按钮,就能立刻出现在彼此面前,“面对面”交流彼此的生活。

朋友之间开个远程通话,手指一点,方便快捷。彼此聊聊天,谈谈心,交流自己的近况,也是美事一桩。

最关键的是,通过网络,封闭在家里的人,也能感受到邻里之间的好意关心。还记得疫情期间,一些人缺粮少药,只要在群里一发,很快就有好心人把物资送到家门口。

疫情虽然已经成了“过去时”,但人们也离不开网络视频聊天了。

除了视频以外,网络远程办公也成了不少公司的“常态”,无论是在线协作,还是视频会议,亦或是云端储存,种种软件、样样技术都成了大家的“熟面孔”。

疫情期间点开它们,那叫一个痛并快乐着。痛的是在家也得上班,快乐的是上班可以在家。远程办公的好处不止于此。

有人说,远程办公的好处还在于减少了通勤时间,让早八也可以晚起五分钟。但也有人吐槽,网上办公是好在这里,也坏在这里。晚是晚起了,但只要一睁开眼,就得面对工作。

工作党吐槽的同时,学生们同样“苦中作乐”,网络学习着实方便,一打开摄像头,就能看到同学们的“千姿百态”。

疫情过去后,远程办公、网络上课的热潮好像过去了,但他们又切切实实的存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工作、学习方式。

其实,除了工作和学习方式以外,疫情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四大现象:养生越来越火了

新冠疫情过后,曾经对养生不屑一顾的人们,就好像被一位严厉的老师打下了当头一棒,重新认识到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曾经那些“月亮不睡,我不睡”,熬夜成瘾的夜猫子们,开始拒绝深夜蹦迪,慢慢的调整作息,开始早起锻炼身体,做瑜伽,打太极,八段锦。以前看都不看的运动,如今都做了起来。

除了夜猫子以外,改变最大的也是“吃货”人群,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外卖并不健康,入口的东西越来越讲究,不再一味追求美味,反而更加在意“健康”。

这些都不用别人提醒,自己的思想就已经有了变化,原来可乐,雪碧,奶茶不离身的年轻人,如今也成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健儿”!

随着人们对养生的热情增加,各种养生产品也迎来了春天。

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健身器材纷纷登上购物平台的热搜,不同的养生课程,养生讲座也借着春风,进入人们的脑海。

虽说购物平台上推荐的东西很多,但人们也能很明显的发现,成交金额越来越少了。

第五大现象:花钱不再大手大脚了

疫情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也好像刮进了人们的钱袋子里,即便是三年过去了,人们依旧牢牢捂紧钱包,不像以前那样花钱如流水。

这一点很明显的表现在了网购上,以前的大家都是追求品质,在网购时往往会选择那些“高端大气”的购物平台,像是某东,某猫,好像只有花了大价钱,才能买到满意的商品。

但是现在,大家就好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开始追求性价比,这样一来,曾经被人们不屑一顾的某多多,也成了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眼看着某多多的成交额越来越多,老牌购物平台也开始做优惠,毕竟,他们都很清楚市场是残酷的,而消费者在经过了三年疫情之后,显然已经改变了消费观念。

然而,从花钱如流水变成省钱小能手,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经济根“源”。都说开源节流,这源开不起来,不就只能从节流上多加考虑。

第六大现象:赚钱越来越难了

疫情三年过去,人们陡然发现,赚钱这事儿,竟然变得比登天还难!

以前,大家对于自身“钱景”都十分看好,觉得赚钱就是“手到擒来”,然而疫情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在此期间,不少企业面临倒闭危机,此后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降本增效”,一批又一批的“优化”员工。

不少人收入锐减,为了养家糊口,大家纷纷放下身段,化身“小摊贩”,在街头巷尾支起小摊,开始“微创业”。卖手工品的,卖二手书的,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

除了进行“微创”以外,大家还都追求“维稳”。不少人一个猛子扎进考公考编的大军里,寒窗苦读,埋首题海,展开“体制内岗位争夺战”。

这一切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疫情所带来的不稳定情绪依旧在发酵。

结语:

疫情三年,人们变得通透了许多,也感受到了社会改变,经济下行。不过,这样的情况终会过去,熬过了经济寒冬,春天很快就将来临。

除了以上6点变化以外,新冠疫情还为人们带来了许多微妙的影响,您有关注到什么特殊变化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2-7-10《八成受访者疫情后养成囤货习惯,你最喜欢囤什么?》

人民网2020-4-9《超七成受访者疫情过后仍会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0 阅读:2

哄动这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