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可以冷门成什么样?
李右溪所学的甲骨文专业,一届只有她一个学生。
研究生期间的她,通过破译一个甲骨文字,就获得了10万元奖金。
现在,全网有43万人和她一起学习甲骨文,她是怎么做到的?
«—【·短视频带火甲骨文”·】—»
李右溪没想到,一条“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面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短短一天,她就收获了一万多个粉丝和不计其数的留言。
网友们纷纷表示:
“没听说过这个专业,有点意思!”
“博主多说点,我们爱听!”
在大家的期待声中,李右溪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启了自己的甲骨文讲解之路。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已经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面对如此小众又似乎没用的甲骨文,李右溪选择用讲述商朝趣事的方式,引申出需要讲解的文字的结构和意义,大家在了解商朝历史的同时又能学习到知识。
“甲骨文的情书是什么样子的?”李右溪问道,“有一个名字,在甲骨文里面出现了200多次,那就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商王武丁有多爱他的王后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占卜内容:妇好回来了吗?妇好还没回来吗?妇好会有灾祸吗?妇好不会有灾祸吧?妇好病会好起来吗?”
接下来,李右溪又讲述起甲骨文里面的“妇好”两个字怎么书写。
“‘妇’字就像一个扫帚,”她说,“因为古代妇女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家里的一些杂务。”
“‘好’字指的是女子貌美,引申为良善,友善。”
幽默也是李右溪视频的一大特色,原本枯燥的教学视频也变得活泼起来。
“哪个字是甲骨文里最萌的表情包?”
“是‘齿’字。比如妇好应该就有牙齿疼的毛病,王多次为她占卜并举行祭祀来祛除牙病。”
李右溪说商朝的时候人们认为牙齿里面长了虫才会有牙病,于是在“齿”字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虫就得到就是蛀牙的意思,也就是今天的“龋”字。而在“齿”的基础上多加了一笔,就像是咬着手指的字,代表的就是今天的“咬”字。
在她的讲解下,甲骨文似乎“活”了起来。原本枯燥难懂的文字,在李右溪的讲述下,变得生动起来。
在她的努力下,全网43万人和她一起了解甲骨文,领略文字的魅力。
而与她的爆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无人问津的甲骨文专业。
«—【·最冷门的专业”·】—»
“我毕业后才发现,我学的专业居然已经快成为绝学了,”李右溪说,“导师今年就退休了,要是一直招不到研究甲骨文的老师,这个专业就……”
甲骨文专业的冷门程度你可能想象不到。当时,李右溪那一届只有她一个学生,整个甲骨文专业只有3个学生,李右溪的导师,陈福年教授,是她们学校里面唯一一位研究甲骨文的老师。
更离谱的是,学校似乎遗忘了这个专业,并没有给她们安排学习的教室。大家居然都是到导师家里面去上课的。
因为学生数量很少,不同届的学生都是一起上课的,几个学生围坐在老师身旁,听她讲着每个甲骨文背后的故事。
那时候的李右溪为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高兴,大学时期的她,经常出入图书馆,一学起来就忘记了时间,在别人眼里枯燥乏味的古文字,在李右溪看来,是那么地生动形象,每个文字背后的涵义都很丰富,让人不自觉想继续探究下去。
“每个汉字之所以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背后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的生命轨迹,”她说,“我想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探究人类文明最初的样子。”
«—【·破译一字得10万”·】—»
研究生期间,她偶然看到了破译一个字可以获得10万元的活动时,果断选择报名,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破译的过程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自清朝末年甲骨文被王懿荣发现之后,我们对甲骨文的研究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至今被挖掘出来的文字数量有4000多个,但是成功破译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可想而知,破译一个文字有多难,尤其对于一个刚接触甲骨文没有几年的李右溪来说。
但是李右溪没有放弃,她来往图书馆,博物馆,仔细翻阅着典籍,将甲骨文字拆分成各个小部分,一点一点地探寻每一部分所代表的意义,并将意思合并在一起,用通过其它的文字反过来论证这么释义是否有冲突的地方。
就这样,李右溪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一个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破译出了一个文字。她用详尽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奖励。
然而,走出校园的她,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自己的专业根本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最终,她在一家新媒体公司的编导岗位入职了。
工作后的她,比别人更加努力,也获得了老板的认可,当时的月薪,也已经有一万以上,期间,她从未中断过对甲骨文的研究。
思虑良久后,她毅然选择了离职,选择做一名短视频博主,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讲述甲骨文字背后的故事。
“这不仅是我自己的想法,我的导师也很支持我,”李右溪说,“我们的文字不应该只躺在博物馆里面沉睡,它应该是鲜活的,为大众所了解的。”
李右溪的导师陈福年,凭借一腔热情坚持研究了几十年。每天的日常就是坐在自家客厅的桌子上做研究,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坐就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陈福年独自完成了1920万字的甲骨文编撰。
“我的导师很伟大,我想把这份热情传递下去。”李右溪说。
之后,李右溪便开始了短视频的制作。她思考着,应该怎么样把枯燥的知识讲得有趣些,脚本总是写了之后感觉不满意,改了又改。经过李右溪的多次打磨,才终于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
李右溪成功点燃了大家学习甲骨文的热情。央视新闻等各大官媒争相报道她的事迹,引起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你可能会问,学习甲骨文有什么用处?
确实,它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太少太少,但是,文字背后所代表的那段历史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并不认可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他们认为有文字记载的东周,才是我们文明的开始,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五千年的历史,硬生生被打了对折。
但是甲骨文的出现,让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有了实证,打破了西方的谣言。
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甲骨文研究的最大意义。