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中专学生,17岁的姜萍在2024年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预赛中排名第12;
这个成绩可与国际国内知名大学的学霸们比肩,甚至超过了不少精英学霸;
消息一经曝出,舆论意难平;
难以置信是绝大多数网友们的第一反应。
的确,数学这种科目想要成为学霸,不仅需要好头脑,好智商,更是需要一些学科内的原理和概念;
而学历达不到,就无法接触到这些深奥的数学原理和概念;
想把题目做出来,除非真的是神灵附体,投胎下凡。
因为舆论强烈质疑姜萍成绩不可思议,为了确定成绩是真实还是带有水分,主办机构进行了调查;
2024年11月3日,调查组公布了调查结果;
姜萍成绩有水分,并非其独立完成,而是在指导老师王某的协助下做出的;
不符合竞赛的要求;
姜萍成绩无效,无缘决赛。
(2)
调查结果虽然已经公布,其实也并未超出正常人的想象;
果然,真正的学霸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当上的;
中专生想逆袭顶尖学霸并不能无师自通。
只是这个结果打脸了所有利益相关者;
首先,是姜萍本人和其指导老师;
其次,是姜萍所在的中专学校;
还有,是阿里数学竞赛本身;
还有,竞赛的组织方,赞助方;
以及,公布预赛成绩时,对姜萍成绩吹嘘的天花乱坠,毫不吝啬给予赞誉的各路媒体;
在调查结果面前,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只能集体保持沉默。
(3)
说回比赛;
阿里全球数学竞赛,虽然难度颇高,参赛者的资历和背景也都令人汗颜;
但毕竟属于开卷考试,还是线上模式;
那就默认参赛者是可以寻求帮助的;
可以查找书籍,可以翻阅文献,也可以请教大神给自己指导;
只要在规定时间内上传答案即可。
至于这个请教他人的尺度应该保持多大;
究竟是只限于当面口头请教,还是干脆大神或者专家老师直接告诉你每个推算步骤,也就相当于是大神帮你把题目做出来;
并无明确标准;
那么,判断违规与否就无从下手。
标准太模糊,不清晰,就无法准确衡量;
假如非要判定违规的话,这种判定也很随意;
违规还是不违规只是调查者的一句话。
还要看到,即使有些参赛者是在一定协助下完成的题目,但毕竟解出了答案;
能把答案做对,这也很不容易了,毕竟题目并不容易;
一般的人可能无论如何作弊,还是解不出;
现在有人在协助下解出了答案,究竟算不算违规?
在这么多没有清晰答案的问题面前,这场竞赛难有任何说服力。
(4)
一场比赛引发万人瞩目,只因为它的高精尖难度和参赛者的稀缺性;
一旦公平性和真实性存在瑕疵和折扣,这类比赛就不应该被投入过高期待,不可太当真。
而之所以这次比赛万人瞩目,不过是阿里的冠名导致;
一场含金量不定的竞赛经过了大企业赞助和冠名,外加过度宣传,导致公众们产生了过高期待;
对比赛结果拭目以待;
姜萍预赛成绩公布,也的确不负众望,惊诧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也正是阿里赞助和冠名该比赛的真正目的;
用惊艳的结果让世界为之一振。
然而,所有人都忽视了一点;
越是利益多的地方,人性的恶也最容易被激活;
现在绚丽的肥皂泡被戳破,现实被撕裂的支离破碎,给所有人狠狠地一记耳光;
一场各方皆输的博弈让这场比赛一言难尽。
究竟是姜萍和老师王某不该违规?
还是公众不该轻易对一场比赛寄予厚望?
还是比赛本身的规则有漏洞,需要完善?
还是阿里这家企业不该过度渲染比赛的光环?
究竟谁该为这场双输博弈担责?
一言难尽的比赛,一言难尽的结果,一言难尽的评价标准。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做软文的习惯深深的扎根在阿里系的企业中,。说白了就是一个全球12的软文措辞搞的事。假如通报里说的是本赛事预赛12名,估计连点浪花都起不来。媒体从业者的笔下,一个字可能是对的,一个词就可能是不实信息。
被打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