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古诗词
在《增广贤文·上集》中,有一句谚语,可谓人尽皆知,更是常被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句谚语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句话翻译过来很简单,“人在做,天在看”。引申含义是,善恶皆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但这句谚语还有下一句,更为经典,也是做人的底线。
首先我们来说,头顶神明为何是“三尺”呢?而不是五尺、六尺……百尺?
要把这件事说清楚,首先我们得先理解“尺”的概念。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尺”为计量单位,“三尺”约等于一米。这一点没错,西汉史学家刘向在《说苑·辨物》中,就曾有载: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然而,《庄子·天下》中也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在庄子的理论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根一尺长的木棒,每日截去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所以,“尺”在庄子的认知中,就有了另一层含义。
王勃的《滕王阁序》素有“千古第一骈文”之称,其中有一段王勃自叹命运时,曾写:“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这段文字,王勃写得很感人,但为什么是“三尺微命”呢?
在古代,剑长约三尺,根据周朝剑制,供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种身份的人佩戴,分别称上制、中制和下制。其中上制之剑,长约三尺,故剑又有别名为“三尺”。
《汉书高帝记》中有刘邦自谓: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杜甫笔下也曾有诗《重经昭陵》: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因为有了“周礼”,后世把“三尺”的概念逐渐延伸,古人常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慢慢“三尺”也开始喻法典和功名。
故,王勃吐槽说“三尺微命”,就是暗指因作《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李治逐出长安一事,之后他便郁郁不志,徙转江湖。
同时,又结合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尺除了计量单位外,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因此,“三”是虚数,非实指,“三尺”就是在头上不远的地方,有神明看着你做事呢!
尽管“三尺”为虚指,但“三”这个数字也是一种底线,就像我们平常说的,再一再二不可再三;以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等。
自然而然,“三尺神明”就成了人对自己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约束。
在上古时代,文明不发达,人们迷信上有苍天,诸神在望,就连皇帝下圣旨,都会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把自己比作天,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
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则信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在科技高速发展的AI智能时代,对“天”的敬畏依然被刻进了DNA,所以“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极具震慑力。
清雍正时期,有一位叫叶存仁的官员,善于治水,且为官三十载两袖清风,哪怕官至河东河道总督,家中依旧清贫。
但遗憾的是,最终他遭佞臣诬陷被罢官,离任时同僚们与他约好了来江边饯行,可是左等右等,同僚们还是不来。
君子重一诺,叶存仁并没有急着离去,一直等到夜幕降临时,同僚们才结伴而来,所以他就问,诸位为何这么迟啊,是朝中有事脱不开身吗?
其中就有人叹息,还不是为了避人耳目,以免落人口实,授之以柄。
叶存仁听完后,朗笑几声,高呼:头顶三尺有神明!
然后,又提笔写下了一首《无题》诗送给诸位同僚:
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诗成,叶存仁拒礼而去,不曾再回望一眼。
从那以后,“举头三尺有神明”便和“不畏人知畏己知”结为一联,一直流传至今。后一句的意思是,事无不可对人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人最可怕的是自己明知道是对的,却不敢那样去做。
人生一世,既要受道德约束,不做亏心愧人之事,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卑不亢,如此才不怕神明惩戒。
2019年12月22日冬至!在没有择日的情况下,把奶奶和二伯的坟墓挖开掘出金埕骨灰,又把爷爷的坟墓挖掘开,再把挖掘出奶奶和二伯的金埕骨灰埋在落爷爷坟墓里,之后惨事发生:亲堂大哥和四叔出意外死亡,二伯母和四婶出意外死亡!外嫁的亲堂姐一家四口出车祸全死亡了!亲堂大哥的儿子去当兵意外死亡!
举头三尺有神明,三尸之神必报天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真的有,可不是迷信。只要见过或者经历过的人,自然知道真不真
你是在卖你爸的老婆的两片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