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游走于电视剧与散文诗之间

美观察体育说 2024-05-13 08:40:46

《我的阿勒泰》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令人眼前一亮,像一股清流扑面而来。《我的阿勒泰》以一种明亮、绝美的自然草原风光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

一、画面的质感带来的诗意

绿草、雪山、荒漠、桦林、湖泊……新疆人那种与天地呼应的原生态、纯粹、未被污染的生命力,在电视剧里时隐时现。

剧中巴太在河边“水中倒影”的镜头被很多观众记住:仰拍镜头摇过去,拍到巴太的脸,巴太用一根树枝搅动水面,泛起一阵涟漪。镜头由虚到实,象征着巴太平静的生活,开始有了波澜。

二、内心的纯粹带来的诗意

很喜欢这种慢慢把事情说清楚的节奏,在这样一个浮躁的世界,能拍出如此境界的导演,我相信一定还信仰电影能嫁接人类的灵魂。

草原的画面很美,男主巴太也很纯粹,他剧中经典的一句台词是:“这不是巫术,是怀念”。那是土生土长在新疆大草原上的男孩子对大自然、对马爱护的最真实表白。

三、演职人员的纯情投入带来的诗意

女导演尊重新疆当地人的传统和信仰,细致的描绘了巴太的爸爸为了一把随身携带的小银刀不能带上车、而放弃坐车,单身骑马回到故乡。 ---- 导演很懂得在细小的细节中去表达自己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

饰演张凤俠的马伊琍的倾情投入,生动演绎了一位几乎毕生经历融入阿勒泰的汉族妇女的一言一行和内心世界。

于适演的巴太很贴切,包括他骑马、神情、口音都非常让人信服。于适解读自己饰演的巴太这个角色时说:巴太是不同于当今现代社会中的那种市侩男孩,他很单纯,没有过多的物欲,只有对自然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对马的爱。

在滥情、虚假的宫廷、谍战剧的对比中,《我的阿勒泰》展现了新疆原生态的美好和固执,并逼真纪录下原生态环境孕育出的美丽心灵。

感谢还有这样对写作、电影认真的人,因此让我们也能领略我们不曾到过的新疆那个地方还保留的善良、纯朴、乐观、隐忍的传统和难得的阳刚。

四、原著的清新与浪漫在电视剧中延伸

在这个数据化网络时代,能定下心来悠然读进一本好书,是一种奢侈。因此,对于那些还信仰文字能带来无尽诗意与浪漫的人们,是难能可贵的。另外,原著李娟的书中随处可见轻松诙谐的轻喜剧,改编后的电视剧同样也保留了这一风格,还独特呈现了新疆这个民族独有的那种幽默,剧中的几位新疆演员演的都非常自然、可信。

该剧中也不乏刻画生活中的小喜小悲,文秀与妈妈、患了老年痴呆的奶奶之间令人爆笑的小插曲,与新疆当地族人之间文化的小碰撞,都无疑让此剧笑点连连,治愈现代人沧桑疲惫的身心。

凭借高品质的制作,《我的阿勒泰》今年3月份更是入围了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所以说,好质量的作品永远不会被埋没。

《我的阿勒泰》播出前,于适在微博上写到:“我听到来自草原深处厚重的回响,那是扎根于旷野的眷恋。”

0 阅读:0

美观察体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