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8万,囤銅125吨!随后做了一件事

昭文馆知事 2024-10-28 11:57:38

“迈巴赫送考”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不少人也将主人公朱也天称为“迈巴赫少爷”。

可当人们了解其真实身份和高考分数后,却纷纷对其盛赞有加。

朱也天不仅考出了700分的高分成功上岸北大,爷爷还是是中国非遗铜雕技术传承人。

而他爷爷年轻时所做的事情比他疯狂得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创新铜雕工艺,不惜砸千万屯铜

朱家是制铜世家,其曾祖于同治年间弃文从商,在浙江绍兴开了一间名为“朱府铜艺”的铜铺。

自此以后,朱家世代学习铸铜技术,因工艺精湛在当地享有盛名,更是被当地百姓盛赞“嫁女的铜、朱家的工”。

不过随着抗战的爆发,铜成为了国家的战略物资,所以朱家的铺子逐渐没落。

朱炳仁的父亲也是在四处逃难时结识了其母亲,并于1944年生下朱炳仁。

之后的几十年间,朱家一直以丝绸生意和卖字画为生,直到改革开放后他们才重新拿起了铜榔头。

朱炳仁更是直到不惑之年,才接过父亲的铜榔头,可榔头敲击铜器的声音却让他无比着迷。

在一声声敲击声中,他将祖辈的铜匠手艺打磨得炉火纯青,成为杭州城内有名的铜匠。

可对于传承“以铜立业、以书立世”的朱炳仁来说,并不满足于当个铜匠。

他希望作出创新,让自己打造出的铜器成为艺术品。

尽管在这期间,朱炳仁创作出中国第一幅铜壁画、第一座铜塔等一系列作品,也收获了颇多赞誉和荣耀。

可他对此仍不感到满足,因为这些都是在追随前人的脚步在创作。

属于“师古且泥古”,他想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实现真正的创新。

直到2006年5月,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常州天宁宝塔意外失火事件,才让朱炳仁找到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作为宝塔铜饰的主要设计者,看着一件件精美的铜饰在大火中被烧成铜渣,他心痛不已。

但当大火熄灭后,自由流淌的铜渣却堆叠出了别样的美感。

这跳出范模局限的作品,不正是他想追求的“师古而不泥古”之路吗?

于是朱炳仁将这些铜渣全部带回了家,之后又在市场上疯狂屯铜。

尽管这一年铜价正是历史最高位,一吨的价格高达8万,比前一年暴涨两倍多。

朱炳仁却毫不在意,抛售名下所有的资产,甚至连房子都抵押给银行,凑足1000万元人民币用来买铜。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毕竟铜价一直都是起伏不定的,未来大幅度下跌也不是不可能。

反观朱炳仁把钱花完后,便关上自家大门再不见客,神秘地搞起了闭关创作。

闭关的这段时间里,铜价也在不断下滑到4万一吨,不少人也在等待着看他的笑话。

只是谁也没想到,当他再度出关之际,却带来了惊世骇俗的新作品,并开启了一项冶铜工业的新技艺。

开创“熔铜”新工艺,让铜工艺焕发新生

经过一年多的闭关修炼,朱炳仁带着自己的最新作品《阙立》正式出山。

这融合了铜雕、国画、书法等多种元素的熔铜作品,以其独特的美感惊艳众人,就连国家博物院都被惊动,成为该院最为年轻的藏品之一。

当初等着看他笑话的人,都不禁为他送上赞美和祝福。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朱炳仁在创作熔铜作品时更加得心应手。

他先后创作出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稻可稻,非常稻》、在国际上广受好评的《燃烧的向日葵》。

不过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作品,是他和儿子花费了数年之久打造的江南铜屋。

整间屋子全部都由铜打造而成,占地面积高达3000多平、而且高度也超过三层楼,整体恢弘大气、观之称奇。

这样一座完美结合现代工艺和传统技术的铜屋,引来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

他大手一挥,让所有人免费参观,只为让大家见识到铜建筑也可以如此之美。

铜屋惊艳亮相之后,朱炳仁并未停下自己的创作道路,而是继续和自己的团队一起,探索着熔铜工艺的无限可能。

尽管已经70岁高龄,可每次创作新作品时,朱炳仁都会亲力亲为。

面对着1200℃的铜水,很多跟他学习的年轻人都感到胸闷难受、无法睁眼和呼吸。

可朱炳仁却神色泰然地用铜榔头创作着,丝毫没有感觉到任何的辛苦和不适。

不拘泥于古法的他,还玩起了跨界。

例如自古以来,铸印的方法只有镌刻和浇铸两种方式,可他却以熔铜之法创造出“山水铜印”。

作品一出,兼具残缺美、古朴美等多种元素的特点,狠狠惊艳了西泠印社的专家们。

除此之外,他还将熔铜工艺和景泰蓝、水墨画等工艺相结合,创造出许多让人啧啧称奇的作品。

正因为无限的创作精力,他的很多作品都成为外界哄抢的宝贝。

与此同时,儿子朱军岷为其申请了朱炳仁铜的商标,将他的作品进行商业化推广。

在父子俩的共同经营下,朱炳仁铜成为了铜工艺品界响当当的名号,所以其孙子朱也天坐迈巴赫去高考,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也是朱也天为数不多的高调时刻,平时的他则是安安静静学习的学霸。

不仅拿到过奥林匹克化学金奖,还以700分的总成绩考入北大。

他对家族的熔铜工艺同样兴趣深厚,多次跟随家人一起出席爷爷的作品展览,并对爷爷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不得不说,朱炳仁一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优秀的基因是会遗传的。

1 阅读:50

昭文馆知事

简介: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