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感悟,人生的很多不幸,皆因我们无法享受独处,因为孤独所以要不停的在外面寻找解药。
可是当你选择了这条路时,势必容易被别人的想法影响,在与人交往的冲突碰撞中,也势必会消耗自己的能量。
而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是外在的虚名,而是坚持自己觉得正确的路。
这句话,你多品味几遍,自有深意。
这条路一定是勇敢者的路,优秀者勇于孤独,超越孤独,平庸者知道孤独,无法走出孤独。
现代文明驯化的我们循着普遍意义上的轨道生活,读书、结婚、生子,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就一定会幸福吗?
亦舒在《喜宝》中借女主角喜宝之口,传递了现代女性的一种婚姻观: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我要很多很多的钱。”
女性绝对不能下嫁,让很多大龄女性身陷焦虑,因为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很多人在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妥协。
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认知,拥有自己的选择,人性在利益面前很难经得住考验。
选择了下嫁,就意味着给自己埋下了生活的一个隐患,面对男女之间的热情与情欲,热情总会散去,人品与共同的理想,才能支撑一段婚姻走到最后。
可是当钱和爱,成了婚恋市场上的硬通货,如何能看清一个人是否和自己有共同的理想,以及可靠的的人品,只能通过一段时间中,共同经历的事件,去得到自己的答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选择怎样过完这一生都是个人自由。
不过好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有一个故事,很有家庭不幸的代表性,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瓷砖店。
那时城里的人装修套房,乡下人重盖自建房,瓷砖需求量极大。
按理来说,他们只要踏踏实实地营生,就能吃下这一波红利。
但没多久,他们的瓷砖店就倒闭了。
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是夫妻俩动不动就吵架,遇到问题都不考虑自己的问题,总是在相互抱怨与争吵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为什么这个问题婚前两个人没有发现,主要原因是婚前两个人只是单纯的在一起玩乐,却没有共同经历一起要完成的目标。
所以婚前甜蜜无比,婚后争吵不断的原因就来源于此,要做的事不同了,恋爱阶段经济是独立的,相处就是一起吃饭、玩、看电影,全部都是花钱的享受。
结婚阶段经济却是共享的,相处就是一起做饭、洗碗、做家务、生娃、养娃,以及不同的教育观念,及不同理财和消费方式的冲突与磨合........
如果是婚后一起创业,那就是一场经营理念的磨合。
有一次,男人想薄利卖给一个熟人,女人就当面斥责说,你这样做生意还不如直接关门。
两个人的相处模式,明显的不是相互成就,而是相互贬低,相互看不上。
还有一次,他们俩因为正在气头上,不小心把瓷砖的类型记错了,顾客一气之下就退了这单生意。
这两个人的心思都在争执上,都想自己说了算,在争夺谁要做主的问题上,他们的瓷砖店很快就无人光顾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如果你发现自己和伴侣的经营理念完全不一样时,没有必要都从事同一个行业,更没有必要同时在一家商店里工作,大家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去做事情。
如果分不开两个领域,各自管一个店也是好的。
如果没有条件各自管一个店,那一个经营店面,另外一个人去打工,也比每天因为一个商店的经营问题,天天争吵强。
最后,谁拿到结果,用成绩证明了自己,那就说明谁的理念,更符合做事的准则,这样多好。
这让我想起一个概念:底层家庭的囚徒困境。
有一些让人感觉很压抑的家庭,主要的矛盾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不仅提供不了情绪价值,还会消耗对方的能量,导致家庭长久困在底层。
当一个家庭不安时,百财就会不落。
好多的家庭过不好又分不了,只能是在勉强和凑合中,混过一天又一天。
最后在懊恼和抱怨中度过,多少人,学不好这一课。
造成这样后果的本质原因,无非是一个人,一定要结婚的观念。
到底能否和人过好日子。
其实在谈恋爱的时候都是有征兆的,只不过很多激情男女在交往中忽略了细节,以及恋爱的交往方式,只存在彼此的愉悦享受,没有共同处理家庭事件的考验,自然也无从判断,自己是否和对方有化解家庭矛盾的能力。
善于化解矛盾的人,必然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当中,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底气,对人待物有利己之心,有共赢之慧,还有通达人情世故之能力,自然也还有心底的善良。
这样的人,即使和另一半无法相处下去时,也不会在利益上,过分的苛责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只有格局始终无法打开的人,才会永远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小利,却永久失去了人心。
只不过遇到这样的人太难,谁都想遇到,谁都想拥有,却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只能说无论处于何种生活状态,学会独处,努力成就自己,都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虽然这样的代价是生育率越来越低,可是结果却是女人终于在觉醒,以及不在依附的生活中,也活出了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