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刚出兵不久,美国便对我国展开核讹诈。1950年1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声称将“考虑使用原子弹”,麦克阿瑟狂妄宣称要“在中国东北投放二三十颗原子弹”……这样咄咄逼人的核威胁从新中国刚刚成立便一直伴随着。
中共中央十分清楚,美国之所以敢不断挥舞手中的“核大棒”,无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原子弹。
于是,在我国一次次解除了美国的核威胁警告之后,中共中央、毛主席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研制原子弹,彻底消除核讹诈。
实际上,在关于发展核武器一事上,早在新中国正式成立前,毛主席便已经开始有所布局了。
1949年春,中央曾计划拿出5万美元外汇购买研究原子能所需的器材、书籍等。年底,毛主席首次访问苏联,期间,他观看了苏联试爆原子弹的影像资料,令他印象深刻。1950年5月,毛主席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多在外的科学家选择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其中有不少便是这一方向的重要人才。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在他们手中诞生。
1952年夏,中国在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便涉及了关于搞原子弹、核武器的事情了。
虽然中国已经下定决心要研制原子弹了,但这是一项尖端科技,根据中国当时的情况,要想研制成功简直难如登天。
为此,1954年国庆节之际,趁着赫鲁晓夫来华,毛主席向他提出了“搞原子弹”的想法,并希望苏联方面能够提供帮助。赫鲁晓夫一开始自然是不同意的,但毛主席还是说服了他。苏联方面同意给予中国一些基本的帮助。
就这样,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正式提上了日程,快速开展起来。
1958年,在苏联的援助下,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造成功。毛主席听说后,信心十足地表示: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
可见,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走上了正轨。
但是,这样的大好形势没能持续多久便中断了。因为中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了,中国拒绝了赫鲁晓夫想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的建议。赫鲁晓夫恼羞成怒后,决定撕毁条约,撤走所有援华专家,并不再提供相关设备和资料。
1959年,参加完中国国庆10周年活动后,得知中国坚持要搞原子弹后,赫鲁晓夫更是嘲讽道:
“中国人喝大锅清水汤,连裤子都没得穿,怎么有资格生产核武器呢?”
苏联专家撤走后,中国原子弹的各项研制工作陷入了停摆,在这一巨大困难面前,毛主席依旧信心十足,甚至直言“赫鲁晓夫这样做极好。不然,这个账以后很难还。”
1960年,中央下达了“争取五年内试爆原子弹”的任务。然而,就在全体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工作中时,突如其来的三年自然灾害令这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任务陷入了争议之中,甚至最高决策层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1961年,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戴河召开。会上,有人主张暂停研制原子弹这一任务,等经济好转后再考虑上马。但以陈毅、聂荣臻等为代表的人却强烈反对,陈毅更是说出了“就算把裤子当了,也要搞原子弹”这样的话。
在众人争论不下之际,张爱萍奉命开展实地调研,并得出了“在未来四到五年内试爆原子弹是有可能的”这样的结论,相关报告也被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毛主席看后,最终一锤定音,结束了争议,下令坚持研制原子弹,要在1964年试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2年,为集中全国优势力量支援原子弹研制工作,中共中央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并由周总理牵头。
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中央专委正式成立,并加强了全国上下协同配合能力,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取得了重要进展。
苏联撤走全部专家,为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国际上不少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冷嘲热讽,不相信中国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原子弹。然而,他们却低估了中国要打破美苏等国核垄断和核讹诈的决心。
1963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记者时,提到研制原子弹一事,陈毅说道:
“他们如此欺侮我们,他们笑我们穷,造不起。中国人就是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
“中国人就是当裤子也要造原子弹”这句话放在当时中国面临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你就能够体会到造原子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了。而且陈毅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要向外界传达中国对于造原子弹的决心和意志。
然而,相关报道在香港出现后,却引起了著名作家金庸的批评,金庸更是毫不客气地发表了一篇社论怒批陈毅的讲话:
“一个政府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二位,老实说,那绝不是好政府。……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这番针锋相对的言论一出,当即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报刊指责金庸“背叛民族”、“诬蔑祖国”……
随后,金庸同这些报社之间随即展开了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论战,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金庸甚至用了一整个版面反击。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试爆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美苏等国一言不合动辄便要挥舞的“核大棒”。
原子弹试爆成功后,香港的“论战”还在持续,且不断升级。然而,就在外界想要继续看热闹时,这场“论战”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结束了。
因为之前反对金庸、怒批金庸的声音突然之间哑火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叫停这次“论战”的就是陈毅。
香港发生的这场“论战”,陈毅是通过内参知道的。得知情况后,他还找到廖承志和驻港相关工作人员调侃说:“哈哈哈哈,查先生(金庸)居然向我叫战了。”
大家一听,当即向陈毅汇报了相关情况,并高兴地表示:“香港的爱国报纸都夸你讲的那句话大涨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原本以为陈毅会高兴,但没想到的是,他却摆摆手,反思起来:“我讲的那句话,确实有点片面,老百姓的事情也很重要呀。不过,查先生的话当然也不够全面。我看呐,把我俩的话合在一起便对了。以后,我们要努力既有裤子又有核子。”
大家听着陈毅的话,深以为然,一个劲儿地点头表示赞同。
临走前,陈毅再次强调道:
“我们共产党人不怕批评,只要说得对,我们就接受,就当他是挚友、诤友。而且,查先生也表态说要中国人有裤子穿,那看来他还是爱中国人、关心中国人的嘛。”
在香港掀起的这场如火如荼的论战就这样以陈毅的这番话结束了。金庸听说后,对陈毅另眼相看,更在日后多次公开大赞陈毅“豪爽、坦诚”。
陈毅元帅曾代表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也给世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65年9月,陈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并在会上回答了外国记者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
面对当前美国不断扩大的侵越战争,日本蠢蠢欲动,中苏关系紧张的形势,陈老总的讲话虽然少了很多常用的外交辞令,但却豪气万千,令众人心中深受震撼,也向国际社会准确无误地传达了中国的鲜明态度。
参考资料:《沿海时报》、华声文萃2021年9期、读报参考2022年24期、中外书摘2009年2期、党员文摘2022年4期、党史博览2017年6期、华声文萃2022年9期、文萃报2018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