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的结构和主要特性

电子电容全能解 2024-07-08 20:14:36

二极管结构

二极管基本结构是:由一个PN结及所在半导体加上电极引线和封装构成;如下图所示。

1. 阴极/阳极;

2. 外壳;

3. 引线。

根据二极管的具体结构,我们可将它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硅平面型3种。

如下图所示,我们一般在数字电路中使用最多的是硅平面型二极管,而其它两种结构的二极管也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1. 点接触型结构特点:结面积小,所以结电容和允许通过的电流小。

点接触型二极管由于其寄生电容(结电容)小,而适用于高频电路,所以其一般应用于高频小信号的检波、整流、调制、混频和限幅等。

2. 面接触型结构特点:结面积大,所以结电容和允许通过的电流大。

面接触型二极管不仅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多用于低频整流/大电流开关、脉冲及低频电路中。

3. 硅平面型结构特点:结面积大的适用于大功率整流。

平面型结二极管的结面积小、结电容小,同时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多用于开关、脉冲及高频电路中。

二极管基本参数

我们知道二极管最重要的参数莫过于其单向导通性,即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阳极)流入,负极(阴极)流出。

因此单向导通性可分为: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1. 正向特性: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在低电位端的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

1, 正向电压小于Vth时:二极管正向电压小于PN结内建电场大小,PN结电场被逐渐克服,电流随电压线性增加(小注入)。

此时虽然二极管正向电压 < Vth,但是二极管并非没有电流流过,而是会产生部分电流。

2, 正向电压大于Vth时:此时二极管处于正常导通状态,PN结电场被完全削弱,二极管导通压降不变,电流随电压指数增加(电导调制)。

此时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由于电导调制效应,进入“大注入”电流状态。

2. 反向特性:正极接在低电位端,负极在高电位端的连接方式称为反向偏置。

1, 反向电压在0V-Ubr范围:此时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由于反向电压小,所以反向电流也很小,反向漏电流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温度每升高10℃,电流增加4倍;反向漏电流取决于半导体中的少子浓度,而少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温度。

2, 反向电压大于Ubr:此时二极管处于反向击穿状态,由于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失去单向导向性,反向电流突然大增(指数级增加);

3, 反向电压继续增大或则过压时间更长:此时会导致二极管击穿损坏,损坏主要是由于器件过热导致。

我现在的疑问是,在这些状态中 “反向截止区”的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

1. “反向截止区”的PN结状态:如下图所示,此时PN结外部加反向电压(P区负,N区正),外加电场与空间电荷区电场叠加,空间电荷区范围变大。

2. 此时由于空间电荷区区域变大,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由于反偏空间电荷区有强大的电场(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为0),这些本征激发出来的电子-空穴对一经产生,就被电场扫出了空间电荷区:空穴去P区,自由电子去N区。

这部分电荷流动的方向为反偏电流方向,形成反向电流。

0 阅读:15

电子电容全能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